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雲
修行,可以很自在
沒有捷逕可以修證佛道,唯一的道路只有「捨」。修行不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煩惱。
我們先看這句話:「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無益苦行當遠離,如是行者可渡世。」
這句話的意思是: 「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不要令一切的眾生生煩惱。「無益苦行當遠離」,不要修無益的苦行。「如是行者可渡世」,像這樣子,才可以教化眾生。
修行,是為了解脫,而不是為了增加煩惱。很多人會在正當的修行上,自己附加了很多的雜染,執著了這不能做、那不行,結果讓自己愈陷愈深,反而無法自在。也讓眾生煩惱不斷,這都是「非法行」。
我們來看一下佛陀成道因緣:
釋迦牟尼佛在尼連禪河北岸的苦行林打坐,日食一麻一麥,苦行六年,關於日食一麻一麥,似為中國方面的說法,因為一入定是不可能常出來吃飯,一入定有時候是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好像不是日食一麻一麥,或只是以思考邏輯來寫這文章,後來想一想,日食一麻一麥是天天起來吃,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苦行不大吃飯,那倒是真的。後來瘦的皮包骨,雖證得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天,祂在別地方參訪數月,後來覺得外道所證也不對,就來到苦行林跟隨很多的行者修苦行,證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已經是世間禪定的有頂天、最高定了,壽命有八萬大劫、有五百卅七兆年,但還是覺得沒有脫離三界輪迴,祂認為不究竟,所以就離開苦行林。
祂在不遠處尼連禪河洗澡,很久沒有洗過澡了,現在尼連禪河的泥沙已經堆積的很高了,以前河床可能會比較深一點,尤其是冬季水位都不高,看起來像是一般的小河流一樣,當然河面還是很寬,卻看到河流上有沙洲。在離苦行林不遠的地方,住了一戶牧羊女的家,牧羊女供養祂羊奶加米煮的乳糜,養了六個月,以前我們中文讀到這一段,以為只吃一餐去打坐就開悟了,不是的!是養了六個月,從皮包骨養到如一般人的樣子,身體才開始恢復健康。
隨悉達多太子修行的五比丘,因悉達多太子吃了乳糜,認為他已破戒(婆羅門教戒律認為牛、羊就是暈食),因祂接受牧羊女供養米奶時,五比丘覺得祂破戒,就棄離祂而去。
此時康復的悉達多太子即渡過尼蓮禪河,依土地神提示,來到尼蓮禪河南岸伽耶城南約七公里處,該處有一棵數百尺高的畢缽羅樹(後稱菩提樹)目標很大,所以選擇此樹來禪修,悉達多太子即想選擇此樹之處來禪修,即向該樹走去。
有一割草人見悉達多太子很像修行人,即割了八束吉祥草(香茅草)供養他。
悉達多太子將此吉祥草鋪在樹下方後,便面向著東,背部倚著此樹坐下來,覺得太低不適。後來在吉祥草上又加一塊石板,當他坐下後即誓言,說:「不證菩提,不離此座。」悉達多太子在此座中,坐到第六天時,夜睹東方明星,不久即證悟菩提。嘗言:「眾生皆有佛性,只是妄想、執著耳。」
我們也有佛性,為什麼會在三界裡面輪迴?是因為起了妄想、執著為真,起了念以為是我,也就沒有辦法解脫。
佛陀首先到達波羅奈城找到了當時離他而去繼續苦行的五位大臣,起初他們約定,誰也不出來見佛陀,然而成佛後的釋迦牟尼福德莊嚴,一抵達鹿野苑時,五人不約而同出來迎接,佛陀告知已經覺悟成佛,並應邀為五人說法。停留在鹿野苑的三個月中,佛陀為他們三轉法輪,講授「四聖諦」法,其中憍陳如尊者聞法後,得到解脫,證得阿羅漢果。其餘四人也先後證果,這五人是佛陀最初度得的五比丘,也是佛最早的弟子。此次說法也是佛陀覺悟後首次向世人宣說覺悟的解脫法,佛教歷史上稱之為「初轉法輪」。最初的僧伽組織就在這時建立起來了。
佛陀在初轉四聖諦上說了幾次呢?三次!依據《雜阿含經·三七九·轉法輪經》:
「一時,佛住波羅奈鹿野苑中仙人住處。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聖諦智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維,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知已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垢,得法眼淨。
所以,第一次說了--示相轉:即「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佛為上根利智之人說四諦法,只須稍加提示,不必詳細解釋,上根者即能明瞭。
第二次說了--勸修轉:即「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佛為中根之人說四諦法,除了提示名相以外,更加以鼓勵、勸導,令其聞法修行。
第三次說了--作證轉:即「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下根之人對佛所說之四諦法,難能信解,佛就以自身為證,明所言非虛,使其破除疑慮。
諸佛說法,總不離四聖諦的範圍。四諦為佛教之基本教義,佛法中無論大乘、小乘,漸修、頓悟,或顯、密等法門,皆是以四諦為根本。
「諦」是真實不虛、真理之意。四聖諦亦稱四真諦或四諦法,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佛遺教經》云:「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四諦之理,真實不虛,依此四種真諦修行,就能斷除煩惱,成就聖道。
釋迦牟尼佛從初轉法輪度五比丘,一直到最後涅槃度須跋陀羅,都是講四諦的道理。
在慈濟當中所遵行的無量義經當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四聖諦的存在:
「善男子!我起樹王,詣波羅奈鹿野園中,為阿若拘鄰等五人轉四諦法輪時,亦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中間於此、及以處處,為諸比丘并眾菩薩辯演宣說十二因緣、六波羅蜜,亦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今復於此,演說大乘無量義經,亦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
「善男子!是故,初說、中說、今說,文辭是一,而義差異。義異故,眾生解異。解異故,得法、得果、得道亦異。」
「自我得道,初起說法,至于今日,演說大乘無量義經,未曾不說苦、空、無常、無我,非真、非假、非大、非小,本來不然,今亦不滅,一切無相,法相、法性不來不去,而眾生四相所遷。」
因為凡夫又有人相、又有我相、又有眾生相,壽者相那更不用提了。學佛法的人學來學去,也是有人相,也是有我相,也是有眾生相,也是有壽者相。因為這四相不能空,所以始終得不到自在,你想要自在,一定要掃三心,非四相。
一旦掃除了三心,非四相之後,也就是回歸到了「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修行不是「取」而是「捨」;不要以為「有」哪一個「修行可以得證」,所有可以得證的,都是透過單純的「捨」,捨到最後,破除無明暗的那一個瞬間,則是「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在修行的路上,不要撿一堆煩惱放在心上,好好檢視自己的內心生滅,把煩惱捨除,就是修行了。
修行四諦,不是要讓修行人「苦不完」;而是認識苦,而透過「放捨」而「滅苦」。所以,切記,不要把一大堆的苦行(尤其是修行人的通病:戒禁取見)拿來心理積壓者,那只是「無益苦行」;要學著把苦,消化掉、消融掉。
關於苦,有很多東西可以慢慢談的,也不是一定要「感到很難過」才叫做苦;在佛教當中的「苦」,即是「色、受、想、行、識」的總稱、代名詞。透過認識苦,我們才能夠知道如何捨去苦。關於這點,我們日後有緣再聊。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34453990687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