近代華夏世界中,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常被視為世界的三大宗教,儒家則往往不被視為一種宗教。姑且不論儒家是否為一門宗教,孔子對華夏文化的影響絕對是至大且深的,不過考究華夏世界諸子百家的開山門派,當屬在春秋時在齊國的稷下學宮活躍的學人們,只是後來漢武帝獨尊儒術,遂使儒教在後世成為不折不扣的「名門正派」。
由此觀之,金庸筆下的「笑傲江湖」中如華山派、嵩山派、青城派等以「名門正派」自居的正教人士,其實隱隱約約都有「儒教」的影子。
另一方面,「笑傲江湖」的故事主軸既是繞著「正教」與 「魔教」的爭端打轉,或有讀者不免想問小說中的「魔教」到底所指為何?
關於這點,我們或可從小說中最初劉正風和曲洋共奏的「笑傲江湖曲」尋找線索:
在「笑傲江湖」中,正派與魔教是勢不兩立的。然而,出身正派的劉正風偶然與魔教的長老曲洋以曲會友,發現兩人竟是彼此的知音。劉正風因此改變對魔教的看法,但如此一來卻無法見容於正派的領袖,最後,劉正風決定金盆洗手,卻因此與曲洋一起受到攻擊身受重傷,最後,曲洋與劉正風分別以琴與蕭一起奏完「笑傲江湖曲」完後共赴九泉。
曲洋與劉正風的相交雖短,卻是開展全劇的重要核心。然而,如前所述,如果「正教」的根在儒教,那麼,所謂的「魔教」又所指為何呢?
我們可以試著從華夏歷史上最有名的「管鮑之交」談起。
據說,管仲是周穆王的後人 ,所以可能對西域文化不陌生,眼界也並不一般(相關文章:
早期的西域佛教文化),只是父親早亡使得管仲少時家貧,幸好有鮑叔牙為友,共同接受各種磨練、一起成長,期間管仲即使做了一些引人議論之事,鮑叔牙也會很有同理心地替好友辯解。
然而,兩人的友情後來在職場上面臨了考驗。當時,齊國的國君替自己的兒子找老師,管仲和鮑叔牙都被錄取了,而且管仲成了二公子糾的師傅、而鮑叔牙則成了三公子小白的師傅。這安排竟使鮑叔牙不樂意了 ——因為,大公子接班順序高,二公子糾比較受寵,三公子小白似乎沒有什麼前途。倒是管仲看出這局更深的結構性因素,認為糾只是因為母親而受寵,小白雖然性急卻相當有膽識,其實未必與君位無緣。管仲告訴鮑叔牙,彼此現就各為其主,這樣未來反而有機會互相照應。
後來,小白後來果然扳倒公子糾,成為齊國國君,並且要立鮑叔牙為相。但是,鮑叔牙並沒有接受齊桓公的禮聘,而是向其推薦了管仲,說要讓齊國富強,非管仲不可。就政治上的人性而言,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管鮑之交」也成為華夏政治史上難得的佳話。
在推薦管仲這件事上,鮑叔牙確實有眼光,因為在管仲當家的情況下,齊國很快就做到了「富國強兵、稱霸天下」。不過,如果我們從「管子」這本著作細究管仲採用的辦法,就不難發現其中的「魔性」——
比如說,為了籌資強化國防,所以齊國對人民徵收緊急附加稅,造成人民必須向貴族借錢應急,最後,國家雖然贏了戰爭,人民的財務負擔卻增加了,於是齊桓公問管仲有何對策,而管仲則回以「惟繆數為可耳。」意思是,要解決這問題,就要用點不一般的手段。
管仲於是在徵得齊桓公同意後,將玉璧一一送給齊國放債的貴族們,一方面感謝他們戰前借錢給百姓,讓國家打了勝仗,一方面希望他們能好好照顧百姓,讓百姓能安居樂業。國君既然這樣說了,貴族只能乖乖收下玉璧,並且免了人民積欠的債務,並且救濟生活困苦的百姓。
再舉個例子。
齊桓公認為魯梁對齊就像蜂針一樣,問管仲可有什麼辦法。管仲於是獻策,請國君和大臣們都開始只穿綈料的衣服。結果,沒多久,齊國的百姓也跟著穿起這種以絲為經、以棉為緯的綈料衣服。接著,管仲再派人去最會紡綈的魯梁二國以高價大量買綈,為了豐厚的利潤,一年後,魯、梁的老百姓幾乎人人都在忙著織綈運綈,從而放棄了農業生產。
見時機成熟,管仲於是請齊桓公改穿帛,不要再穿綈,並且不再與魯梁交易。這樣一來,魯梁國民不僅糧食不足,而且穀價飛漲⋯⋯被折磨了三年後,魯梁國君不得不歸順齊國。
(下圖顯示的是齊國首都臨淄、位在臨淄的稷下學宮 ; 「管子」是其出版品)
從此脈絡分析,位於臨淄的稷下學宮應該是個自由開放的學府,在那裡應該也有許多春秋各諸侯國的學人,彼此爭論觀點的高下,既似武林,也像江湖。
但是,管子的治國之道雖使齊桓公如願稱霸天下,但管仲卻無法推薦齊桓公適合的接替人選就離開人世。最後,齊桓公問病重的管仲,鮑叔牙是否適合做相國?管仲卻說鮑叔牙「夫好善可也,惡惡已甚,人誰堪之?鮑叔牙見人之一惡,終身不忘,是其短也。」鮑叔牙的確是一個正人君子,但個性過於剛正,不會圓滑做人,如果讓這樣的人來做大官,一定會得罪很多人,不利於朝廷的團結。
關於這點,管仲確實說對了,齊國的朝廷後來也確實因為鮑叔牙不懂得和桓公身邊的小人相處,所以最終齊桓公被易牙、豎刁軟禁在寢宮中,在飢寒交迫中死去,下場甚慘。
基本上,當時的齊國王室不重人倫,行事缺乏章法,齊桓公全是依賴管仲的規劃和執行才能成為一方之霸,也因為如此,晚管仲一百多年的孔子雖然肯定管仲的相才,卻又批評他「小器」,僅助齊桓公行「霸道」、不行「王道」,所以天下難以大同。
按照儒教的亞聖孟子的說法,「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王道以仁服人,霸道則以權術服人,因此孟子一生四處奔走,勸各國國君行王道。
金庸的「笑傲江湖」則是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王道與霸道之爭。當儒教如願成為天下第一教,以「正人君子」自稱的正教教徒還是能堅持以仁服人嗎?為了維持正教的地位,正教和魔教的手段真有不同嗎?
(下面是電影「笑傲江湖」的電影曲。)
金庸「笑傲江湖」的結局是出身正教但天生富俠義心腸的男主角令狐沖最終與魔教出身的任盈盈結為連理,一起退出江湖。
也許,某種程度,金庸先生在幾經思辨後,認為在爭奪名號的江湖上,魔教與正教始終無法實現天下一家的理想,倒是在一男一女共組的小家庭中,比較有可能和平共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