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北偶爾桃開箱指南》在2022年一共發表了10篇文章。本文將帶您回顧這十篇值得注目的報導,並送上各自的最新進展。短短幾個月期間,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已經有了不小的變化。
2022年1月10日
新北市正在快速布建YouBike2.0車站,截至2022年底已經達到1000座。圖片取自新北市政府交通局。
新北市在評估公共自行車YouBike 1.0後繼系統時,曾把無樁式的moovo列入考慮。然而經過完整評估,最後仍是有樁式的YouBike 2.0勝出,雙北之間也因此避免了一場公共自行車危機。本文帶您了解這段公共自行車系統的決策歷程。
2022年新北市持續建置YouBike 2.0站,截至年底已經突破1000站,除了既有的1.0站點,也覆蓋更多重要的轉乘節點。由於新北市的YouBike 1.0合約期程到2025年,可預期接下來3年會是1.0與2.0系統並存,由於兩者車輛不相容,對車輛調度會是一大考驗。除了雙北以外,隨著張善政入主桃園市政府,桃園市也將加速推動公共自行車升級,從既有的YouBike 1.0升級至YouBike 2.0,預計會在2023年下半年陸續啟用,但完全更新可能需要2~3年時間。
經過2022年,YouBike 2.0已經確定會是2020年代雙北與桃園共通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對於大眾運輸通勤、通學的最後一哩路應該有相當程度的幫助。
2022年1月26日
吉野家、すき家(SUKIYA)和松屋合稱「牛丼御三家」,是日本速食的代表。以快速、好吃、便宜共三大賣點,在泡沫經濟破滅後的日本大為流行,並陸續至臺灣展店。本文帶您了解牛丼御三家的共同點、不同點,並點出三個品牌在臺灣的機會與挑戰。
在撰寫本文的當下,臺灣吉野家有60家店,SUKIYA有58家店,松屋有4家店,合計122家店。時間來到2022年底,此時的臺灣吉野家有57家店(-3),SUKIYA有62家店(+4),松屋有5家店(+1),合計124家店(+2)。2022年5月起,臺灣真正面臨大規模的COVID-19疫情,在那之後生活陸續恢復正常,但外食習慣並沒有完全恢復疫情前的狀態,再加上全球通貨膨脹嚴重、日円大幅貶值,對牛丼御三家都是挑戰。另一方面,臺日國境解封,也讓「鄉愁」型消費不再有其必要。
經過2022年,SUKIYA正式超越吉野家,成為臺灣分店數最多的日本牛丼連鎖店。最晚進入臺灣市場的松屋是否能夠後來居上,將是2023年值得觀察的重點。
2022年2月13日0022年
DON DON DONKI忠孝新生店位於B1,須從1F進入。攝於2022年2月。
DON DON DONKI於2022年1月開出臺灣二號店‧忠孝新生店,與一號店‧西門店相隔不遠,仍然位在臺北市中心。本文帶您了解DON DON DONKI母公司‧泛太平洋國際控股公司(Pan Pacific International Holdings,PPIH)的簡史與海外擴張,並比較各國的DON DON DONKI現況。
本文提到PPIH暫時以「一年開一店、總共開六店」作為臺灣市場的短期目標,與東南亞各國相比顯得相當乏力。萬眾矚目的三號店在今年11月於高雄市長陳其邁的facebook官方帳號證實將落腳高雄,進駐大立百貨的地下一樓,面積約千坪,約是前兩家店的兩倍大,將導入臺灣首家PPIH自有品牌壽司店。而開幕的時程,將是還要很久的「2023年第四季」。
其實PPIH在2022年遭逢創業以來最嚴峻的成長鈍化,為了重新衝刺,於12月16日宣布以自有品牌「情熱價格」衍生新的吉祥物「Do情君」取代既有的「Don-pen」企鵝,沒想到短短幾小時就蔓延成堪稱今年企管界經典案例的炎上公關危機,逼的PPIH撤回決定。然而一系列的Do情君廣告都已經製作與播送,即使在撤回後,相關廣告仍有在臺灣的DON DON DONKI店內播放。風雨飄搖的PPIH能否維持海外積極擴張的經營策略,會是2023年的觀察重點。
2022年3月6日
每年元宵節前後舉辦的臺灣燈會,是臺灣規模最大的年度活動。本文介紹了臺灣燈會與臺北燈節的簡史,並提出臺灣燈會應固定在大眾運輸便利的地點舉辦,才能夠成為吸引外國觀光客的活動。
明(2023)年臺灣燈會睽違23年重回臺北市,舉辦地點並非1990年~2000年的固定場地‧中正紀念堂,而是採用了1997年臺北燈節的初代場地‧國父紀念館,並延伸到周邊地區。具體來說,「光展區」位於東區路邊,「源展區」位於松菸文創園區,「未來展區」位在信義計畫區,「中央展區」位在國父紀念館,「十二行政燈區」則散落在臺北市的12個行政區。這次的選址具有「復興東區」的意義,然而展區內最關鍵的大型地標‧臺北大巨蛋因為消防審查耗時遠超過預期、至今無法拿到使用執照,於是完全被屏除在這次燈節之外,參觀者只能從大巨蛋旁的人行道往來未來展區與中央展區,並且看著還沒啟用的地下道出口。
每日參觀人次數十萬、總參觀人次數百萬的臺灣燈會對臺北捷運公司來說,是近年最大的疏運挑戰。雖然與大巨蛋散場的性質不同,但無論是工作人員或參觀民眾,都可以好好體驗一下被擠爆的國父紀念館站了。
遲來的皮蛋豆腐: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開箱報告#16
2022年3月23日
北藝參觀迴路包含頂樓戶外觀景臺。攝於2022年9月。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位在捷運劍潭站西側,是繼兩廳院之後,臺北市最重要的表演藝術專用場地。本文介紹了北藝的由來、設計、特色、爭議,從都市發展的角度切入,分析耗費巨資建造一座這樣的硬體,對於臺北市的文化有怎樣的影響。
除了看表演以外,北藝另外規畫了收費導覽「參觀迴路」,參觀者能夠帶著導覽手機,從專屬動線探索這棟特殊設計的建築。筆者實際體驗後,發現參觀迴路的導覽內容著重在「表演藝術」而非北流本身,但重要的看點還是參觀動線上的開放式設計,尤其球劇場的球體夾層,是整條參觀迴路最精彩的部分。
北藝和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北流)一樣生不逢時,啟用於COVID-19還在大流行的年代。2022年是omicron變異株大規模流行的一年,嚴重影響了前三季的各種實體活動,而國境也到第四季才正式開放,對於需要事先安排場地的表演節目來說,北藝幾乎是2023年才是能夠列入考慮的場地。試營運期間,北藝大劇場座位過於狹窄、座椅品質不佳的消息,也讓後續的利用率堪憂。期盼2023年的北藝能夠成為更多觀眾入場的表演場地!
2022年4月24日
文山森林公園內超級顯眼的天空步道。攝於2022年4月。
文山森林公園是臺北市2022年新闢開放的公園之一,位在蟾蜍山南麓,前身是公墓。本文從文山森林公園的歷史講起,介紹了公園裡那座日本時代石碑的來歷,也鉅細靡遺的介紹了公園的每一個分區特色及看點。當中趣味彩之丘全長46公尺的滑石滑梯,是文山森林公園的最大亮點。
臺北市的平地幾乎早就開發殆盡,除了少數重劃區,幾乎不會有新的公園誕生。然而既有公園的遊具更新,在2014~2022年的柯文哲市府時期也有不少進度。這個時代的關鍵字是「共融式遊具」,理念是讓所有兒童都能樂在其中,比起傳統遊具,也考慮了各種身心障礙者的需求。除了公園,國小校園內的遊具更新也都朝這個方向改造。不管你身在臺北市的哪一個行政區,只要稍微注意附近更新遊具的公園,應該都能感受到與傳統遊具的不同。雖然臺北市正面臨嚴重的年輕人口外移與少子高齡化,但臺北市在行人空間和都市人均綠地面積仍是全臺首屈一指。期待2023年能看到不一樣的新氣象。
2022年10月9日
即將長出台北雙子星的機捷A1站。攝於2022年10月。
以台北車站為核心的西區門戶計畫,是柯文哲市府的兩大計畫之一。本文完整盤點柯文哲市府卸任當下,西區門戶計畫已經實質完工啟用的部分,並且列出了興建中或計畫中的五大都更案,分別是台北雙子星、市議會舊址都更、臺北郵局都更、臺鐵E1/E2都更及西寧大樓都更。這些計畫的執行期程,預期將超過新任市長蔣萬安連任期滿的2030年以後。
本文發表以來,西區門戶計畫最重要的里程碑就是台北雙子星於11月11日動工,預計在2027年完工。得標開發的藍天電腦‧宏匯集團是在2019年與臺北市政府簽約,短短3年能夠走到開工,真的非常不容易。要知道前面有整整12年的時間,台北雙子星都處在難產的狀態。
西區門戶計畫絕對會是臺北市政府持續推動的計畫,雙北偶爾桃都會開箱也將持續為讀者更新其中的最新進展,期待2023年有更多看的見的變化。
2022年10月10日
以南港車站為核心的東區門戶計畫,是比前文西區門戶計畫更具野心的臺北新都心計畫。本文完整介紹了東區門戶計畫內的八大項目,分別是交通轉運樞紐、國家生技產業廊帶、流行音樂及文創產業、軟體及會展產業、整體跨區重劃及都市更新、社會住宅社區、公共環境、南港區全區通盤檢討。實際走一趟南港,就能夠感受到東區門戶計畫帶來的改變。
本文發表以來,東區門戶計畫最重要的里程碑就是「南港之心」公辦都更案於10月27日取得建照,現正進入總額超過新臺幣200億元的聯貸程序,預計在2029年完工。南港之心集公路轉運站、會展中心、商場、商辦與住宅於一身,將是補完南港車站機能最後也最重要的一塊拼圖,也可說是整個東區門戶計畫的縮影。
東區門戶計畫絕對也是臺北市政府持續推動的計畫,而且有更多建案在2023年邁向收尾期,雙北偶爾桃都會開箱也將持續為讀者更新其中的最新進展,期待2023年就能順利開箱。
2022年10月16日
從淡水看淡水河與觀音山夜景。攝於2022年10月。
淡海新市鎮是新北市的三大重劃區之一,長年以來都因為聯外交通不便,實際入住人數不如都市計畫預期。本文分析隨著淡海輕軌通車、淡江大橋興建、淡北道路推動,淡海新市鎮的聯外交通將大幅改善,比較可惜的是淡江大橋與淡北道路都是公路系統,能提供的大眾運輸量能有限,行車時間相較私人運具也不具競爭力,因此另外提出了改善捷運淡水線的可能作法。
本文發表以來,淡海新市鎮聯外交通最重要的里程碑就是「淡北道路開標」,時程是從2022年12月26日到2023年2月9日,預算近45億元,工期約60個月(5年),希望能在2028年通車。今(2022)年因為通貨膨脹嚴重,多項大型政府標案都多次流標,包含臺中巨蛋、臺北捷運環狀線南北環段、高雄捷運黃線都有這個問題,淡北道路很可能也會面對相同窘境。
展望2023年,無論是淡海輕軌藍海線二期、淡江大橋或淡北道路,都還不會進入通車啟用階段,附近居民比較有感的會是淡江大橋的主橋塔成形,距離通車也更進一步,本專題也將持續追蹤。
2022年10月24日
從三峽鳶尾山看三鶯線大漢溪橋與新北市立美術館工地。攝於2022年10月。
北大特區是新北市的三大重劃區之一,聯外交通主要依賴國道三號,通勤時段都有嚴重的塞車問題。本文介紹即將在明(2023)年完工的三鶯線,分析三鶯線對北到特區聯外交通改善的程度,很可能不像「捷運」兩字看起來這麼樂觀。其中頂埔站的轉乘與捷運土城線的尖峰班距,都是列入考慮的重要因素。
本文發表以來,三鶯線與北大特區分別有一項重要的新進展。三鶯線方面,延伸桃園八德的延伸線環評於2022年12月21日初審未過,必須補正再審。三鶯線延伸八德的意義是與桃園運綠線互相轉乘成為繼臺鐵縱貫線、台灣高鐵、桃園機場捷運線後,第三條連接新北市與桃園市的軌道交通。然而比起前三者,從桃園捷運綠線經三鶯線至臺北捷運板南土城線需要轉乘兩次,並不方便。通車後的實際使用人次值得觀察。北大特區方面,「北大特區2.0」的麥仔園地區都市計畫草案於2022年12月16日開始公開徵求意見30日,並於28日舉辦地方座談會,代表距離實質開發又更進一步。本文有介紹到20世紀規畫的北大特區缺乏大眾運輸導向的思維,但21世紀規畫的麥仔園地區都市計畫就是以三鶯線捷運站為核心,未來更容易建構出以軌道為主要聯外交通的新市鎮。
展望2023年,三環六線就以三鶯線的完工最令人期待,希望三鶯線的收尾工程、初勘、履勘都能順利,讓新北市的大眾運輸利用率再次上升到下一個階段。
充滿期待的2023年
展望2023年,又有許多新的地點、路線即將開箱。臺北市的重頭戲絕對是臺北大巨蛋。橫跨柯文哲市府整整8年還是無法完工啟用的大巨蛋,很有可能在2023年正式啟用,比較可能的期程落在Q3~Q4,而且並不是園區完全體的狀態,大部分商場應該會到2024年才開幕。無論如何,「在大巨蛋看棒球賽」這個喊了30年的口號,在2023年有望實現。另外,東區門戶計畫範圍的南港LaLaport也有望在2023年開幕,成為三井集團在臺北市的第一座大型商場,也是雙北的第二座。比起林口的Outlet Park,LaLaport將以正價品決勝負、搶的是「打發時間」的商機,表現值得觀察。新北市方面,農曆年前就可望有安坑輕軌試營運,成為三環六線中最新通車的路線;同樣位在新店區的裕隆城商場也有望在2023年開幕,總樓地板面積超過板橋大遠百,將成為新店最大的購物中心。此外,位在鶯歌的新北市立美術館也將完工開幕,成為重要的藝術新據點。桃園市方面,機場捷運A22老街溪站將在7月通車啟用,成為機場捷運睽違6年的延伸,正式進入中壢市區。由此可知2023年在雙北與桃園,確實會變得非常不一樣。期待這張清單能一一順利開箱!
(本文完)
感謝閱讀,希望你喜歡、甚至有所收穫。 歡迎追蹤帳號、以及訂閱我們的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