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月論壇的第二天,我們從私領域轉移到公領域,從公共議題評議的角度,討論文協成員對臺灣社會的關注。
臺北大學副校長、歷史系教授蔡龍保,和鐵道文史工作者、《鐵道情報》雜誌總編輯古庭維攜手,回顧臺灣在日本時代的交通建設。蔡教授在論壇一開始便強調,交通建設的興建,與臺灣總督府的殖民性相關,意圖透過鐵道興築,強化殖民的開化與現代性。
鐵道旅館的豪奢,即有作為殖民地臺灣的門面,成為總督府彰顯統治成果的象徵。古庭維則補充,除了鐵道旅館,肩負與日本連結重任的基隆車站,其建築經費之高,也令人訝異。
縱貫鐵路通車打破昔日南北的河川隔閡,帶來便利性,有助文協成員南來北往。1920-1930年代,鐵路也與自動車等其他的交通工具結合,推出連票等,讓全台交通更加便捷。
如果我們遙想百年前的臺灣,若是一位臺中的成員要到臺北,該搭乘哪些交通工具呢?古庭維指出,首先要知道這位成員是搭山線,或者海線。其次,則是他的居住地,是否得先搭乘手壓臺車到車站。到臺北之後,如果有足夠財力,則可能轉乘人力車到大稻埕。
兩位老師特別論及「相對剝奪感」。一個公共建設的推展,不免造成外部成本。由於日本人不在保甲體系,當開鑿道路向人民徵用土地,且費用又由人民負擔,臺灣人勢必得比日本人付出較多的成本。其次,當市街電車的興築被放到檯面上討論,若殖民政府的推動成功,勢必造成人力車伕的損失。這些損失又該由誰承擔呢?
因此,我們若想理解日本時代的公共建設議題,不能武斷認定臺灣士紳是逢臺灣總督府必反,應該要仔細解讀史料,才能理解臺灣士紳反對的緣由。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https://www.facebook.com/TNCM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