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要將時序拉回到我之前寫《我們最幸福》的那本書評裡,作者透過採訪脫逃到南韓的脫北者,拼湊當時的北韓狀況。這本書,就像是世人窺探北韓大飢荒現況的入門書。
而我今天要介紹的這本——《花燕》,則是實際脫北者自行書寫成書,在資料取得來說相當於第一手見聞。
在第二章的開頭,作者提到,「花燕」是北韓社會內一群脫離國家控制的群體。生在自由台灣的我們乍聽之下聽不出問題在哪,但北韓除了是封閉社會架構,每個人民的生產活動也都不能脫離政府制定的規則。鄰居之間,甚至還存在告發機制,當你輕易地犯下北韓所謂的思想罪後,可以透過告發鄰居是否有不良行為來折抵犯罪刑期。
在國家、社會,甚至是朋友及家人,都存在著環環相扣的緊密關係。但由於作者直接將自己的論文研究當作本書的第二章。對於不是將北韓的社會觀察當作學術論文來觀察的我,只大略翻了一下,就不在這贅述太多。但對於第一章作者本身的經歷還是引起我很大的興趣。
《我們最幸福》內採訪的人,背景相當多元,大抵上分為勞工階級及敵對階級。而作者的家裡剛好屬於較少人談論到的「核心階級」。
北韓在尚未受到經濟制裁前,作者金革一家是受人敬重的家族,作者父親曾經當過間諜派駐南韓,後來因為身分暴露,轉往任教官職,之後甚至還獲贈刻有金日成名字的手錶,當時的地位受人景仰的程度可想而知。
但作者小時候因為母親過世,加上繼母的差別對待,導致養成逃家的習慣。在無家可歸也無東西可吃的時候,一個未有謀生能力的少年,唯一的路途就是變成花燕。這裡指的是家還在,但因無法跟家裡相處而選擇逃家的花燕。也因為作者有這段經歷,在大饑荒來臨時,並未從奢入儉,而是透過之前的磨練出來的生存技巧,強而有力的活者。反而之前提及的核心階級,因為對黨的忠心,加上生怕為了求生做生意或是偷取食物,會在之後無法回到核心階級的地位。苦苦守著國家配給制度,等著有一天回歸正常,成為了北韓第一批餓死的人。
之後回頭來看,自 1990 年代大饑荒後,不論階級,只要能存活下來的人,都成為了新興階級。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關於勞改營的描述。《我們最幸福》裡面提到的勞改營,通常是由受訪者轉述,或是依照故事需要可能有些改編。但在這本書中提到的教化所及監獄,對於慘無人道的對待有了更詳實的描述。尤其是依照囚犯的傷勢分程度,分送各個不一樣的院所這一部分。
作者曾經待在傷勢最嚴重的院區。
待在這裡的囚犯,下一步等待他的通常是死亡。但作者憑著驚人的求生意志,在我看來甚至有當花燕磨練出來的韌性,才能讓他熬過百分之九十死亡率的地獄。
對比整個脫北著的故鄉,有相當大的比例是從清津這座邊境城市逃出來的。作為最靠近自由的邊境城市,在大饑荒時代產生最多黑市的城市,如何透過逃出的脫北者,組成革命北韓的組織,我想可以當作改變北韓人命運的第一步。就像書中提到的,花燕偷的不只是食物,他們真正想要偷取的,是自由!
北韓人如何出逃到南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