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電動自行車中會使用的幾種馬達動力系統。
最近才知道童車有用手工具機魔改的動力系統,但並非常規的方式,因此先就習知的馬達動力系統進行介紹。下圖有列出目前常見的四種,分別為
1. 前
輪轂馬達 (Wheel Motor)
2. 後輪轂馬達
3. 中置馬達 (Mid Motor)
4. 管內馬達 (Tube Motor)
前輪轂馬達:
是逐漸淘汰的安裝方式,主要是騎乘感不佳;動力源在前方,等同於前驅車,因此會產生
轉向不足、前輪磨損過大、打滑等問題。轉向不足除了馬達的重量因素外,當動力源在前輪,會導致騎乘者在轉彎時,動力傳遞的狀態變化,使轉彎的穩定性變差,造成轉向表現不佳。當前輪做為動力源,又要負責轉向,煞車時也要承受比較大的作用力,因此前輪的磨耗會加大。打滑現象也是因為前輪相較於後輪,比較容易有急加速時的上翹及轉彎的偏擺狀況,這會使馬達動力無法透過輪胎摩擦傳遞,造成打滑。由於前輪轂馬達對於重量的感受性會很直接,大多採用齒輪式輪轂馬達,以減輕重量,避免騎乘感受太差。而前輪轂馬達當初發展的主要優勢,就是安裝方便,只要換個前輪就可以,省除了後輪還要組裝變速器的麻煩。
後輪轂馬達:
為目前的主流配置,其特性就等同於後驅車,無論是轉彎或是急加速情況,後輪都能緊貼地面,使得動力輸出的穩定性高,騎乘者容易操控。因此後輪轂馬達對於重量的要求就遠低於前輪轂馬達,可以採用直驅式輪轂馬達,選擇性較多。
中置馬達:
為近年的發展主力,主要特色是將馬達動力系統安裝於自行車中的五通位置,與曲柄直接銜接,使騎乘者可藉由踏板直接與馬達作動。若輪轂馬達是針對移動載具提供轉矩力量,那中置馬達的目標則是直接與騎乘者互動;換句話說,輪轂馬達考慮的是交通工具,中置馬達考慮的是人。因此仍將電動自行車做為休閒運動時,中置馬達會帶來更為直接的互動性。
管內馬達:
仍在發展當中的產品,其目標是希望從外觀上看不出馬達動力系統的存在,屬於中置馬達的再升級版。中置馬達為一整合型的動力系統,內部包括了馬達、齒輪箱、感測器、電控系統,導致體積較為龐大,安裝在五通位置時,常常顯得十分突兀。為了改良電動自行車的外觀造型,促發了管內馬達的概念,希望將動力系統全部藏在自行車的管內,使電動自行車的整體美感更佳。目前主要的趨勢是下管整合式,將電池、馬達動力系統、電控等等,都塞入下管當中。
#可擔任業界顧問、講師
#個人經營歡迎贊助
馬達技術傳承計畫
想要馬達的技術嗎?想要的話可以全部給你,去找吧!
我把所有的知識都放在那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