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在你我的心中,都共同住著一頭野獸,我們有時在尋找它,但有時卻被它追捕,它的名字叫《厄蘇利納》。」──Troy(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會員)
到底誰是厄蘇利納?這問題應該是閱讀《那年雪深幾呎》與《厄蘇利納》時,除了命案謎團之外,最令人揮之不去的一片濃霧。明知道社會犯罪小說不會忽地出現一頭真正的野獸,但在故事行進中實在霧裡看花,完全猜不出誰才是命案最有可能的兇手🤔 尤其《厄蘇利納》,儘管小說多次出現關於這頭野獸的描述,關於野獸的真相卻一直到書尾才緩緩現身,然後帶出另一樁悲劇⋯看到最後超心酸🥺🥺
《厄蘇利納》為《那年雪深幾呎》的前傳,講述的是榭爾比母親蕾貝卡‧科爾德(Rebecca Colder)的遭遇
★
《厄蘇利納》雖然是榭爾比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但以故事時間軸來說其實是《那年雪深幾呎》的前傳,講述的是榭爾比母親蕾貝卡‧科爾德(Rebecca Colder)的遭遇,並同時解開女警榭爾比的身世之謎。看書的時候,覺得腦子好忙,要一邊猜誰是厄蘇利納,又要一邊猜誰是榭爾比的生父🤣 但如果期待有母女相認或大和解戲碼的讀者可能要失望了。
全書以蕾貝卡的視角出發,用書信方式向榭爾比娓娓道來自己身為礦業小鎮黑狼郡(Black Wolf County)的副警長在處理鎮上大律師戈登·布林克的命案時所遭遇的一切。命案現場除了戈登破碎的屍體像是被野獸的抓子掃過之外,最懸疑的就是以戈登的血留下的訊息:我是厄蘇利納
深信自己小時候曾在露營林地裡見過厄蘇利納本尊的蕾貝卡,就像上鉤的魚,被這個訊息捲進命案的漩渦中,帶著讀者一步步追尋厄蘇利納,殊不知在探查命案的過程中也悄然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
身為小鎮上唯一一名女性副警長,蕾貝卡一樣要面對七○年代(蕾貝卡自述時間為1984 - 榭爾比出生前一年,比《那年雪深幾呎》的時間軸約早20年)的性別不平等。無論公私領域,工作與婚姻,蕾貝卡的遭遇簡直糟透了,不管是職場上的性別歧視與霸凌、職場性騷擾還是遭受家暴到垂死的地步 — 在這層含義上,小鎮上的男子們大概才是怪獸厄蘇利納吧😤😤😤
然而,備受壓迫與排擠的蕾貝卡就像他的父親為了安撫她的喪母之痛而寫的詩一樣勇敢無畏:
蕾貝卡‧科爾德,蕾貝卡‧科爾德
她比以前堅強一點
她比以前大膽一點
蕾貝卡‧科爾德,蕾貝卡‧科爾德
這個世界無法阻止她
這個世界無法壓制她
➽「但我沒辭職。我哪裡也不去。我低頭承受,不發一語。在我內心深處,我還是蕾貝卡‧科爾德。比以前堅強一點,比以前大膽一點。」
作者筆下的女性角色幾乎都是如出一輒的被命運越挫越勇。
★
小說最令我讚嘆的依然是作者布萊恩.弗利曼細膩的文筆,若是沒特別提及作者性別的話,我真的會以為這本小說出自女性作家之手。以蕾貝卡的視角所呈現出的各個角色的遭遇與心理轉折都呈現一個辭藻華美風。尤其書尾蕾貝卡吐出真相的段落,文字優美到頓時忘記自己在看懸疑小說!
讀過《那年雪深幾呎》之後,我又補齊了作者前期的作品《霧中的蕾雪兒》與《崩壞之家》(《無限人生》排隊中),目前最愛還是《那年雪深幾呎》!!!
如果沒看過《那年雪深幾呎》的讀者想先看《厄蘇利納》,也是完全不違和的,兩本小說的故事其實各自獨立,也許先讀了《厄蘇利納》後再讀《那年雪深幾呎》會更容易進入布萊恩的懸疑小鎮日常!
➽「當我告訴妳剩餘的故事時,妳必須記住的是⋯⋯
厄蘇利納真實存在。」
✿ 布萊恩.弗里曼(Brian Freeman)|圖片來源:https://reurl.cc/rZzyXb ✿
▶ ▸ ►【延伸閱讀】◀ ◂ ◄
✿ 博客來《那年雪深幾呎 + 厄蘇利納》系列套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