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talk is never small(微交談,學問卻不小)。就像英國詩人布萊克的詩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比如,表面上我在和你談堵車,談霧霾天,實際上我可能剛剛經歷一段失敗的感情,或者在職業道路上有困惑;也可能我有一個長年未能和解的兄弟。我渴望跳過陰雨或晴天的話題,聊到心中的謎團。我和你談垃圾分類,可能背後是我對環境、對規則的理解和態度。我和你談度假,背後是我對於生活、家人的關係的看法。微交談的話題本身從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樣交談。
我們和成年人談論死亡,可能談得很膚淺;我們和小孩子聊遊戲,卻可以聊得富有哲學性。
微交談開啟社交。真正的社交不是為了利用別人,而是幫助別人成功。我們有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背景,有自己的人脈,還有自己看世界的視角;我們不僅要做自我推銷,還要幫助別人。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我們的底氣就更足了。社交不是操縱索取,而是互助合作。我們和他人共享資訊,那麼蛋糕就會越做越大。
我們怎樣進行微交談?從第一句話開始。這是微交談的一個關鍵策略,它在提醒你,和人交談這件事其實並不難。
電梯口遇見鄰居,就說一句話:「昨天聽你們家好歡快熱鬧,是朋友聚會吧?」
出社區大門遇見保全,就說一句話:「我們社區後門的鎖已經修好了,效率好高啊!」
上車坐定後,和司機就說一句話:「週一早上交通這麼順利,難得啊!」
買咖啡時,和服務生就說一句話:「又上新品啦,每週都有驚喜。」
公司茶水間裡遇見不熟悉的同事,也就說一句話:「你和我一樣,公司的早鳥哈。」
不要認為一句話太渺小,它能給你帶來遞增式進步。每天和陌生人說一句話,用這個習慣逐步拓寬你的舒適圈。你從舒適圈的邊緣不停地向外邁出一步,這一步很小,小到沒有失敗的可能;但這一步很關鍵,它能帶來前進的力量。從物理學的角度,物體一旦動起來,產生了慣性,一切運動都會隨之而來,好戲開始啦!正如美國的史蒂芬.蓋斯在提倡「微習慣」時說的:「微量開始,超額完成。」實話告訴你,我在嘗試每天一句話時,這一句話通常會不出所料地引出一次愉悅的交談。
在中國文化裡,「三」象徵「完整」。古人談到宇宙,是指日、月、星三光;談到一天,是指早、中、晚;談到一時,是指三刻。
古人所稱的「三尊」,是指君、父、師。古人結婚要三拜,敬酒需過三巡,方算禮成。古人做事提倡三思而後行,才算考慮周全。
如果在聊天時,能圍繞「三」來推進,特別有邏輯,特別有趣味。
回想一下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劉姥姥三進榮國府、三打祝家莊、三借芭蕉扇、三顧茅廬。
「三」是最容易習得的有條裡說話方式。用「三」來鍛鍊自己的邏輯肌肉,練出肌肉的記憶效應。同一種動作重複多次之後,肌肉所形成的條件反射,人體肌肉獲得的記憶的速度十分緩慢,但一經習得,其遺忘的速度就會極為緩慢。
會微交談的人,擅於抓住機會和他人建立深層次聯繫,以資訊、觀點、感受三種洋蔥皮方式,層層深入。
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度過。
用三句「為什麼」,展開深度交談,扮演三次蘇格拉底,聊到核心。
我相信你比我聰明,所以,我只和你說有智慧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