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台灣期間,我仍持續與
我的美國語言夥伴-D進行每週一次的線上通話。一回,D聊起童年那滔滔不絕、手舞足蹈的模樣,讓我非常驚訝。
Laura Fuhrman on Unsplash
她先是說自己記得三歲以後的所有小事,甚至包括嬰兒時期的某些記憶。然後便鉅細靡遺描述坐在嬰兒床中的自己,不小心吃進一隻蒼蠅的趣事,還有當時對蒼蠅的好奇以及現在回想起來的感受。
接下來場景轉到幼兒時期還包著尿布的她,穿著一件正式的淡藍色洋裝,興高采烈與家人尋找復活節彩蛋,那時教會她說義大利文的姥姥也還活著,D說每年復活節都會憶起這樣的美好。D甚至記得服裝的顏色、細節、觸感,仿佛她就好像回到那個時空,以一個局外人看著小女孩的一舉一動一般,那神情讓我在螢幕的這頭大感訝異。
我,其實很想也分享點什麼,但無奈自己幼兒時期的回憶就好像蒸發了一樣(至少三歲到六歲之間我講不出一個完整的故事),彷彿一顆聖誕水晶球不停的被搖晃,似有東西在內卻怎麼也看不清。
Kajetan Sumila on Unsplash
待在娘家期間,翻出每個抽屜、過濾每件物品、就連信件也是一封封看過後選擇去留。當然,這樣徹底的整理也攪動了一些陳年的情感。只是我的兒時回憶仍然很模糊,就算母親赫然拿出她收藏著的、我以笨拙文字書寫的小卡,寫的人(我)仍是完全想不起發生何事,這讓我有種彷彿遊走夢中世界,卻看不清夢中人的悵然。
或許因為太會察言觀色了,從小知道大人想聽的話、也知道某些肢體動作他們看了會發笑,很自然地就扮演了取悅者的角色,很少真正的把心交出去,也很少說實話,因為這樣生活容易多了(以後就知道要做回自己多不容易)。
就像《
斜槓青年》一書說的:「進入學校和社會之後,時間被機械地分割了。我們很難再按著自己的節奏走,而是被其他人掌控了步伐。社會要求我們適應各種來自外界的規範,從而適應他人的步調。」
我最深刻的回憶都烙印在開始為自己發聲、反抗的時候,越爭吵越深刻、吵越兇記憶越核心。縱使想起這些回憶總帶點痛苦,也很多次在睡夢中哭著醒來,但是卻是激勵我在逆境中「要強」的最好原動力。
可能也是因為這樣,遺忘的童年從來沒有被找回,不曾反覆回憶,哪來的尋獲?就像《
腦筋急轉彎》(英語:Inside Out)的遺忘山谷,我或許再也找不到曾經發生過的這些那些了吧!
但曾經的這些那些,其實也不重要了。在身體頻頻抗議的現階段,我只想把過往的執著、曾經的好強、傷人的比較通通丟掉、全部捨去、斷開乾淨。人這一輩子,煩惱自找的、疾病自啟的、沒趣自討的,深刻的痛過之後,便只希望能夠在生命的盡頭笑著離去便好了。
像友人捎來的這幅「睡著的樹懶」,安詳自在的大貓式瑜伽體位,提醒著我該觀照自己了。也好,就該像這隻樹懶一樣的活著。如佩瑪・丘卓所言:「停下來,就能把就有習性燃燒殆盡。」《
當生命陷落時》
📚提及/引用之著作:
《
當生命陷落時》(When Things Fall Apart: Heart Advice for Difficult Times)/佩瑪・丘卓(Pema Chödrön)/心靈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