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會運用框架或工具,幫助自己獲得更好的成果嗎?要如何避免自己被盲點或迷思影響,做出不智的決定呢?
《聰明思考》顧名思義是一本要告訴讀者如何聰明的想事情,不要被迷思或不正確的認知誤導的好書。作者李查尼茲比是一位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的範疇以社會認知,文化與社會階級差異等課題為主。
之所以身為心理學家的李查尼茲比會寫出
《聰明思考》這本書,是因為他發現,他在課堂上會教學生不同的思考方法,這些方法也的確影響了學生日後在生活裡能夠做出較好的判斷。但一般人在沒有接受專業訓練的情境下,生活裡面臨種種問題時可能會有迷思、有局限。所以他把這些思考時可以運用的規則和觀念,依照「教得會」「用得上」的原則納進這本書裡,如果用一個大家生活裡有的概念來比喻,就是要幫讀者們做一次「腦子裡有關思考的作業系統升級」。
不同民族受文化脈絡影響,觀察與認知大不同
他有一個很有名的研究是:比較西方人與亞洲人的思考模式是否有根本性的差異。他設計了一個實驗:讓一群美國學生與一群中國學生看一組影像,每張影像只出現幾秒鐘,內容非常多元,有天上的飛機、森林裡的老虎、路上的車輛等等。
他好奇美國學生與中國學生會如何觀察與描述自己看到的影像,他們會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嗎?會看到同樣的東西嗎?舉例來說,如果地上有蛇,美國學生或中國學生都會注意到嗎?
實驗的結果,兩組學生的不同之處很明顯,美國學生會專注於圖片裡的主體物件上,例如圖片裡的飛機、老虎和車子等,幾乎沒有細看背景。但是,中國學生會花了比較多時間觀察整張圖,然後才專注在主體物件上,他們會看到路旁背景的沙地,看到飛機後的陽光,山脈,雲朵,看到老虎後面的地上有一條蛇,這些都是美國學生沒有注意到的。
李查尼茲比後續還針對不同人做了類似的實驗,在《聰明思考》書裡有提到另一個實驗:讓美國人和日本人分別都看同一段以水族箱為主的20秒影片,裡面有三條大魚、三株水草和小石子鋪底,以及幾個貝殼。
同樣的,當美國人描述他看到什麼時,會集中描述水裡的三條大魚的顏色、特徵,但是問日本人的時候,他會描述小石子、貝殼、水草構成的環境,還有三條魚。
李查尼茲比藉由這些研究歸納出:東方人與西方人在觀看與解讀這個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所以在做決策時,東方人會更重視整體的情境與脈絡,但是西方人則會比較專注在個體自身的想法與個性。李查尼茲比進一步藉由這個實驗也提醒讀者:我們的思考結果往往也會受到「有沒有看到」「有沒有認知到」的影響而不免有所疏漏,我們以為自己想得很周全,但其實是不完整、有盲點的。
《聰明思考》號稱書裡包涵100多種思考推論工具,本文只能挑一些我認為蠻值得思考、運用的觀念為大家做介紹。
當心「框架效應」左右你的判斷
第一個要談的是「框架效應」,簡單說,框架就是人們在判斷、理解一件事時依靠的思考方式,就像是對一件事「描述的方式、描述的順序」就算是一種框架,對一件事的說法或順序不同,會讓聽的人做出不同的判斷。
舉一個不是書裡面的例子,在清朝末年太平天國動亂的時候,曾國藩率領湘軍打太平天國,但是屢次都失敗吃敗仗,他在上書跟朝廷報告時,原本用了「屢戰屢敗」的說法,感覺應該會被咎責,但是有人建議他把寫法改成「屢敗屢戰」,順序不同整個感覺也就完全不一樣了,反而是一種很勇敢、很有毅力,值得讚許的行為。
還有就像假如說「這種肉製品裡含75% 的瘦肉」,聽起來就會比「這種肉製品含有25% 的脂肪」健康的多,但其實是同一種產品。或者像是社群平台對上面的假消息不做控管,政府會說那是「平台監管不力」,但是平台也許會主張那是「對使用者言論自由保持尊重」,所以在聽到某種說法時,我們可以試著拆解它背後用的是什麼框架,避免自己的判斷受影響,對於減少犯錯是蠻重要的。
別讓自己受情境影響,做出平常不會做的事
你也許認為人的行為完全由自己的意願主導,真的是這樣嗎?書裡引用了一個實驗:聖經裡有個章節是「好心助人的撒瑪利亞人」,描述一個猶太人被強盜打劫,受了重傷。躺在路邊。受人尊敬的祭司路過見到但不聞不問。反而一個一般來說普遍和猶太人不合的撒馬利亞人路過卻好心照顧他。這個故事想要表達的是要評斷一個人不是從身份,而應該根據他的心態與行為,有善心的人自然會做出善舉。
但實驗者把神學院的學生分成兩組,分別以一次一位的方式,請他們去校園另一頭的教室講道,主題就是「好心的撒瑪利亞人」,但是跟A組的學生說時間還很充裕,卻跟B組的學生說時間有點趕,快遲到了。然後在校園的中間安排一個假扮很虛弱,一直咳嗽、呻吟的男人坐在路邊,也就是故意重現「好心的撒瑪利亞人」的場景,想看看這些學生經過看到會怎麼反應。
雖然他們是神學院的學生,還特別被提示要去講「好心的撒瑪利亞人」,但是認為「自己快遲到了的」學生,只有10% 會停下來幫忙,甚至還有學生直接跨過那個人趕路。但是覺得「時間還很充裕」的學生,則有超過2/3的人會停下來幫忙照顧那個人,證明了「快遲到了」的情境,對行為的影響力遠遠超過意願和能力。
這個例子要提醒我們:情境是影響人們行為的重要因素,勝過個性、意願與能力,多留意自己所處的情境,避免自己的行為受到情境影響而不自覺。在評判別人的行為時,也別忘了從情境因素來對他作出相對較正確的評價。
留意「認知失調」效應,不自覺把行為合理化
另外,你覺得一定是「先有信念、想法,才會產生行為」對嗎?不過有時候可能會是相反的喔,行為反而會幫我們形成信念。這是因為人類的意識會避免自己產生信念與行為不同調,導致「認知失調」的情況,所以如果行為發生之後,人類就會建立配合這項行為的信念,讓自己的行為合理化。
在這裡用一個例子「富蘭克林效應」來說明--富蘭克林曾經有一位政敵,常常公開批評他,不過富蘭克林卻寫了一封信給這位政敵,提出了一個要求「聽說您家有一本絕版書,非常稀有,想跟您借來看個一星期」。政敵為了顯示自己很大方,就答應把書借給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讀完也如約將書送還,還寫了一封感謝信很誠懇的致謝。沒想到,從此之後,這位政敵就不再處處作對,還屢次稱讚富蘭克林,後來兩人還成為好友。
富蘭克林把這段經歷歸結為:「相較於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會更願意再幫你一次。」原因就是人類會讓自己的認知與行為趨於一致,政敵既然因為借書表現出善意的行動,之後就會設法讓自己的認知與行動相符,也就是對富蘭克林產生好感。換句話說,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而是藉由向對方求助,讓他們來幫助你。
這種「避免認知失調,由行為改變想法」的方法除了用在別人身上之外,對自己也是有用的。例如想和某個不對盤的同事好好相處,先讓自己對他做出友善的舉動,慢慢的就會覺得自己蠻喜歡對方了。
別讓「沈沒成本」與「損失趨避」左右你的選擇
除了自己的判斷與想法之外,常常我們要做出決定會需要根據外部的條件,例如要評估「成本」。在《聰明思考》裡也特別針對常見對於「成本」的迷思做了些提醒。
首先,要注意的是「沈沒成本」,指的是做決定時不要執著於過去,要理性的著眼未來。書裡舉了一個例子:假如你之前買了一張NBA球賽的票,票價3,000元,比賽時間是今晚,必須要開車一小時到對方的主場看球。但是今天早上你聽廣播得知你最想看的球員今晚不會上場,而且外面開始下雪了,那你該照原定計畫去看比賽,還是就待在家看轉播,省掉在雪中開車來回的辛苦呢?你會怎麼決定呢?
《聰明思考》建議你可以用「假如我還沒買票,但有人要送我票」的方式問自己會怎麼做:如果你會跟對方說「好極了,我現在馬上去跟你拿票,太感謝了!」,那你今晚就應該依照原計畫去。但如果你的回答會是「因為我最喜歡的球員今晚不上場,而且還會下雪,我還是不去了,你轉送別人吧」的話,雖然事實上票是你自己買的,錢已經付了,但是你應該把它當作「沈沒成本」,因為就算去看你也得不到你期待的享受,還不如在家算了。
有時候,另一種迷思會跟「沈沒成本」一起產生加乘作用,就是「損失趨避」,意思是人們對於「失去某樣東西」所帶來的難受感,至少會是「得到那樣東西」的喜悅感的兩倍或更多。
有一個經常在課堂上進行的實驗是:班上有一半學生會拿到一個有校徽logo的馬克杯,然後分別問沒拿到馬克杯的人「你會想出多少錢獲得這個馬克杯?」,以及問拿到馬克杯的人「給你多少錢,你才肯把馬克杯讓給沒拿到的人?」進行過相當多次這個實驗後,通常「願意放棄馬克杯的金額」大致是「想要為馬克杯付出的金額」的兩倍,表示人們很不願意放棄已經擁有的事物。
所以如果運用這個心理,如果你想促銷一項商品,你可以先發給你的目標客群「用在這項商品上的實體現金券」500元,效果會比「購買時幫你折價500元」的效果好,因為當人們拿到現金券之後,心態上會不想因為沒有去使用而浪費了,促使他去購買。
選擇越多越好?當心決策癱瘓
另一項我們在做決定時常常會在意的外部因素就是「有多少選項」,從直覺來說好像選項越多越好,但真的是這樣嗎?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攤子上擺出各式各樣的果醬,但是其中一次是一口氣擺出24種口味,另一次則只有擺出6種口味,想觀察選項的多與少,會造成怎樣的影響:結果如下
擺出24種果醬時,有60%的路過客會試吃,但其中只有3%會購買,佔路過客人數的1.8%。但擺出6種果醬時,只有40%的路過客會試吃,相較起來好像是吃的人比較少,但其中卻有30%會購買,佔路過客人數的12%,反而比提供選擇多時,在銷售效果上好很多,證明「選擇越多越吸引人」的觀念事實上並非如此。
我想大家現在常會聽到有人說「啊,我有選擇困難症」,這其實是一種共通的心理狀態:越多選擇,越怕選錯,越難選。所以如果你是商家,記得不要提供過多選擇反而適得其反。如果你想逼自己盡快做決定行動,也千萬不要給自己太多可行方案,以免自己卡住。
總結一下:影響我們做出正確思考的原因,常常都是我們自己不自覺形成的既定思考模式,我們常常覺得「不假思索、理所當然」的思維,也許背後大有問題,所以要經常幫自己的思考進行「作業系統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