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對你尬笑的日常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原資中心講座「微歧視與文化認同之歷程」小記
「有啦,遇過一個老師。」一個男孩露出有點困擾又有點發噱的表情。「看到我時就會說,你是『遠~朱敏』噢!」
另一個人說「可能是想表達熱情,想跟我們裝熟。但其實我很尷尬,我就尬笑那樣。」
「還有說,你們原住民都長得很好看,都是帥哥美女!」
「我還是就尬笑~」
「我的前室友諷刺我說原住民都靠加分上大學。可是我考大學時是按照原始分數進來。」
「阿他說你靠加分,問題他功課是比你很好嗎?」
「也沒有啊。」(翻白眼)⋯⋯
南應大的專員是個熱情外向的布農女孩,像姐姐一樣的陪著原民學生。她也以自己青少年時期遭遇的歧視經驗舉例:
「當時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請你不要用番這個詞來形容,這個詞讓我感受很不好』就算這樣講了,同學卻覺得我大驚小怪,後來我一個人難過的走到廁所哭。回來以後同學竊竊私語的說,『她為什麼要那麼在意,她好奇怪』。」
這樣的故事真的就不是尬笑就可以帶過了,人家都難過到哭了。
⋯⋯誰會想要這樣的日常啦。
雖然現在的我們相較起來,好像是比較有自信侃侃而談的人,但是其實每次講這些東西,就像在安慰和支持當年那個不知道怎麼反應的自己。
「所以我也請Umav來分享她的故事,是希望你們以後如果遇到那些狀況,可以知道怎麼保護自己。」
我也希望我以後繼續的知道還可以怎樣保護自己。
這場主要分享對象是在校原住民族學生,當中也有一兩位非原民學生。
我簡報完之後,Uli即席帶領同學回饋討論,也講了很多最近社群媒體上的歧視議題。
現場也有從外校遠道而來的網友,她正踏上身分認同之旅,很高興她來跟我相認。
身為一個倡議者,能多一個彼此鼓舞的夥伴(尤其是年輕夥伴)真的都令人感激與振奮的。

Uli與Umav布農族專員與布農族講師海嘯合照
先記到這邊,其他保留給現場我們的回憶
再次謝謝您們的邀請~~
補充:有網友問說是不是連稱讚原住民帥氣漂亮都不行,我覺得真的都要回到每個當事人當下的感受跟環境脈絡來判斷。文章中提到的情況是,就是尬笑。真的不知道怎麼回。不過應該很難否認把審美優越與族群身分連在一起評論,這件事本身是政治不正確🤣
    41會員
    108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Umav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排灣學」研討會現場
    「洪水沖刷過後,我們在美麗與哀愁中相遇相識」。 本幅作品的意象發想自布農族的大洪水傳說,對望的兩名男女神情肅穆彷彿有話要對彼此說,又好像陷入了自我的沉思中。 中間與周邊環繞著百步蛇圖紋,也同樣發想自布農文化,因為百步蛇在布農神話裡是和解過的朋友(kaviaz)。 原住民族的文化並不侷限於傳統累
    本文來自Podcast「Umav如何了!」S2E4【tantungu:小恩-1】從教會支持同志平權?神學生小恩倡議友善多元,反對歧視(上) 很多人想說,宗教跟性別議題到底要怎麼對話?特別是在社會上很多莫須有的誤會或衝突事件。所以今天邀請小恩來,是希望他可以從他正在研究的領域就是神學,以及對教會生態觀
    辦理電影節,使得藝術、民族知識和國際交流等種種的可能透過多元形式同時發生。另一件重要的意義是,相較於北部資源或藝術空間資訊,在台南和屏東辦理電影節,是別開生面的嘗試,建基藝術與民族交流媒合平台的新潛能,也號召年輕原住民人才。
    Podcast【Umav如何了!】母語質詢是在壓迫?你知道30年前就有布農青年堅持用母語出庭嗎?節目內容文稿。從立委以母語質詢事件,分享原住民族群為權利抗爭的歷史~
    「排灣學」研討會現場
    「洪水沖刷過後,我們在美麗與哀愁中相遇相識」。 本幅作品的意象發想自布農族的大洪水傳說,對望的兩名男女神情肅穆彷彿有話要對彼此說,又好像陷入了自我的沉思中。 中間與周邊環繞著百步蛇圖紋,也同樣發想自布農文化,因為百步蛇在布農神話裡是和解過的朋友(kaviaz)。 原住民族的文化並不侷限於傳統累
    本文來自Podcast「Umav如何了!」S2E4【tantungu:小恩-1】從教會支持同志平權?神學生小恩倡議友善多元,反對歧視(上) 很多人想說,宗教跟性別議題到底要怎麼對話?特別是在社會上很多莫須有的誤會或衝突事件。所以今天邀請小恩來,是希望他可以從他正在研究的領域就是神學,以及對教會生態觀
    辦理電影節,使得藝術、民族知識和國際交流等種種的可能透過多元形式同時發生。另一件重要的意義是,相較於北部資源或藝術空間資訊,在台南和屏東辦理電影節,是別開生面的嘗試,建基藝術與民族交流媒合平台的新潛能,也號召年輕原住民人才。
    Podcast【Umav如何了!】母語質詢是在壓迫?你知道30年前就有布農青年堅持用母語出庭嗎?節目內容文稿。從立委以母語質詢事件,分享原住民族群為權利抗爭的歷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阿傻總幹事與大仁科技大學老師的交流,探討原住民學生輔導的實務經驗。在與部落孩子互動中,教育工作者應更深入理解原住民學生的處境,並關注他們真實需求,能有效地支持他們追夢的過程。希望藉由共享經驗,促進對原住民教育的關注與實踐改進。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林南吉Palakav老師在布農族傳統工藝領域有著卓越成就,透過原住民植物編織和自然材料的藝術創作,讓更多人瞭解和體驗原住民藝術之美,並響應了環保的趨勢與理念。他在都會區堅持傳承與發揚布農族的傳統文化,不管是布農族傳統音樂、編織、版畫、木頭工藝和園藝設計等多項技藝都是老師的教學範圍。
    Thumbnail
    原住民香料馬告到底長怎樣?竟能做馬告臘肉、馬告香腸、馬告雞湯......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
    Thumbnail
    中央資工系教授蔡宗翰說:「如果前一個世代叫數位世代,現在的世代就叫做AI原住民。」
    Thumbnail
    墾丁玩耍結束後,返程我們去吃一家很有意思的料理~樹下餐桌 院子裡有一棵茄苳樹,可能是因為這樣而取名為樹下餐桌吧!這個開在部落內餐廳可是超人氣阿!因為我們只訂到下午一點的位置~不過有點小偏遠,開到一半另一台車的夥伴傳來這個訊息!!! 還好我們順利抵達了XD 主廚是一位返鄉青年回到故鄉,將當地的原
    Thumbnail
    每年的8月1日,是台灣的「原住民族日」。這個紀念日,是為了紀念1994年8月1日開始,由原住民族自己決定的「原住民」族群名稱,正式取代舊有稱呼的那天。 從文字文明來到台灣以降,「番」、「蕃」、「山胞」等由外族定義且帶著負面意涵的歧視性名詞,就一直被套用在所有的原住民頭上,無論他們願意與否。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阿傻總幹事與大仁科技大學老師的交流,探討原住民學生輔導的實務經驗。在與部落孩子互動中,教育工作者應更深入理解原住民學生的處境,並關注他們真實需求,能有效地支持他們追夢的過程。希望藉由共享經驗,促進對原住民教育的關注與實踐改進。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林南吉Palakav老師在布農族傳統工藝領域有著卓越成就,透過原住民植物編織和自然材料的藝術創作,讓更多人瞭解和體驗原住民藝術之美,並響應了環保的趨勢與理念。他在都會區堅持傳承與發揚布農族的傳統文化,不管是布農族傳統音樂、編織、版畫、木頭工藝和園藝設計等多項技藝都是老師的教學範圍。
    Thumbnail
    原住民香料馬告到底長怎樣?竟能做馬告臘肉、馬告香腸、馬告雞湯......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
    Thumbnail
    中央資工系教授蔡宗翰說:「如果前一個世代叫數位世代,現在的世代就叫做AI原住民。」
    Thumbnail
    墾丁玩耍結束後,返程我們去吃一家很有意思的料理~樹下餐桌 院子裡有一棵茄苳樹,可能是因為這樣而取名為樹下餐桌吧!這個開在部落內餐廳可是超人氣阿!因為我們只訂到下午一點的位置~不過有點小偏遠,開到一半另一台車的夥伴傳來這個訊息!!! 還好我們順利抵達了XD 主廚是一位返鄉青年回到故鄉,將當地的原
    Thumbnail
    每年的8月1日,是台灣的「原住民族日」。這個紀念日,是為了紀念1994年8月1日開始,由原住民族自己決定的「原住民」族群名稱,正式取代舊有稱呼的那天。 從文字文明來到台灣以降,「番」、「蕃」、「山胞」等由外族定義且帶著負面意涵的歧視性名詞,就一直被套用在所有的原住民頭上,無論他們願意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