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書寫之於知識內化
當越是用個人體驗去重新連結或理解書本知識時,會相對理解作者在說什麼。也深刻理解何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卷路的意思,因為人靠著感知來理解世界,沒有真實體驗就很難真實理解知識,就像大部分女生很難理解當兵,男生很難理解月經。
在調用過去記憶時,沒有那麼容易,所以回憶時,能增加必要難度——讓大腦認為此記憶很重要,加上,大腦無法判斷想像與真實,當書寫回憶時,能夠透過賦予過去經驗新的敘事觀點。(猜測也能刺激神經突觸?
特別體驗是,學NLP有個複製卓越的技巧,在讀名人傳記時,該月把對方的話語反覆攝入,好像也是一種複製卓越的刻意練習,刻意的持續掌握卓越者的心理表徵,這或許是讀名人傳記能夠提高心性的原因。
2. 當書寫對他人的評論
我懷疑這也是有些書寫者不敢書寫的原因,因為我自己在提到關於他人評論時,在發出去的1-3天內,會內耗——天啊,對方會不會受傷,所以我都會去問別人,通常別人無法理解我的擔憂,我後來認為用股神巴菲特所說,誇獎要具體,批評要泛泛會更為適合。
評論他人獲得的收穫是,當我開始願意分類,區分事物後,我開始可以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也讓我發現,大腦說它在思考完全不可靠,要盡可能的書寫于紙上,可能下筆寫出的不是完整的思考,但就像《圖像思考的練習》平井孝志說的,當思考落到紙上,將能够從二維發展到多維。
3. 當書寫個人或他人經歷
不管是公開評論或公開寫經歷,我開始都覺得很怪異,因為感覺是把別人與自己放在風險之上,就像在路上隨便抓著路人講話。後來我就覺得算了,除去非常私人或機密的部分,書寫下來看看。
書寫下來後,有兩個感受,第一個,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看待事情的,有沒有地方需要調整,第二個,可以去回顧當下的情境,去整理當初發生的情境,把事件案例化,之後在碰到雷同的情形,可以按照一獲得的行動指南去行動。
4. 有錯字與奇怪斷句
因為我都是晚上時間趕著寫,寫完讀一遍就發文,發完有時候會發現,天啊,有錯字與奇怪斷句。後來在參加卡片變播客時,才要開口念,就發現超級不順,心裡默念與發聲念出不一樣呢——想把書寫的時間改為早上,以及寫完後念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