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義不在長短,而在於生命帶給眾人的感動。3月3日(星期日)下午,偕同七位教友前往台中市立殯儀館懷義廳,參加一場別具意味的[HOPE:小沐牧音樂告別禮拜],至今超過一週了,卻仍在我的心中縈迴不已。生平參加過的告別式也好、追思禮拜也好,不知多少回了,卻從不曾像這一場音樂告別禮拜這般令人難忘。
小沐牧是好友何俊廷、蒲瑜潔的兒子,生於2013年1月18日,很不幸在2013年2月28日病逝於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小兒加護病房,在世僅僅38天。俊廷是個年輕的「打火硬漢」,投身台中市消防局不久,固然難忍喪子之慟;瑜潔原本就職於某醫藥連鎖機構,懷孕之後在家待產,遭逢這場變故,更是幾近崩潰。
我們同屬台中市以馬內利台福基督教會,噩耗傳來,教會牧師、師母立即前往何家探望撫慰;俊廷瑜潔的親朋好友,及所屬團契的成員毓慶、荃雅、士賢、郁桑、淑燕、逸民等教會成員,也都投入關懷的行列。我與詠恩也在2日晚間偕同牧師師母專程到俊廷家探望,瑜潔幽幽道出最近幾天深切祈禱,上帝給她的異象。她提及在夢境中看到身穿白衣高大的耶穌,手牽著已稍稍長高的小沐牧在一個美麗的花園散步,微笑著與她打招呼;她認為小沐牧確定投入主懷,使她能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
3日中午大家在教會用餐,然後聯袂趕赴崇德路台中市立殯儀館,整個懷義廳布置得十分素淨,台前的螢幕不斷投射小沐牧出生後所拍攝的相片。他的模樣十分可愛,像個小天使,左看右看、無論怎麼看,誰都料想不到會是個早夭的小孩….
下午兩點整,音樂告別禮拜在鋼琴聲與弦樂聲中正式展開。鄧淑娟師母親自司會,陳清志牧師主禮,整個靈堂坐滿五、六十位至親好友以及教會姊妹弟兄。鄧師母念到《約翰福音》14:1-4.27經文說:
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大宅。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我在那裏,叫你們也在那裏。我往那裏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
這是一段所有基督徒耳熟能詳的經文,神給我們一個互愛的新命令,並應許為一切信祂的人預備「住處」,這個住處不是臨時的宿舍,而是永遠的天家。會眾們也都知道,這裡充滿撫慰與盼望的信息。接著,進行聖詩唱頌,俊廷與社青好友所組成的敬拜隊伍,依次唱出《天父的花園》、《神的孩子》、《應許之歌》三首詩,充滿撫慰的內涵與美好的歌聲,深深撼動大家的心靈,不多時,啜泣之聲此起彼落…現場氣氛,令人動容。接著唱出:
小小花園裡,紅橙黃藍綠,每一朵花都美麗。微風輕飄逸,藍天同歡喜,在天父的花園裡,你我同是寶貝,在這花園裡,園丁細心呵護,不讓你傷心…颳風或下雨,應許從不離開你。天父的小花,成長在祂手裡~別擔心,你的成長在祂手裡…(《天父的花園》)
是的!誠如《神的孩子》一詩所說:「神的孩子,不要沮喪,舉目上望,有神在天上,時時看顧你,凡是專心倚靠祂的,必重新得力。」因為,「我們有限,神無限;我們懷疑,神永信實;我們死亡,神賜永生。萬事都有定時,唯父神知道…..。」(《應許之歌》)當我們的生命終了,正是神的工作開始;我們唯有不去懷疑、忘卻悲傷,才能深切體驗神的無限與信實。
陳清志牧師在證道時表示:初聽到消息,也懷疑這怎麼會是「神的美意」?他也曾向神質疑:為什麼不是別人發生這樣的事?竟然發生在神最鍾愛的兒女俊廷、瑜潔身上?後來熟參神啟示的話語,在《馬太福音》11:25-30找到神的話語:「凡勞苦重擔的人可以來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終於知道神接走小沐牧的用意。
神賜給小沐牧38天的生命,自有祂的美意,那就是:可以永遠免於世間的「勞苦重擔」;而且,因著小沐牧來到世間,帶給親友自發的凝聚與彼此相愛的種子;這是小沐牧最佳的貢獻。但生命畢竟掌在耶和華手中,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所以,應當珍惜身邊相處的每一個人,我們不知道與周遭的親朋好友,還能相處多久?陳牧師提醒我們:同在基督裡,應牢牢把握「彼此相愛的機會」以及「對於永生的期盼」。我們堅信:未來在天國門口,一定可以看到小沐牧依偎在主懷裡,親切地向我們招手歡迎。
誠如台中台福區牧呂萬清牧師在最後的祝禱所說:「在神的永恆中,小沐牧未曾離開;在神的愛與應許中,我們的關係永不改變。」我相信會眾聽完這段話,都能衷心受用與安慰;來日相會於天國,既是神的應許,也是大家堅信不移的信念。
我想到當年孟郊在大約唐憲宗元和二、三年間也曾遭受喪子之慟,元和六年,竟然再喪一子,皆為年幼夭折。孟郊先後作〈悼幼子〉、〈杏殤九首〉抒發哀傷。韓愈聞知噩耗,曾作〈孟東野失子并序〉安慰孟郊,詩中有云:
…且物各有分,孰能使之然?有子與無子,禍福未可原。魚子滿母腹,一一欲誰憐?細腰不自乳,舉族長孤鰥。鴟鵂啄母腦,母死子始翻。蝮蛇生子時,坼裂腸與肝。好子雖云好,未還恩與勤,惡子不可說,鴟鵂蝮蛇然。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歎。…
簡單地說,韓愈是在〈孟東野失子〉說了一套「孽子不如無子」的道理,這樣的詩,當然一點安慰的作用都沒有,因為韓愈的贈詩完全不能給與孟郊絲毫正面的盼望。相較之下,耶穌基督的教導與應許,卻能引領基督徒超越悲情,使所有受傷的心靈都深受撫慰。換言之,殤逝之後無限的盼望,正是小沐牧駐世38日的啟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