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腦筋急轉彎》:憂傷與快樂之間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腦筋急轉彎》電影劇照/IMDb

《腦筋急轉彎》電影劇照/IMDb

朋友的母親幾年前阿茲海默症病發。他與妻子搬回老家照顧母親的生活起居。母親是話少的人,病發後卻變得愛說話,內容總與童年時的故事有關。她談著年幼時成長於鄉間,朋友們愛花朵與果實,而她偏愛田裡枯黃的稻草與溪流裡的苔蘚;別人喜愛蝴蝶,而她偏愛蜻蜓;夥伴們總於陽光下打鬧嬉戲,而她卻熱愛於落日餘暉下漫步田邊。

母親的記憶一點一點地退化,如同有一條長路,路邊有田地與小溪,蔓生的稻草與青綠的苔蘚,蜻蜓引著她緩步前行,一步步地走往過去,走向她藏於內心裡的,多年未曾與人談起的曾經。

而母親並不總是那麼平和。後來,她總於夜半醒來,放聲哭泣,打鬧吼叫,為了安撫母親,他總得緊抱著母親,母親為了掙脫他的懷抱,不停地捶打他的身體。矮小瘦弱的母親,力氣卻大得出奇,經常打得他渾身瘀青,鬧得家中天翻地覆。直到母親累了無力了,他便將母親抱回房裡。他躺在母親的身邊,一下下地輕撫母親的臉頰,哄著她入睡。

母親入睡的臉龐總是寧靜,凝望她的臉龐,無法想見前一刻的她是個暴躁不聽勸的孩子。此時,他總思索著:「她的腦海裡到底在想些什麼呢?」

聽他談起這段故事時,總讓我想起電影《腦筋急轉彎》開場時的那段問句:「當你看著某個人的時候,你是否曾想過他腦袋裡正在想些什麼呢?」

《腦筋急轉彎》電影劇照/IMDb

《腦筋急轉彎》電影劇照/IMDb

《腦筋急轉彎》談論的是「記憶」。記憶生於情緒,每當人有了情緒,便會生出一顆與之有關的記憶球。記憶球積累著人對生命的回憶,在必要時於人的腦海中播放。不被人所在意的記憶,記憶球會逐漸變得灰暗,直到被大腦清除。而對人最為珍貴的那一次記憶會變成核心記憶球,核心記憶球顯得特別閃耀,同時被擊入大腦中的某一個島嶼,藉以形塑出一個人的性格。

電影將情緒分為快樂、悲傷、憤怒、害怕與厭惡,並創造與之對應的角色:樂樂、憂憂、怒怒、驚驚與厭厭。起初,樂樂幾乎掌控了主角生活裡的一切,無論發生任何事情,即使悲傷、憤怒、害怕與厭惡,記憶仍必須是快樂的。她認為生命應該要是快樂的,唯有擁有愈多的快樂,才能擁有更好的生活。為此,她想方設法禁止憂憂靠近記憶球,避免任何一段記憶染上悲傷。直至某次意外,她與憂憂被傳送到主角大腦的深層國度,離開情緒的中樞控制區,主角失去了快樂與悲傷,生活陷入一團混亂,為了拯救主角,樂樂與憂憂展開了一段奇幻冒險。

《腦筋急轉彎》電影劇照/IMDb

《腦筋急轉彎》電影劇照/IMDb

在這段旅途中,樂樂發現,原來快樂並非生命的唯一,若僅擁有快樂,人無法看見世界的其他可能,無法保留對其他情緒的深刻記憶。若情緒是一把利刃,利刃不僅是劃創出我們的傷痕,更同時雕刻我們的形貌。

然而,除了快樂之外,我們還需要什麼?

朋友談起母親大鬧後醒來的早晨,總會問他:「要一起去吃冰淇淋嗎?」問話的時候,母親會無意識地用手指輕碰自己的鼻尖。

從前,他讀小學的午後,每週總有一天,母親會瞞著父親,提早到學校接他,帶著他到百貨公司逛街。離開前,母親總會帶他去吃冰淇淋,吃冰淇淋時,母親會將冰淇淋沾在鼻子上,擠眉弄眼地逗著他笑。

母親醒來後,他總會與母親於餐桌對坐著吃冰淇淋。母親已無法像從前那般,擠眉弄眼地對他笑了。甚至,有時候吃著吃著,母親會靜靜地落下淚。望著母親無聲的眼淚,他也會跟著落下淚來。談起這段故事時,他哽咽地說:「我至今依然無從明白她為何會流淚,但我知道,眼淚守護著她僅存的回憶,而在這段回憶裡,她與我,我們仍是幸福的。」

《腦筋急轉彎》電影劇照/IMDb

《腦筋急轉彎》電影劇照/IMDb

在《腦筋急轉彎》裡,樂樂發現不僅快樂能帶給主角最深刻的回憶,憂傷亦然。在面對生活澈底崩塌,幾乎要失去朋友、家庭與摯愛時,她不再堅持讓主角快樂,而是將情緒的主控權交給了憂憂。憂憂讓主角擁有放聲哭泣的機會,透過悲傷的眼淚,滌淨了主角那段時期的陰霾,緩緩說出內心的話語,最終在父母的懷抱裡破涕為笑,並產生了一顆揉雜著憂傷與快樂的記憶球。

揉雜了憂傷與快樂的記憶,原來是救贖我們的良藥。

良藥苦中帶甜,淚中有笑。

而記憶總殷殷地守護著我們。

記憶形塑我們的性格,引領我們走向自己渴望的未來。我們再在未來積累更多的記憶,直到它們逐漸黯淡,直到歲月將我們的記憶洗滌濾清、去蕪存菁,直到我們無法再記憶,直到我們遺忘。

《腦筋急轉彎》電影劇照/IMDb

《腦筋急轉彎》電影劇照/IMDb

我們遺忘曾經,遺忘所愛,遺忘遺忘,遺忘自己。

遺忘是因為熬煉回憶,當我們將所有快樂與憂傷都熬成瓊漿,即使我們遺忘一切,遺忘自我,記憶仍在我們的腦海深處守護我們。,直到那刻,我們終能了悟,我們都曾擁有幸福。

曾經幸福。幸福的記憶如今仍給我們懷抱,時刻陪伴著我們,伴我們靜靜地歷過風雨,走過餘生。

《腦筋急轉彎》電影劇照/IMDb

《腦筋急轉彎》電影劇照/IMDb

電影劇照/IMDb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
4.6K會員
1.8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釀影評|《腦筋急轉彎2》:從今以後,再也不認識自己(也沒關係)如果說,第一集教會我們要「擁抱所有情緒」,這次就是要面對「長大」:接受世事的無法確定,以及自己的難以捉摸。我們不再是一個永遠都自信,或是懦弱,或是自私,或是羞赧的人,而是有無數個面向在時時變換。
Thumbnail
avatar
張硯拓
2024-06-14
釀影評|當腦海中的想像成為實際的作品──2023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高中職、國中小組作品以鼓勵年輕學子從事影像創作,培育未來人才為目標的「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日前公布入圍名單,其中最令我感到好奇的是難得有機會看到的「國中小、高中職組」作品,九部入圍影片涵蓋動畫、紀錄片和劇情片等不同類型,這幾部短片的成品或許陽春、不夠精緻,但已能讓人感受到年輕創作者的豐沛能量。
Thumbnail
avatar
香功堂主
2023-10-20
釀影評|《如果驢知道》(Eo):如果驢子並不知道就像美國知名科幻小說家菲利浦.K.迪克書名問我們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讓我們回到這部片的中文片名:《如果驢知道》,我們見證的到底是驢子的歐洲,還是人類的歐洲?如果驢子知道歐洲是什麼呢?如果驢子並不知道歐洲是什麼呢?
Thumbnail
avatar
沈怡昕
2023-03-12
釀影評|《法貝爾曼》:史匹柏的初心和痛心史匹柏的意識也潛藏成了電影的一部分,調皮的尾鏡留下了無比餘韻,讓影像真正有了生命力般地誕生成夢。這樣的把戲讓電影雖然有著些許散漫,但也能夠用創作者的浪漫蓋過。當那些畫面不斷被放慢、暫停、倒帶,這都一一提醒我們電影不過是一種把戲、不過只是照片串成的,而創作者的手可以恣意地擊碎其連續性。
Thumbnail
avatar
釀電影
2023-02-25
釀影評|拆解《日麗》──虛構影像的真實之力前文我們定義了銳舞場景乃編導利用電影之力連結「虛、實」與「戲裡、戲外」的關鍵,那麼片尾讓劇中父親堅定地走入舞池,等於是賦予了他主動性,使他不只是被夢見,而是「選擇」走進 Sophie 的夢中,召喚女兒來面對、完成她未盡之遺憾。 而且這名父親帶著攝影機。
Thumbnail
avatar
花神沒有咖啡館
2023-02-21
釀影評|是枝裕和《嬰兒轉運站》是一部優異的電影嗎?是枝裕和與他融合台灣新電影寫實拍攝「方法論」的神話,被社會上流行的一種造神運動,反覆堆疊,彷彿我們都忘了是枝裕和作為「類型」嘗試者、失敗者的過去。這段作為嘗試者、失敗者的「黑歷史」其實歷歷在目,觀眾別因為《小偷家族》的盛名在外,就把《嬰兒轉運站》當作是「亞洲驕傲」的重挫⋯⋯
Thumbnail
avatar
沈怡昕
2022-10-24
釀影評|《時代革命俄羅斯》:當代俄國的異議之聲本片是一部異議與溝通並存的作品,導演揀入的許多新聞片段、歷史畫面不僅定錨時代,亦代表了俄羅斯社會的集體記憶與共享文化。許多歌曲、電影和文學塑造了一直以來的俄羅斯政治及文化基礎,而今也有完全不同的多股激流正試圖衝破、溶入這套既定的俄羅斯模式,《時代革命俄羅斯》正是其中既堅定、激進,但也溫柔的一種。
Thumbnail
avatar
吳思恩
2022-10-24
釀影評|從唐代傳奇文本到《刺客聶隱娘》:在隱娘有了名字之後侯孝賢醞釀十多年,終於拍出他心目中的聶隱娘,《刺客聶隱娘》在 2015 年上映,替他拿下當年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不同於原著裴鉶的小說,在電影裡,侯孝賢讓隱娘有了本名──姓聶,名窈,排行七,多稱窈七,於是,讓觀眾有機會走近、窺視隱娘私底下的樣子,不再只是裴鉶筆下遙不可及的傳奇女子。
Thumbnail
avatar
釀電影
2022-08-13
釀影評|《花樣年華》:經不得數的好年華王家衛說《花樣年華》不是愛情故事,而是懸疑片,一對男女試圖明白枕邊人為何出軌,試圖理解這種絕望為什麼會發生?他們依舊死抓著這永遠無解的問題,不願面對事實,而是絕望地推開這問題的答案,試圖利用角色扮演揣摩一切,卻在嘗試道破這份不道德的情感時,自己深陷其中,不停重演一份或許根本不存在的姦情。
Thumbnail
avatar
釀電影
2022-06-27
釀影評|實幻共存的娑婆世界──《飛俠阿達》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人間八苦反覆刷蝕生命,濁水凝聚成娑婆世界,而我們沉溺其中,《飛俠阿達》建構出實幻共存的世界體系,並從人世寄發最誠摯的邀請,且讓我們一同髒水洗身,以生命赴宴,看見每個情緒、每個思量、每個重生與殞落,在生命離合時。
Thumbnail
avatar
默風
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