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面談時不一樣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Benson在學校畢業後即投入現在的工作擔任專案經理一職已6年,任職的公司頗具規模且工作穩定,但Benson認為自己還年輕想探索自己未來更多更大的可能,故想試試看不同的職務和不同公司的歷練。在評估自己的個性和工作經歷後,覺得可以往業務方向前進,於是就應徵了A公司新產品事業單位的業務開發一職。當初考慮A公司的主要原因是他們願意讓沒有業務經驗的人來學習,同時,因公司規模較小,不如大公司的明確分工,在小公司反而可學習的地方更多。在考量了以上的條件後,Benson便加入了A公司。
任職之公司因為新事業單位,所以目前客戶開發數不夠,要求Benson兼任PM一職。Benson有過去的PM經驗,所以並不在意,但後來發現PM工作的比例越來越高。同時,直屬主管為求儘快有業績,自己投入開發客戶工作,由Benson協助處理後端樣品提供和主管交待之客戶追踪事項,與他想像的業務開發工作不同,但因為沒有過去業務開發經驗,Benson從主管的身邊觀摩他開發客戶的實戰經驗,也是很值得。就當作邊看邊學吧!
半年後,公司進行組織調整,打算將Benson轉調回PM職務。
Benson表明在面談時的工作內容是業務開發工作。加入公司後的工作內容一開始就與面試時主管說明的工作內容有差距,而此次組織調整又要調整回PM工作,與他規劃的職涯發展不符。主管委婉地表達歉意,因產品屬性開發一位客戶需要花很長的時間,現在由主管親自開發及服務客戶已足夠,短期內尚不需要多餘的業務開發人員。
Benson對於這樣的調整沒有考量他的立場和想法很氣憤,他對現狀感到迷惘,思考後他決定提出離職。
如何避免此狀況-職務內容與面談不一致
1) 公司角度
職場如獵場,為找尋好人才,各家公司競相爭鬥,當在人才市場看到有潛力的人才就不惜用任何誘惑的語言吸引人才上門,即使職務內容與求職者的期待有落差,有的面試主管為了要吸引人才上門,使出渾身解數,用美麗的話術包裝。但往往人才在加入公司後,發現有落差時就跟公司拜拜,這樣的狀況層出不窮。
不管公司或是任用主管都必須思考,任用新人的成本極高,從找人、面談、任用、核敍,到人員報到後的工作指導花費的時間成本可能需要幾十個小時。另加上新人任用後支付的薪水,以新人約六個月的時間訓練和工作上手,待真正要有所產出時就跟公司說拜拜的話,其花費換算的人力成本所費不貲,可能高達數十萬。
因此,把組織的職掌以及對職缺的職務定義清楚是很重要的,再者,考量求職者對職務的期待是更重要。為了應付急需的人力或是想開發市場的潛力人才,以矇混方式來欺騙求職者,即使加入了公司,當對方發現實際工作與期待落差時,就失去了對組織及對主管信任,無法建立互信關係,相信任職期也不會長久。所以一開始就要把對此職務的角色說明,即使是階段性地角色,也坦誠佈公地說清楚、講明白,更能讓對方感受到任用方的誠意。
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公司為了新人能快速上手,團隊要投入指導所花費的時間更高,所以還不如一開始就找對人。新人加入的前三個月反而是耗損團隊的產出,因團隊成員需要一直花費時間工作指導,待工作都上軌道時才會有所產所以一開始找到對的人、做對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2) 求職者角度
求職者最怕的就是面談時討論的工作內容與到職後有很大的出入,真的會讓人進退兩難,後悔做出離開前公司這樣的決定。
因現實有太多不可的因素,企業真的會因為突發狀況,如最高層的決策轉彎、主管換人、突發之疫情影響公司營運…等因素被迫做出調整。若遇這樣的狀況,新人是感受的到也能理解這樣的狀況。相反地,若問題出在於公司在找人時對職務的界定就很模糊,甚至為了吸引人才故意包裝成求職者期望的工作內容來說服其加入公司,這個行為才會讓加入公司的新人反感,也不會信任公司。
就上述案例,在面談時,面試主管有說明借助Benson過去的經驗,公司也會站在培養的角度訓練Benson為業務職,故Benson在一開始即考量到小規模的公司可能會有的狀況,故A公司利用他PM的工作經驗時,所以加入公司後,他能夠體會公司現在的立場,把觀摩及從旁的協助當作學習的機會,而沒有想到半年後回到自己原本的工作內容,與期待的職涯發展產生落差,與當初為何轉換公司的初心違背,結果當然讓人沮喪。
所以,建議求職者在一開始就做好澄清及把關的工作,可以讓自己更能掌握狀況。以Benson的案例為例,可嘗試以下問題「沒有業務經驗,在加入公司初期的安排及規劃為何?」、「目前開發客戶數、市場狀況為何?」、「PM工作兼任的比重多少? 」。再者,再次強調自己對業務職務的期待。若有人脈,更可以私下打聽公司的經營狀況及組織,更有助於做決定。
離職是唯一的決定嗎?
當所謂的預防都做了,若真的遇到不可控的因素,使得結局的走向不是自己期待的時候,請先拋開情緒的干擾,理性思考留下來或離開的利弊,再與主管討論以爭取可有的資源。
1. 公司/產業前景:公司及所處單位的前景,是否值得再繼續留下來?
2. 個人資歷:
1) 多元學習考量,除PM工作外,還會支援其他業務的工作嗎? (小公司的彈性高,只要保持積極學習的心態,可以主動爭取不同的學習機會,來增加自己的歷練。)
2) 資歷累積:在一家公司只待半年,會有年資過短的疑慮,不利下一工作之轉換。(對於異動頻率過高且在職過短的求職者,大家普遍的想法認為對方抗壓性太低,且在職期過短根本沒有績效產出。)
3. 成長學習:在這裡是否有其他值得學習的機會?(除了職務上的學習,產業的學習、主管的指導以及組織的訓練培育架構…種種的學習資源。
上述的要點都是關鍵的考量,都盤算過了再做決定吧!
在思考了所有利弊後,還是決定離開,所謂的快刀斬亂麻是可以被理解的。就好好整理心情準備自己的下一站,以客觀的角度來闡述自己離職的原因,不以過份的情緒表達,避免讓面試的主管模糊了焦點,讓我們以從容的態度邁向下一個職涯道路。
5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五斗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Youtube看了一個有關英國導演Michael Apted所導,費時56年所拍的紀錄片,堪稱為影史最偉大的紀錄片。此片選出不同階級的14位小孩,影片開始於1964年,從他們7歲時做採訪,每7年做一次採訪,直至現在63歲,導演也從20幾歲到近80歲的老人。而這個影片的起心動念以"貧富階級是否世襲
故事背景: Mandy在公司從一般小職員做起,有能力又努力的她,在公司已有近20年的年資,現在擔任資深處長職位,管轄業務、FAE及技術支援單位,十分獲得公司之重用。原以為能夠在這裡退休的她,因近幾年公司逐漸走下坡,近三年的業績都是衰退的狀況,幾位高階主管也陸續離職,迫使她思考留下來或是離職。近期朋友
Hello,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五斗米 在職場世界中,堅持著助人和創造友善環境的人力資源主管。試著以職場上的故事和人資角度切入提醒在職場工作的人,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減少犯錯的機會。
最近Youtube看了一個有關英國導演Michael Apted所導,費時56年所拍的紀錄片,堪稱為影史最偉大的紀錄片。此片選出不同階級的14位小孩,影片開始於1964年,從他們7歲時做採訪,每7年做一次採訪,直至現在63歲,導演也從20幾歲到近80歲的老人。而這個影片的起心動念以"貧富階級是否世襲
故事背景: Mandy在公司從一般小職員做起,有能力又努力的她,在公司已有近20年的年資,現在擔任資深處長職位,管轄業務、FAE及技術支援單位,十分獲得公司之重用。原以為能夠在這裡退休的她,因近幾年公司逐漸走下坡,近三年的業績都是衰退的狀況,幾位高階主管也陸續離職,迫使她思考留下來或是離職。近期朋友
Hello,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五斗米 在職場世界中,堅持著助人和創造友善環境的人力資源主管。試著以職場上的故事和人資角度切入提醒在職場工作的人,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減少犯錯的機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面試的過程中,不僅公司在評估求職者,同時求職者也在評估公司。透過幾個Tips來判斷這個工作是否適合自己,包括研究公司背景、提早到面試地點觀察、觀察引領面試的過程、觀察主管等。
Thumbnail
對經營自媒體滿三年的 Cathy 而言,工作和生活其實是密不可分的。在她看來,真正的壓力來源不是問題本身,而是你是否有解決問題的行動。引用亞馬遜創辦人 Jeff Bezos 的話,壓力往往是因為人們沒有解決問題的意願而產生的。當你勇於面對問題,並採取行動去解決它,就能真正感到進步和快樂。
Thumbnail
  其實出社會後,常常會發生明明面試時說好的工作內容,怎麼在到職後才發現和當初談的完全不一樣,這時候真的是進退二難,讓人不知如何是好。如果在就職後發現工作內容與面試時的描述不一致,肯定會令人感到困惑和憤怒。
Thumbnail
〈我樂於當幫助別人成功的人〉西村博之|書摘 你身邊有想支持、幫他加油的人嗎?在有才能的創作者身邊支持他,也是一種工作方式[...]如果有一個能讓你覺得「我想支持他」的人,那你就能扮演支援的角色[...]是要思考如何發展那個人的才能。
Thumbnail
一次演講結束,聽眾大排長龍問我問題,一位女生問我:「老師,面試和實際工作內容不同,該怎麼辦?」我反問她:「你應該剛畢業沒多久吧?」她笑著說:「老師,您好厲害,怎麼知道?」我也笑著說:「因為面試和實際工作不同是常見的,你對這樣的狀況不瞭解,所以我推測你剛畢業沒多久。」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應徵工作不用面試,先投履歷先贏!非典型「開放雇用」,能為企業帶來什麼好處? 1. 什麼是開放雇用(Open Hiring)? 2. 給予一次揮別背景的機會; 3. 開放雇用顯著降低人員流動率; 4. 找到合適實驗工作崗位,放手嘗試;
Thumbnail
●我說的話 1。人生什麼事情都不一定,不是和自己原先的決定一樣。 2。時間不可預測。
Thumbnail
工作應該是達成目標的工具,而不是目標本身。退休不應該是唯一的目標,我們應該追求在當下過更豐富、有趣的生活,而不是等到退休才享受。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面試的過程中,不僅公司在評估求職者,同時求職者也在評估公司。透過幾個Tips來判斷這個工作是否適合自己,包括研究公司背景、提早到面試地點觀察、觀察引領面試的過程、觀察主管等。
Thumbnail
對經營自媒體滿三年的 Cathy 而言,工作和生活其實是密不可分的。在她看來,真正的壓力來源不是問題本身,而是你是否有解決問題的行動。引用亞馬遜創辦人 Jeff Bezos 的話,壓力往往是因為人們沒有解決問題的意願而產生的。當你勇於面對問題,並採取行動去解決它,就能真正感到進步和快樂。
Thumbnail
  其實出社會後,常常會發生明明面試時說好的工作內容,怎麼在到職後才發現和當初談的完全不一樣,這時候真的是進退二難,讓人不知如何是好。如果在就職後發現工作內容與面試時的描述不一致,肯定會令人感到困惑和憤怒。
Thumbnail
〈我樂於當幫助別人成功的人〉西村博之|書摘 你身邊有想支持、幫他加油的人嗎?在有才能的創作者身邊支持他,也是一種工作方式[...]如果有一個能讓你覺得「我想支持他」的人,那你就能扮演支援的角色[...]是要思考如何發展那個人的才能。
Thumbnail
一次演講結束,聽眾大排長龍問我問題,一位女生問我:「老師,面試和實際工作內容不同,該怎麼辦?」我反問她:「你應該剛畢業沒多久吧?」她笑著說:「老師,您好厲害,怎麼知道?」我也笑著說:「因為面試和實際工作不同是常見的,你對這樣的狀況不瞭解,所以我推測你剛畢業沒多久。」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應徵工作不用面試,先投履歷先贏!非典型「開放雇用」,能為企業帶來什麼好處? 1. 什麼是開放雇用(Open Hiring)? 2. 給予一次揮別背景的機會; 3. 開放雇用顯著降低人員流動率; 4. 找到合適實驗工作崗位,放手嘗試;
Thumbnail
●我說的話 1。人生什麼事情都不一定,不是和自己原先的決定一樣。 2。時間不可預測。
Thumbnail
工作應該是達成目標的工具,而不是目標本身。退休不應該是唯一的目標,我們應該追求在當下過更豐富、有趣的生活,而不是等到退休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