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可可夜總會》是皮克斯在2017推出的動畫,由《玩具總動員》系列導演Lee Unkrich 、Adrian Molina聯合執導,全新原創故事。以熱鬧的墨西哥節慶亡靈節為故事背景,描繪出了燦爛有趣的亡者世界,不帶有任何的恐懼色彩,只有對亡者的愛和敬意。
本片榮獲第75屆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最佳歌曲。
劇情摘要
《可可夜總會》故事描述小男孩Miguel生在一個墨西哥製鞋家族Riveras,他對音樂和吉他十分有興趣,夢想有天能和最有名的巨星一樣發光發亮,只可惜家族有個代代相傳的禁忌,就是家族成員禁止一切與音樂有關的人事物,他的夢想遭到家人反對。直到有天他誤闖「亡靈世界」,Miguel變成了只能被亡靈看見的「活死人」,他必須在亡靈節結束前找到在亡靈世界的祖先家人,才能回到活人的世界。透過Miguel的冒險故事,發現他的家庭有段不為人知的過去。
這場冒險之旅,不僅顛覆了Miguel的世界,也讓他對音樂的熱情和家族的堅持有了一次和解。
《可可夜總會》以亡靈節作為背景架構,用劇情來表現亡靈節的核心概念,完美貼合亡靈節的精髓。
什麼是亡靈節?
亡靈節是早在15世紀的阿茲特克帝國就有的傳統,當時居住在墨西哥中部谷地的原住民們,習慣在玉米成熟的秋天,以長期的慶典活動祭奠亡靈;16世紀,西班牙征服了這塊區域,天主教的節日隨之傳入,如:「諸聖節(11月1日 All Saints' Day)」與「萬靈節(11月2日 All Souls' Day)」。這兩個節日混和了原民的傳統,融合而成我們所知為期兩天的「墨西哥亡靈節(西班牙語 Día de los Muertos,意為 Day of the Dead)」。
亡靈節,是認為靈魂不滅的墨西哥人,迎接已故親友回家團聚的日子。一年一度的大事,必須熱烈狂歡、歌頌死亡。像是打扮成骷髏的樣子遊街,或是在供桌上擺放逝者的照片、亡靈麵包、萬壽菊等,點上蠟燭作為指引回來的路,甚至跑到墓園彈吉他唱歌……,都是獨具特色的慶祝方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2008年將亡靈節列入在人類無形文化資產清單中。
劇中的萬壽菊花瓣、家族靈壇、紙雕、骷髏…這些背景,都很貼切的彰顯出亡靈節特色。亡靈節真正的意義在於:死去的人依然活在群體的記憶和精神當中。因此亡靈節雖然與中元節、盂蘭盆節類似,有著亡靈回到人間的概念。但比起追憶死者,亡靈節更注重於生的意義。
在墨西哥,人們對於「死亡」是非常樂觀的,他們認為人的「死亡」是個全新的開始,而不是生命的結束,是對於死亡的釋懷,也是對於生命的致敬。
電影中所建構的死亡世界,如同亡靈節的歡樂氛圍,色彩繽紛溫馨。在電影中出現亡者走上的橋由萬壽菊所組成,一條如夢似幻的美麗長橋,據說萬壽菊是象徵著太陽光芒,將會指引亡者到達正確的道路上,栩栩如生地表達電影的背景意象。
觀影筆記
《可可夜總會》中亡靈世界是依靠記憶在運作,人生走到盡頭並不是真正的死亡,被遺忘才是死亡的終點。
劇中小男孩Miguel一開始覺得家族是個羈絆,是個詛咒,在祖先的供桌前說:「我不在乎我死後會不會有人記得我,我的照片會不會擺在供桌上。」不願成為自己作為家族的一份子。
坦白說,第一次看到這片段時,並不覺得有什麼,祖先們我真的不完全認識,更遑論與他們相處過,家庭、家人對我而言,感覺羈絆的時候多於甜蜜,所以並不覺得死後沒人記得,照片不在供桌上是件很悲慘的事(我並非達對亡靈節文化的不敬,或是抹滅祖先與家人的重要性,只是單純陳述感覺)。
幾年後再看這部電影時,我想思索的是:「什麼是真正的離開和消逝?什麼是真正的流傳和記得?」
對於關係,我淡漠的時候居多,一直到外甥出生,才開始有付出『愛』的感覺,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自己付出,還有外甥回應給我的『愛』;有一天這個孩子會走出去體驗自己的生命,經過時間推移,我會衰老死亡,而在他和我之間連結的,除了記憶,還有『愛』。
突然有些明白,或許我不會記得好幾代前的祖先,也不可能看見很多在我之後的後代,但是透過每一代與每一代之間連結的『愛』,如此感受到祖先們的支持與世代間的傳承。真正的流傳和記得,是『愛』;真正的離開和消逝,是家族的創傷,與『愛』分離。
在《可可夜總會》中,Miguel曾曾祖母被音樂家的曾曾祖父拋棄,代表了一個心碎的故事,導致不被家族接受的曾曾祖父快要被親人遺忘,將沒有人會記得他,而這個創傷的傷痛讓家族不知道怎麼處理,家族成員選擇逃避、否認,甚至禁止,這個事件讓家族停滯在過去。但事件沒有真正獲得解決,反而成為日後每位家人心中的陰影。
Miguel承襲了曾曾祖父的音樂才能與勇氣,踏出與家人抗爭的旅程後,促使家人面對家族的創傷,開啟了與傷痛和解的機會。電影中最後不再歌唱的曾曾祖母與曾曾祖父,再次於舞台上合作,象徵關係的修復,與過往的和解。當Miguel對CoCo唱出曾曾祖父寫給她的歌曲「Remember me」時,為家族找回了遺失的音樂,修補了缺了一角的照片,療育家族的裂痕與不圓滿。
《可可夜總會》將「死亡」作為此片的核心,很少有一部動畫片能如此正視「死亡」的議題。即使片中內容與「死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並未呈現消極及寡歡的氣氛,從開頭透過亡靈節特有的剪紙,片中出現的骷髏、蠟燭、萬壽菊…等等串聯整部電影,我很喜歡電影中鮮豔的色調,許多幕選用藍紫色系搭上明亮的橘黃,與清明節的風格迥異。
透過《可可夜總會》可以觀察並思索:我們是否因為過往成長經歷,而對孩子多所控制?Miguel不放棄「夢想」的精神,能否觸動已經成人的我們,重新找回內心的勇氣?在「夢想」的衝撞過程中,無法理解家人的孩子,能否重新探尋『愛』與「家庭」的關係?
也許現實的世界,並無法像電影中有個大家皆圓滿的結局,願我們都能朝著從有條件的控制到無條件的『愛』前進,如同電影中曾曾祖母說:「你有我的祝福,沒有條件」,而這是最美、最動人的答案。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讚/愛心,或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如有任何想法,也請留言讓我知道,謝謝你/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