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天母,看著在沙坑專注玩耍的孩子。我的雙眼呆滯。還好,我可以把握時間來運動,拉拉腿之類的伸展,還能看看周遭發生什麼新鮮事兒。
---
看來是法國小孩子?看起來三歲,他是由保母帶來公園玩的。保母也有同伴,她們各自帶著僱主的孩子來到公園。她們彼此聊天,孩子們彼此玩耍。
孩子想尿尿,保母順手牽起孩子,帶他到旁邊的樹叢,直接方便的解決。粗暴、卻有效,即使廁所在五分鐘即可抵達的地方。我想,一個三歲小孩是很難忍住尿意,尤其是在他不知道憋了多久之下,因為他正在專注玩沙。
只是,孩子的父母能允許這件事情發生嗎?等到孩子再大一點,或是工作忙碌的父母有空閒之餘,父母親自帶這孩子再走進公園。那時候孩子有尿意就近方便,因為曾經這樣被「示範」過,所以他學會了在樹叢方便。父母親眼看見這一幕,能接受自己的孩子這樣粗魯嗎?我想沒有親自走過,是體驗不到的,那時得到的只是輕率的反應,而孩子只會一頭霧水搞迷糊罷了。
…
可能是我有『外國月亮比較圓』的迷思吧?
我看見,另外兩組媽媽,也是歐洲人可能是北歐人因為皮膚很白?
她們在著小孩到沙坑,她們抱著孩子站在保母組的孩子旁邊。用著很詭異的眼神看著她們,起先是看孩子,再來是看保母,輪流打量一番。
後來,她們就抱走自己的孩子,她們的孩子甚至連砂子都沒碰到。
---
或許,她們也存在著階級意識?也或者,這些保母的方式她們早有耳聞。簡單、粗暴有效率。
教育是由照顧者帶起的頭,如果這些金髮碧眼的孩子,是由地區的文化習俗影響之中成長。他們還會有辦法傳承父母的文化傳統嗎?
最簡單的如廁,也是三歲時期的教養細節,卻也是堆疊的重要一環。
教育是否能由他人替代?老師、保母,究竟能給予孩子什麼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