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宜璇(竹蜻蜓綠市集)
COVID-19疫情自2109年底開始擾動人類世界,去年的台灣農學市集在四月曾停辦幾次;而今年警戒則提高到三級,從五月開始暫停到現在(七月)。台灣的農學市集原本就各有特色,因疫情停辦,衍伸出來的因應方式或強化既有模式之中,也預見了市集與消費者互動的方向。
這篇文章先介紹兩家市集。一個看見市集對地方經濟串聯的動能;以台北248農學市集為例,楊儒門開創了台灣東北角的倡議。另一個則以小食光重燃內部凝聚的動能,以新竹竹蜻蜓綠市集為例。其他代表性的台北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台中興大有機農夫市集、台中合樸農學市集、雲林三小市集,以及高雄微風市集,則留在下篇介紹。
台北248農學市集
開創東北角的山村經濟模式
248農學市集在楊儒門的引領下,持續創造農學市集的邊界。目前248有五個地點的農學市集、兩家農學園店鋪,在板橋後埔市場推廣台灣黃豆、黑豆的豆漿,在侯硐生態教育園區種猴頭菇。此外,十四年來,市集以外,還嘗試了百貨專櫃、餐廳、食農教育推廣平台,並隨著新的契機新方式將理念傳達。
楊儒門熱愛潛水,希望有乾淨的環境。他的做法就是自己先蹲點,找合適方式切入,然後廣邀眾人一起加入。而他自己也不斷精進推廣方式,以前用文字與照片,今年開始朝向影片拍攝製作,將農作採收、水產養殖、烹飪的關鍵點,用淺顯方式透過影像表達出來。甚至248市集也朝向漫畫圖文方式,推廣愛護農民的理念。
▲楊儒門在金山推廣友善契作,彩田友善耕作329插秧情況。(照片來源/楊儒門)
▎從稻米契作到水梯田復耕
楊儒門自2015年在新北的金山、萬里地區推廣友善契作,成立「彩田友善農作有限公司」,輔導當地小農不施農藥、除草劑、化學肥料,透過契作收購方式,從第一年兩個人,一甲一的耕地,到現在有三十三個人三十甲土地了。目標是金山全部耕地四十二甲地,都能參與友善契作。
因為彩田米,當地農友受益,也成為當地國小食農教育的場域。而契作之後的推廣,對任何團隊都是難題,要花時間。楊儒門希望朝向「三、三、四」,三成企業、三成舊有客戶、四成餐廳,架構出穩定的銷售模式。而疫情階段,大大影響了米的銷售。楊儒門照常以契作價格買米,同時以穀東制度鼓勵消費者大力支持。
因為彩田米,楊儒門幾乎每天從天母騎機車到金山,一趟車程一小時,來回兩小時;親力親為學習農事,自己蓋窯,也與生態攝影家張博鈞一起推動復育螢火蟲。這些投入帶動了水梯田復耕計畫。他希望大家不用遠赴「中國桂林龍脊梯田」或是「巴里島Jatiluwih水稻梯田」,台灣自己就有引以為傲的「金山葵扇湖梯田」。
▲米大姑食鄭任凱以以有機稻稈、桂竹屑和咖啡渣,製成「大樹包」的菌包,每個來源都清楚,2020年底與楊儒門合作。(照片來源/楊儒門)
▲米大姑食鄭任凱以養菇循環經濟的模式種菇。(照片來源/楊儒門)
▎用養菇循環經濟活絡東北角
因為五年來持續往金山跑,楊儒門知道東北角農事只有春夏作物,秋冬則無。後來從日本橫石知二:「對了,就來賣葉子!樹葉變事業!」這本書汲取靈感。因金山、北海岸每年十月到隔年三月都有雨季,這段期間,雨一直下。可以種什麼?菇類!
2020年底,與248市集的菇農夥伴「米大菇食」鄭任凱合作;初期有金山農友鄭榮龍和猴硐生態教育園區開始種植。菇的種類繁多,台灣東北角的濕度夠、通風好、可遮光,加上猴頭菇與蠔菇的養殖技術簡單,於是這兩種菇為東北角注入了新事業,創造了「下冬天經濟」。
在台灣大多菇農使用木屑「太空包」,生產一次就成為廢棄物。鄭任凱到賽爾維亞學習永續的養菇方式,經過許多實驗,創造了養菇循環經濟。他以有機稻稈、桂竹屑和咖啡渣,製成「大樹包」的菌包;每個來源都清楚。
先種香菇、蠔菇、猴頭菇。種完菇的包,粉碎,再種草菇、洋菇。收成洋菇後,打碎種草莓、薑。鄭任凱花時間摸索出養菇循環經濟,一個菇包使用至少三次,目標希望使用六次,最後回到土地成為肥料,是完全零浪費的循環。
▲楊儒門2021年7月在金山設了復古的柑仔店。(照片來源/楊儒門)
▎自製影像推廣友善作物和料理
從稻米契作、梯田復耕、創造養菇這些讓東北角,變成一年四季都有友善作物產出,且恢復多樣生態,也是一種里山經濟的實踐。這些讓當地居民重新珍惜在地生活的文化,包括特有的蹦火船捕魚法。近期,楊儒門還在金山設了很復古的「儒門柑仔店」。
「柑仔店」故名思義有賣生活雜貨、零食、飲品,服務在地居民,融入在地文化、生活、種植技術交流和鄰里間的互助合作。這裡的廚房有爐灶,用爐灶煮湯、烤竹筒飯。待疫情解封也會搭配「彩田友善農作」的小旅行辦活動,並結合在地的人文音樂開班授課。
疫情時間,248市集除了訂單選購,推廣台灣黃豆製成的醬油、油膏、鹽麴之外,楊儒門用影像方式,讓大家更容易了解他在做的事情。影像內容有兩個方向,一個是生產採集;例如拍攝箭筍、九孔、蜂巢製作、鐘螺料理、採蓮子等過程。另一個是推廣料理;而料理又集中這些東北角的物產,像猴頭菇、海鮮,或古早滋味的料理方式,例如麻油猴頭菇、糖醋猴頭菇、猴頭菇千年芋炊飯、花雕猴頭菇香檳鳥、越式酸辣鱸魚湯、越式酸辣鱸魚湯米線、韓式辣醬鹽麴涼拌洋蔥、辣炒酸筍等等。透過這些線上努力與實力,相信在疫情之後更能發揮實質效益,也讓東北角的友善風潮吹向台灣各地。
新竹竹蜻蜓綠市集
用小食光串接生產與消費者
竹蜻蜓綠市集的農友分散在桃竹苗彰,又因位在清大校園內,沒有實體據點,平時經營以攤友兼職模式運作;因此疫情期間流行的蔬果箱,需要人力和時間運作。綠市集在第一時間就自知人力、物力無法跟進,因此線上討論如何因應?最後決定回歸臉書,目標是頻繁發文,讓消費者透過線上關心、並支持市集農友。因我身在綠市集,感受大家動員的熱力,因此在這裡將農友的名字和具體事情寫下來,作為後續的動能。
▲綠市集在疫情期間的線上美食,推出美紅上菜的頂瓜瓜小食光。
▎對外持續增加臉書溫度與趣味
疫情期間的臉書保溫,倚重兩位小編和一位美編。一號小編小桂,敏銳看到各個農場的亮點,用簡潔有趣的方式發文。二號小編蓋兒,以美食家的角度分享食材、食譜。美編設計由新燕擔任,兩位小編結合美編的圖文,輪番上陣,增添臉書溫度與趣味,也吸引消費者轉分享;無形中跨出了市集同溫層。
停辦市集初期,綠市集臉書即公告每個攤友夥伴的近期產品與聯繫方式。之後每天更新,鼓勵農友告知有哪些作物長大了,並拍照放在LINE群組,再由兩位小編放在臉書po文。而這部分內容,延續小食光的企劃。
▎小食光,吸引了生產、加工與消費者的關注
綠市集小食光是2020年底,因應香蕉盛產,市集農友苦惱該怎麼辦?於是幾個夥伴,特別是拉拉、新燕與妮雲提出了「香蕉小食光」的點子,以香蕉為主角,讓加工攤友來發揮創意。大家先在line群組提出誰要做哪個產品,誰負責帶道具,最後由新燕製作海報。
到了「香蕉小食光」那天,市集規劃出一區小食光專區。種香蕉的農友們:四季農園帶來了香蕉苗盆栽和香蕉葉,臥龍居農園帶香蕉花,賢惠賜紫櫻桃農園帶了乾燥的自然素材。而新燕和拉拉以這些自然素材共同布置,展示幾種香蕉銅板美食,有美紅上菜的香蕉巧克力吐司捲、美人茶的香蕉杏仁奶昔、蓋兒手釀的香蕉杯子蛋糕與樸食小舖的巧克力香蕉貝果。
「香蕉小食光」這個專區,視覺自然美感,食物賞心悅目,許多消費者把這裡當作網美牆,拍照打卡留念。更重要的是,當天農友的香蕉也銷售完畢,這些香蕉美食也大受歡迎。
那天叫好又叫座,消費者和攤友都像小孩子一樣玩得很開心。第一次推出的小食光就受到肯定,也促使攤友們毛遂自薦,用自己的農產品為主題來發想,並期待下次小食光的到來。因此,綠市集申請主婦聯盟公益金來完成新一年的小食光計畫。
就這樣,在所有人期待下,2021年依著節氣,綠市集推出了地瓜、發酵醃漬、春日花草、登山糧食、胡蘿蔔艾草、雞蛋、端午以及頂瓜瓜小食光。小食光的成功,串接了一級農產、二級加工,以及消費者的肯定。而加工者更喜歡接受不同挑戰。即使疫情期間,大家一樣在自家做小食光美食,提供食譜做法,然後用臉書發文,變成線上小食光。
▲綠市集香蕉小食光用自然素材布置,展示幾種香蕉銅板美食。
▎綠市集小食光podcast上架了
小食光實體活動引起熱烈回響。在疫情期間,綠市集推出線上聲音節目,將小食光變成線上節目。podcast的族群比較年輕,希望透過聲音平台吸引新的族群,也讓老客戶更認識綠市集。
podcast類似廣播節目,如何吸引聽眾,如何將食物、小農故事和食農的想法透過聲音形成畫面?這些對綠市集是新挑戰。因為沒有前例,因此初期有小桂和我主持,新燕學習剪接。最初規劃在市集進行農友短講分享,然後到安靜封閉的空間錄音。錄音過程,聲音的清晰、訪談的順暢,以及內容知性有趣都是需要累積經驗的。目前雖然只製作兩集,對於許多農友也躍躍欲試。
▎疫情創造內部協力氣氛
疫情期間,綠市集夥伴彼此線上交流頻繁,透過line群組開會,每個夥伴說說近況以及需要幫忙的地方。雖然沒有蔬果箱這樣的組合,但有的農友主動分享支持他的團購媽媽和店家,並願意推薦市集其他夥伴的產品;有的則順道協力載貨給消費者,讓車程縮短距離。而有的透過自己的直送系統,將市集其他農友的產品放進訂購單裡。有的自願成為取貨站,有的提供新點子。可以說,因為疫情,反而培養出農友之間的革命情感,大家互相協力為對方想辦法。
去年疫情,市集停辦次數不多,今年停辦數月。因生存壓力,也因大家都不想放棄,因此將小食光的戰場多元化了;無論線上食譜或podcast的運作都帶來契機,也更增進農之間具體的交流。這樣內部凝聚力量的重整,也是疫情的嚴峻帶來的正向能量。▌(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