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電影的第一年,無數看似前景渺茫的青少年男女穿越虛實之間的魔法月台,搭上那輛前往霍格華茲的特快列車,在尚未揭露電影的真實樣貌之前,抱讀厚重如辭海的《認識電影》、《電影百年發展史》,信箱裡永遠躺著一份加上星號的「電影系百部必看清單」⋯⋯,那是一整個電影世界滋長至今的枝幹與葉脈。其中,法國作為電影歷史中不可忽視的巨樹,當高達、楚浮、侯麥枝椏萌發,成就出電影新浪潮,我們莫不回望那片沃土。而這次由國家影視聽中心所策劃的「法國經典影展」更帶著我們走回浪潮以前,從歌舞昇平的「美好年代」,飛進自由狂飆的「瘋狂年代」。
1895 年 12 月 28 日,盧米埃兄弟於巴黎的咖啡館公開放映《火車進站》、《工廠大門》,當這天成為日後電影歷史上的「電影誕生日」,三兩成群、步出工廠的女性也為緩慢抬頭的女性意識埋下伏筆。1918 年一戰結束,隨著恆常社會、文化價值如烈火般燃燒殆盡之際,人們開始主張打破理性與現實的慣常思維,追求全然的解放,甚至是無意義的混亂,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便接續誕生。與此同時,當男性失去家庭功能,女性終於掙脫傳統的枷鎖,我們從電影裡看見更為多元、自由、迷人的女性樣貌。
在藝術重新被賦予新的定義,甚至是無法被定義的年代,許多影評人出身的導演各自開創了屬於自己的狂飆一夢。其中,女性導演的代表人物潔嫚杜拉克(Germaine Dulac)無疑開展了當代的前衛運動。杜拉克的代表作《貝殼與牧師》被譽為第一部超現實主義電影,講述立誓獨身、戒除欲望的牧師迷上有夫之婦,隨著無法抑制的淫欲墜入病態的夢境,不斷地壓抑,遂形成扭曲的幻覺。電影中並無情節與角色塑造,只是透過無數破碎的畫面表現牧師的情慾幻夢,潔嫚杜拉克將貝殼作為性、欲望、誘惑的隱喻,在純潔、自然的貝殼象徵中探討情慾的本質,挑戰宗教、聖職的底線。另一部作品《阿拉伯花飾》以「自然」為母體,將植物的繁衍與蔓生對比水珠、霧氣的倒影與閃爍,在視覺上結構出不斷複製的繁華紋理與迷離的暈眩,而此時無聲,卻意外地創造出如 Dream Pop 般的迷濛夢感。
在現實世界裡,女性開始長出自己的模樣,而電影中的女性更是百花齊放。
《狂熱》塑造了經營小酒館的東方女人,在寬廣的海港與擁擠的酒館裡表現出詩意的漂泊與女人的風情萬種,《無處可去的女人》讓不知來歷的女人與渴望與情人私奔的妻子相遇,象徵著流浪與定居、未知的命運與被決定的主婦生活,更暗示著女性長期以來對自由的渴望,而《霧港》則在那道難解的現實宿命當中以絕佳的調度與饒富詩意的對白成就了被萬般歌頌的愛情故事,更以一句「吻我」輕輕地撥開了女主角長期受到男性控制與糾纏的團團迷霧。即使是以賣身的形象呈現在電影中的女主角,如《在巴黎的屋頂下》和《賤女人》也早已拋卻了過往女性相對弱勢、需要被拯救的切角,重新定義、並且撕下貼滿女性乳房、私處的傳統標籤。
作為一個新時代的摩登女子,她們脫下蕾絲手套叼起菸來,開始擁有事業、享受自由戀愛、盡情放肆生活,扔掉束腹與裙撐,視及耳短髮、低腰短裙為最愛。
當現在的女性真正地擁有自己,甚至超越想像的輪廓,尋找自由出口之際,我們莫不回首憶起在過去被視為魑魅魍魎的美麗女人,是多麽勇敢地剪掉一頭長髮、踏出身體、家國禁錮的牢籠。想起自由的模糊形狀,亦想起這次「法國經典影展」中的百態之美,透過這次空前的策展,有幸讓身在此刻的我們得以從銀幕裡回望那個自由年代,那些沒有情節、邏輯,無法被定義,甚至是無法看懂的電影,都真真實實地代表風起雲湧的電影里程碑──是餘暉底下的金黃色巴黎、波光粼粼的塞納河、以及迷離在浮世裡的眾生魅影。
或許,沒有看懂電影是沒有關係的,因為這就是自由。
國家影視聽中心:法國經典影展
2022.6.03 - 7.31
購票網址|https://bit.ly/3yMmoVP
線上手冊| https://bit.ly/37NBw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