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視畫,是指透過幾何排列、視覺成像等真實圖像創作,使人產生「視覺錯覺」的繪畫形式,法文又將其稱作矇騙雙眼(trompe l'oeil)。所謂的眼見為憑,都只是假象。然而觀眾享受的不只是被騙過後的恍然大悟,而是《總編的復仇》中那隱藏在各式錯覺中,關於出版界的真相與批判。
吉田大八的電影風格,概括而言就是「在看似荒謬的群像劇中,以各式反轉揭露人性乃至於親情、校園、社會真相的非商業娛樂之作」。出道作《窩囊廢們,讓我看看悲傷的愛吧》即展現吉田大八如何將「八點檔」拍成令人捧腹大笑的人性諷刺;以懸念貫穿的《聽說桐島退社了》成功捕捉校園階級文化;《紙之月》遊走於婚外情、金錢、犯罪之間,血淋淋地揭開女性最真實的慾望。
而從《紙之月》之後,吉田大八的創作主題開始聚焦於「社會議題」,透過電影作為「回應社會」的武器,《美麗之星》與《羊之木》皆是在假設的「世界觀」中,帶出大自然之於人性善惡的辯證。
從出道至今,每部作品皆是改編自小說與漫畫的吉田大八,曾在訪談中表示「日本電影圈的現況是,改編自小說或漫畫作品,才比較容易拿到資源、被優先處理。所以日本電影的現狀,也反映在我的作品上。」有趣的是,這次吉田大八改編自鹽田武士描寫出版界腥風血雨的《總編的復仇》,無形之中也反映出導演對於「創新」與「傳統」,甚至是「形式」的想法。
相較於過去的作品,《總編的復仇》可以說是吉田大八「娛樂性」最高的電影。知名出版社社長死去,引發公司派系的權力鬥爭與利害關係,而大泉洋飾演的速水總編上任後,開始憑藉他靈活的商業手段與三寸不爛之舌,拯救即將面臨停刊命運的《TRINITY》雜誌,然而以他為中心的謊言、背叛、指控,也為出版界投下一顆顆震撼彈。
雖然台灣片名取為《總編的復仇》,但不論是「總編」還是「復仇」都只是電影裡的「娛樂效果」,相較同樣以出版業為題的《重版出來》,選擇從新人編輯的角度描繪出版人的「熱血」,吉田大八鏡頭下的《總編的復仇》反而是「一針見血」地道出出版界的黑暗面。
單看劇情,不免讓人聯想到日劇《半澤直樹》等,劇情圍繞在爾虞我詐以及小蝦米如何扳倒大鯨魚的故事,片名《總編的復仇》也意圖將觀眾導向於此,但其實原片名《錯視畫的利牙》才是這個故事的靈魂。鹽田武士在寫小說時,就決定以「大泉洋」本人為原型,而電影在開拍前,吉田大八也被告知,主角只能由大泉洋飾演,兩人都在創作的過程中將自己丟進一個「被侷限」的框架。前者是透過大量地田野調查與人物採訪,將「真實」揉入屬於創作的想像;後者則是順應時代背景,將創作當作創造「事實」的想像。
不過,吉田大八一如過往,總是會將原著小說打掉重練,重新拼裝成屬於電影的樣貌。不同於小說全篇以速水總編的角度出發,電影將小說中速水的不倫對象高野(松岡茉優 飾演)升級成女主角,原本的感情元素也轉化成老狐狸總編與新人編輯的雙主線。
這樣的改編可說十分巧妙,表面上是速水總編對抗出版社高層,但實際上卻是「新」與「舊」、前浪與後浪之間的對抗。新,代表著亞馬遜電商、電子書的新時代潮流;舊,象徵人與人、人與書之間最原始的關係。而電影最後,吉田大八也拍出小說沒有的結局,這就是導演將創作當作創造「事實」的想像,同時也是對現實的預言。
套用速水編輯的口頭禪:「正因為不可能,所以才有趣。」該如何將原本就極富娛樂性質的題材拍成令人拍案叫絕的商業大片?《總編的復仇》的確是吉田大八從影以來最大的挑戰。然而,同樣是吉田大八過往擅長的多條支線並行、出場人物眾多的群像劇,全片主打的「反轉」卻顯得雷聲大雨點小,即使故事發展有如雲霄飛車,電影節奏卻有種不上不下、沒有明顯高潮迭起的感覺。作為中島哲也御用剪接師的小池義幸,似乎也跟不上吉田大八導演的節奏。
《總編的復仇》證明了吉田大八拍不出真正的商業娛樂片,即使是一部高概念電影,最終導演想呈現的「概念」卻凌駕於電影成果。對比同樣以「社會議題」為導向的《羊之木》、《美麗之星》,《總編的復仇》敗就敗在世人會用娛樂片的視角來衡量整部電影的好壞。原本吉田大八擅長的群像劇,也只剩速水與高野的人物塑造較為完整,其餘打醬油的配角,絲毫不入味。
比起導演所要表達的「出版社的未來」,《總編的復仇》裡高野編輯對待作品與作家間的關係,反而生動許多。從漫畫改編成電影的《響~成為小說家的方法》,就曾拍出編輯與作家之間,必須互相扶持卻又不可過度干涉的關係,兩部電影也同樣是由編輯偶然發現一個新人的小說手稿作為開場,《響~成為小說家的方法》的手稿是差點被丟到垃圾桶,《總編的復仇》中稿件也差點被咖啡弄濕,但都帶出出版人對於文學的熱愛,以及發現文壇新星的喜悅。
對於喜愛吉田大八的粉絲來說,《總編的復仇》絕對不是上乘之作,可能有所享受,但不至於高潮。不過,對於喜愛文學、熱愛紙本的書迷來說,電影中那句「在這些風景裡,沒有書店的話,會很寂寞的。」依舊是如此觸動人心。
全文劇照來源:高雄電影節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