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植物學從西元十八世紀起在西歐開始發展,但並沒有比較一致的主題,要在(瑞典)林奈建構出植物分類學系統後,西方科學人對植物的研究才有了比較一致的的方向。
不過,這種依靠「視覺」為「花」分類的分析系統雖然對園藝界和視覺藝術界描繪花朵有很大助益,而很快就被愛畫畫的西方知識界所接受,但是,這套系統對於其他喜歡研究植物的人而言,卻不見得好用。比方說,喜歡「上山採藥」的人可能就會覺得十六世紀的明代博物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更為實用。在這本書中,李時珍以「藥效」與「藥性」的觀點將植物分類 ,並且採用了易經「相生相剋」的思維,提供了如何搭配不同藥草開列處方的建議。這本書很受歡迎也常被引用,也鼓勵了後來華夏植物文化繼續朝「認識並開發植物藥性」的方向進行。
這種植物分類文化的分流雖然不是因為歐洲地理大發現後才開始出現的,但是,林奈與李時珍建立的分類架構確實使得東西植物文化有了明顯不同的分析文化,這也使得我們遇見一個值得探索思考的文化問題:在東方和西方之間,有哪些文化像東方、也不像東方,似西方、也不似西方,而他們又是用何種獨特的方式,來面臨東西文化的歧異?
近日來因為戰爭而成為世界關注焦點的俄羅斯與烏克蘭似乎就屬於這樣「不東不西」的文化,而且,令人驚訝的是,就「國花認同」而言,這兩個交戰中的國家居然都是以源自「美洲」的「向日葵」為國花!
既然兩國在地理上如此臨近,又都以「向日葵」為國花,照理文化相當接近,有些共同認同,為何會彼此看不順眼,難以談和呢?
認識一些向日葵的傳播路徑或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兩個國家間曾經有過的戰爭與和平。
首先,雖然現今的俄羅斯與烏克蘭人都以愛嗑葵花子著稱,但率先馴化向日葵,並且從其身上開發出了各式各樣的經濟和醫藥用途的族群其實是北美印地安人。其後,發現美洲的西班牙人在十六世紀初將向日葵帶入歐洲,到十七世紀時,俄羅斯的沙皇彼得一世在西方遊學時發現了這種新作物,於是將其帶入俄羅斯。
這位將向日葵帶入羅斯人的生活的彼得沙皇,後來在執政期間,開始大幅改革俄羅斯的軍制、並努力拓展海陸疆域,還費心地將首都從內陸的莫斯科遷到臨海的聖彼得堡,帶領羅斯的權力人士告別內陸經濟,共同面向海洋。
在俄羅斯歷史上,彼得最初是以「沙皇」身分登基,在其打敗瑞典瓦薩王朝後,才將君主的稱號從「沙皇」(Czar,語源為(東)羅馬帝國的凱撒) 改為「皇帝」(Emperor,或可譯為「獨裁者」或「元帥」。),更將國號從「沙皇俄國」(中文常簡稱為沙俄)改為「俄羅斯帝國」昭示其成為歐洲列強,進軍世界的決心。
彼得一世建立的俄羅斯帝國延續了近兩百年,到西元1917年二月革命時才被推翻,俄羅斯今日版圖能如此之大也是承繼自俄羅斯帝國。可以說,今日俄羅斯能在世界舞台上展現大國姿態都是拜彼得大帝時期的「西化政策」所賜,而來自美洲的向日葵彰顯的正是這種「面向海洋」的精神。
不過,就帝國的性格而言,俄羅斯帝國的權力結構和運作方式其實與同時期開始擴張發展的美利堅(合眾式)帝國有著各自發展的脈絡,不易類比:
美利堅的建國者多是為避戰禍而從歐洲渡海而來的移民,再加上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所以他們一開始就選擇以「自由、平等」為理想,竭力保護公民的「自由」和各州的「平等」,至於「博愛」則是有限制的保留給從歐洲來此的移民,奴隸和印地安原住民不在此列。
俄羅斯帝國則不然,雖然當時俄羅斯人的帝國也是在初建的狀況,但是其基本上仍帶有(西方人眼中)濃濃的東方帝國色彩,只是,這裡所謂的東方帝國指的並非華夏世界於西元前二世紀建立的漢帝國,而是拜占庭帝國和蒙古帝國。
當然,要理解這一點最好還是從羅斯人的建國開始說起(基本上,俄羅斯人的稱呼應該是「羅斯人」的誤傳,不過既然誤傳了這麼久,大概就沒有特別更正的需要了~):
俄羅斯人建國最早的歷史是在西元九世紀,最早是在諾夫哥羅德、後來又遷到基輔,在此他們有了國號「基輔羅斯」。(從這點看,基輔可算是俄羅斯人最早的「起家厝」。)
到了西元十三世紀,(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西征時摧毀了基輔,讓基輔以南的土地成了一片荒野,一部分的羅斯人因此遷到莫斯科附近居住,並且在此歸服於蒙古建立的欽察汗國,後又擔任了為蒙古人收稅的工作而逐漸興起。另一部分沒有跟著遷移的羅斯人,則從此開始了有別於「莫斯科公國」的文化旅程,逐漸形成了今日「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三股雖然不同,卻都帶有一定「羅斯迷因」的文化分支。
了解這點之後,我們大概也可以猜想俄羅斯此次(2022年)出兵基輔為何未採大規模轟炸的原因 —— 畢竟,「基輔」對於「羅斯文化」就像 「洛陽」對於「華夏文化」一樣,是珍貴的文化發源地,怎能輕易讓其毀於戰火?
不過,這種尊重同源的想法也不代表俄羅斯人在遭遇異族文化時就會採取完全消滅的手段。如果放在華夏帝國的脈絡來看,莫斯科公國在擴張的過程中,就像蒙古族建立的元代一樣,並未企圖同化異族外,還想法保留其差異特性,再將其納入統治體系。
此外,由於莫斯科公國的大公伊凡三世在蒙古汗國逐漸衰弱時,停止對欽察汗國繼續納貢,並迎娶(被鄂圖曼帝國滅掉的)東羅馬帝國公主為妻,從此俄羅斯人就以「第三羅馬」(即羅馬、神聖羅馬之後的第三個羅馬)自稱。到了西元1547年,莫斯科大公依凡四世也開始自稱沙皇,力圖展現恢復羅馬盛世的決心。
這個宏願到了彼得大帝時的西化改革後似乎開始逐步實現。從十八到十九世紀,俄羅斯帝國往西在波羅的海沿岸得到許多土地、往南透過與鄂圖曼帝國間的征戰取得往地中海的通道,往東則擊敗中亞的幾個汗國並與不列顛帝國在印度與巴基斯坦持續對抗。
積極向外發展的俄羅斯人的腳步並未被歐亞大陸所侷限,其在北美西部也曾建立一個從阿拉斯加到羅斯堡的領地。
不過,俄羅斯人後來因國家財政困難,所以並未能保有當初在美洲建立的據點,而是將其便宜賣給美國(可見,當時兩國關係還不錯。)
(下圖為俄羅斯帝國疆域最大時期的版圖,圖片來自wiki。)
俄羅斯帝國總結來說,俄羅斯帝國建都在聖彼得堡的期間,是俄羅斯人積極西化的時期,只是因為其帝國文化中帶有濃重的蒙古和拜占庭的色彩,所以讓西方人始終無法視其為「西方陣營」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俄羅斯從沙皇時代就致力成為羅馬帝國的繼承人,這又讓東亞人覺得其作風與漢帝國大相徑庭。從世界史的角度觀之,「既不像東、又不像西」的俄羅斯人到底準備在此次俄烏戰爭中展現什麼樣的「大國風度」來結束與烏克蘭的戰爭,相信會是很多關心國際情勢發展的世人未來的觀察的重點。
至於「烏克蘭」,原有「小俄羅斯」之稱,也以羅斯人的發源地「基輔」為首都,照理很容易與「大俄羅斯」取得管道、建立和談的機會,為何最後會選擇與俄羅斯兵戎相見呢?
美國的介入自是重要因素。然而,如果我們回顧美國的立憲精神,就可領會其對「自由」的保護主要著重在個人財產權,對「平等」的定義主要是保留給具有公民身分者,而其願意展現「博愛」的對象則是非常「自由心證」的。只是,關於這點,一心嚮往成為西方世界一員的烏克蘭人大約是未能看透。
其次,從這次戰爭中我們可見烏克蘭軍方對政府命令的服從度相當高。所以,迄今都未傳出有倒戈的消息。
最後,當然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及其幕僚掌握了網際網路媒體的特性,成功地在「自由世界」掀起了聲浪,因此自覺可以取得與俄羅斯持續僵持的機會。
不過,按照「孫子兵法」思考戰爭的思維方式:「兵聞拙速、未聞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沒有實際的戰力做後盾,只想以機巧得勝,往往到最後只會傷害自己國家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如果不能真正了解用兵的害處,就不能真正了解用兵的益處。
從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事進行看來,烏克蘭的總統澤倫斯基在開戰前似乎對於如何領導國家處於「被打」的狀況,既未有充份準備,也欠缺明確的謀略。甚至在戰爭爆發前一兩週,似乎都還有報導稱許多烏克蘭人覺得「基輔相當安全」。
當然,關於此點,想必有讀者會問:「難道戰事這樣拖下去,就對俄羅斯有利?」
關於這點,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而且,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俄羅斯會對烏克蘭走到攻城這一步,想必也曾試過其他辦法,只是澤倫斯基由喜劇演員猛然當上總統的政治歷程太過「奇幻」,以致太過相信「巧計」之妙,以為自己最後終可以關關難過關關過吧!
(未完待續)
推薦參考書籍:
帝國何以成為帝國(Empires in World History) / 波本克、庫柏著/ 八旗文化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