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陪伴:閱讀《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原文2021/6/15發佈於Facebook
自居家防疫開始,每天和家人共處一室,你,過得好嗎?
我們在社群平台上看到許多父母的哀號,活蹦亂跳的孩子沒有去處,一顆充飽的電池沒有地方可以消耗電力,許多父母得在家照顧孩子還要一邊工作,崩潰至極。
沒有孩子的,年邁父母也是個頭痛的問題。過往每天可以到公園或鄰居家串門子,每天到市場逛逛撿便宜買好康,現在這些都得被限制,關在家裡悶得發慌,只好成天找藉口出門,往菜市場鑽、藉口買東西出門,看到丹妮婊姐攔阻父母疫情期間外出的爆氣文下面引發的精彩留言串,不難想像這些日子有多少家庭烏煙瘴氣。
我沒有孩子,但面對父母的實戰經驗可不少,今天要推薦的防疫好書,不只是心理學,更是一本教你如何修身養性,如何面對不講道理的父母的超級實戰工具好書!
作者葛瑞絲・雷堡(Grace Lebow)、芭芭拉・肯恩(Barbara Kane)是兩名資歷逾三十年的臨床社工師,他們創立了「暮光服務網」(Aging Network Services)——一個全國性的照護網路,協助個別家屬對家中長者的關懷照顧,解決親人之間的種種問題。
這本書一開始就提到,絕大多數情況下,父母難相處是終生習性的問題,並讓閱讀這本書的孩子知道,「你比父母擁有更大的調整空間」,畢竟他們的思維早已像是幾千根鐵絲扭轉在一起,要拆解開來幾乎是不可能了,而若我們想改變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改變意味著跳脫過去的自我,必須嘗試不同做法。彼此之間的衝突要化解,必須要先理解,有了理解,就不容易惱火。
書中帶大家理解六種不同類型的難搞父母,像是依賴型、潑冷水型、自戀、控制等等,雖然這六種不同類型的父母各有不同的表現與反應,但這些情緒反應都不外乎是源自於難以接受自己年紀增長後身份的改變,這些無法理性的溝通源自於內心最深層害怕被忽略的不安全感、自卑感、自我懷疑而產生的自我防衛,以攻擊、嘲諷、依賴、控制、焦慮等情緒反應來壯大自我,試圖消弭那些恐懼與害怕。
而身為子女的我們,第一時間無法理解他們怎麼可以如此不講理,在溝通的過程中失去耐心,不願意花時間了解父母真正的需求,使彼此衝突不斷。​
如同書本一開始提到,父母難相處是終生習性的問題,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比父母更大的調整空間,我們無法改變別人,但我們能改變自己。針對父母的行為或態度,書中建議我們溝通時可以:
*對父母的要求設定界線
*不用跟父母說理,他的行事本來就不是出於理性(這句真的拜託大家一起紅線畫起來)
*學習理解父母內心深處其實深藏著痛苦,而那正是這些難纏行為的根源
*與其跟負面性格的父母爭執或理論,不如試著對他們展現同理心
*面對這類父母,子女最大的挑戰就是管住自己的嘴巴
*設想各種可能被父母批評的情境,一一準備好良善的答覆。
…...等等,書中還有許多案例演練教學以及實用的方法,推薦若你有與父母溝通的困擾這本真的必讀的工具書。
看完這本書後,其實我最大的心得是:『跟她認真你就輸了。』(我開玩笑的)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只能花更多心思、力氣去應對,試著同理對方,也退一步想想辦法解決問題,或許在這過程中,也默默培養我們長出別人沒有的堅韌與智慧,又或許是人生要我們更有彈性、更柔軟的考驗。甚至這樣的觀念與想法不只能運用在父母身上,適用於面對各種不同情緒的人們,也能自我檢視,自我成長。
關於生涯、職涯、行銷、心理學等等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如何清晰思考世界,將會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與判斷。
我們如何清晰思考世界,將會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與判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有時候覺得自己很奇怪。明明感覺到冷, 卻不穿外套。知道自己想要吃健康的蔬菜、水果,卻不去補充。 其實我並不是真的不在意自己,只是內心有一種很超脫的信念,覺得精神可以超越肉體,因此對於自己的感受,便不太去關注。久了以後,就會對自己心生怨恨,卻不自知。當一個人無法同理自己,生活中就會與類似的頻率共振。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YouTube演算法如何推薦不同社會階層影片,從享受上流社會生活的開箱到普通農民的日常,甚至到遊民的簡易生活。作者也深入討論了個人對於快樂與痛苦的主觀評價,並反思在職場上經歷的挑戰和痛苦的感受。文章強調每個人對痛苦的理解都是相對的,並呼籲大家在面對他人情緒時,給予理解和支持。
在現代專案管理中,工具的選擇與應用至關重要。兩個常見且有效的工具是同理心地圖和甘特圖。這兩者雖然功能不同,但相輔相成,能夠大幅提升專案的管理效率與成效。
只要告訴對方: "我覺得你缺乏同理心." 缺乏同理心的人會說: "我很有同理心啊." 具有同理心的人會問: "為什麼你覺得我缺乏同理心?"
消費者研究,可以了解以下: 瞭解消費者行為、能力、態度,了解消費者本身有哪些限制 確認消費者使用情境、需求,以期產品最終符合消費者期許的目標 讓設計決策能有依據,並非猜測或個人喜好,可以回朔研究結果 確認專案目標,以利後續評估產品成敗   研究消費者基本特徵,運用顧客標籤進行分眾  常
Thumbnail
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別人,評論一件事要出言有尺,也要唏噓有度。天下無完人,眼是一把尺,看人先看己;心是一杆秤,秤人也秤己,心中有德是慈悲;口中留情是善良。一個人的涵養來自肚量,來自寬容。一個人的修為是懂得包容,懂得尊重。目中有人才有路可走;心中有愛,才有事所為!
Thumbnail
當我們陷入困境時,其實最需要的是給自己一點溫柔和理解。就像是待朋友一樣,我們也需要對自己採取同樣的態度。這就是所謂的「同理自己」。 想像一下,你一整天都在辛苦工作,但最後卻因為一個小小的錯誤感到沮喪和挫折。這時候,別忘了給自己一些愛和理解。同理自己就像是一個溫柔的提醒,讓你停下來,接受自己的情感,
Thumbnail
身為一個生活輔導員,我需要陪伴個案, 對於(曾是)情感絕緣體的我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特別是當個案(與我)有著不成熟孩子的心智。 為此,我參加了任林教育基金會和Eport賦能港共同舉辦的 《陪伴青少年度過情緒沙塵暴》的線上講座。 當中我最衝擊的是下面這段影片。
Thumbnail
一個約國小中年級的女孩,手上拿了些東西,從我面前的斑馬線快步走過。 突然一個小罐子從他身上掉落,貌似白色塑膠杯瓶,三個像是蓋子的粉色塑膠,還有數十顆像藥丸般的白色錠狀物,如煙火般落地炸開來,散落在斑馬線上。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有時候覺得自己很奇怪。明明感覺到冷, 卻不穿外套。知道自己想要吃健康的蔬菜、水果,卻不去補充。 其實我並不是真的不在意自己,只是內心有一種很超脫的信念,覺得精神可以超越肉體,因此對於自己的感受,便不太去關注。久了以後,就會對自己心生怨恨,卻不自知。當一個人無法同理自己,生活中就會與類似的頻率共振。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YouTube演算法如何推薦不同社會階層影片,從享受上流社會生活的開箱到普通農民的日常,甚至到遊民的簡易生活。作者也深入討論了個人對於快樂與痛苦的主觀評價,並反思在職場上經歷的挑戰和痛苦的感受。文章強調每個人對痛苦的理解都是相對的,並呼籲大家在面對他人情緒時,給予理解和支持。
在現代專案管理中,工具的選擇與應用至關重要。兩個常見且有效的工具是同理心地圖和甘特圖。這兩者雖然功能不同,但相輔相成,能夠大幅提升專案的管理效率與成效。
只要告訴對方: "我覺得你缺乏同理心." 缺乏同理心的人會說: "我很有同理心啊." 具有同理心的人會問: "為什麼你覺得我缺乏同理心?"
消費者研究,可以了解以下: 瞭解消費者行為、能力、態度,了解消費者本身有哪些限制 確認消費者使用情境、需求,以期產品最終符合消費者期許的目標 讓設計決策能有依據,並非猜測或個人喜好,可以回朔研究結果 確認專案目標,以利後續評估產品成敗   研究消費者基本特徵,運用顧客標籤進行分眾  常
Thumbnail
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別人,評論一件事要出言有尺,也要唏噓有度。天下無完人,眼是一把尺,看人先看己;心是一杆秤,秤人也秤己,心中有德是慈悲;口中留情是善良。一個人的涵養來自肚量,來自寬容。一個人的修為是懂得包容,懂得尊重。目中有人才有路可走;心中有愛,才有事所為!
Thumbnail
當我們陷入困境時,其實最需要的是給自己一點溫柔和理解。就像是待朋友一樣,我們也需要對自己採取同樣的態度。這就是所謂的「同理自己」。 想像一下,你一整天都在辛苦工作,但最後卻因為一個小小的錯誤感到沮喪和挫折。這時候,別忘了給自己一些愛和理解。同理自己就像是一個溫柔的提醒,讓你停下來,接受自己的情感,
Thumbnail
身為一個生活輔導員,我需要陪伴個案, 對於(曾是)情感絕緣體的我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特別是當個案(與我)有著不成熟孩子的心智。 為此,我參加了任林教育基金會和Eport賦能港共同舉辦的 《陪伴青少年度過情緒沙塵暴》的線上講座。 當中我最衝擊的是下面這段影片。
Thumbnail
一個約國小中年級的女孩,手上拿了些東西,從我面前的斑馬線快步走過。 突然一個小罐子從他身上掉落,貌似白色塑膠杯瓶,三個像是蓋子的粉色塑膠,還有數十顆像藥丸般的白色錠狀物,如煙火般落地炸開來,散落在斑馬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