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它」,人資專家教你如何選擇工作與發展個人職涯--《布局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在提供「大叔出租-個人化諮詢」時,大多數來找我的人談的都跟自身職涯有關。最常聽到的問題類型就是:「如何在工作上獲得成就?」「該怎麼成功轉職呢?」「面對不同的職務、機會,該怎麼選擇?」,的確大多數人在一生之中,花在工作的時間比起與心愛的人相處或是睡眠的時間都還長,可以算是影響我們生活最深遠的活動,也是許多人常會疑惑自己是否已做出最佳決定的大哉問。
寓言《愛麗絲夢遊奇境》裡,愛麗絲問貓:「請告訴我,我應該走哪條路呢?」貓回答:「這要看你想去什麼地方。」愛麗絲接著說:「去哪兒我都無所謂。」貓就說了:「那麼,你走哪一條路都可以。」,如果沒有先思考自己在職涯中理想達到的目的,怎麼選都好像對,但也可能不是真正的答案,而這也正是大多數人會犯的錯。2012年,康乃爾大學針對1,500位老人做調查,問他們「人生中感到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其中絕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對自己所選擇的工作感到後悔,這項研究結果表示職涯選擇真的不是個容易作答的問題。
通常我們都會從觀摩業界的名人,或詢問其他人的意見來獲得有關職涯的建議,感覺這些經驗談會有一定程度的參考價值。不過仔細想想,從中能獲得的不過也就是根據那個人的經驗與偏好所做出的選擇建議,對我們來說未必照著做就會有好的結果。
《布局思維》作者楊琮熙老師本身有十多年人力資源管理的經驗,加上同時具有多項個人能力發展的專業資格,因此書中兼具「企業」「管理學」「能力開發」「個人成長」等多重觀點,以全面性的角度來談職涯選擇及發展,是一本能夠帶給職場工作者實用指引的好書。

怎樣做職涯選擇?如何讓工作越換越好?

也許你曾經有這樣的想法「目前的工作待遇普通又辛苦,真想換個更理想的工作」。但當要投履歷時,又會擔心自己缺乏強項或成就,真的可以找到符合自己期望的工作嗎?
一般人都不免想要一次就找到最完美、最理想的工作,所以會覺得很困難,但比較合理的期望是:把轉職當成是逐步提升自己市場價值的手段,一步一步達到自己的期望。想辦法在換工作的過程裡使自己能力更加強化、發揮自己的優勢。在《布局思維》書中的第一部與第二部,分別就「如何設計自己的職涯策略與路徑」以及「如何在職場展現自己、發揮能力、累積籌碼」「什麼時候該把握機會進階」提出了許多實用的建議,是職場工作者可依循的教戰手冊。
在這裡用我自己的職場經歷來當個註腳:我在剛出社會的時候,學歷只是五專肄業生,沒有什麼背景或人脈,第一份工作的薪水也很普通,是在出版社擔任編輯。但是在25年的上班族生涯裡,我換了9家公司,歷練了不同的工作,最後一份工作的年薪我算過,是我第一份工作年薪的13.2倍。這大概就是藉由轉職逐步提升自己能力與價值的實際例子。

不只工作要越換越好,自身也要持續版本升級

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81歲,但是企業的平均壽命卻反而越來越短了。以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的500家企業為例:其企業平均壽命從1960年代的60年,到現在已經縮短為不到20年。所以期望自己可以「在一家公司安穩地從一而終」已經越來越難,未來,變得難以預測以及充滿變化。
《布局思維》書中的第三部分,重點回到我們自身,必須懂得自我成長的學習技術,從中獲得新的機會,嘗試建立以下的心態與資源:
  1. 專家心態與能力:鍛鍊自己的專業,展現能力、提供價值,獲得認同。
  2. 好奇:打開視野,關心不同領域的事物,就有可能增加事業上的機會。
  3. 堅持:雖然多方嘗試,但在碰到挫折時也要稍微堅持一段時間,才可能碰到好的機遇。
  4. 彈性:如果情況出現變化,要能夠因應而作出調整,不妨把它看成是讓自己成長的機會正面看待。
  5. 導師與夥伴:找到值得自己仿效、學習的role model,開展可以共事、協作的人脈關係。
彼得杜拉克曾說「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創造它」,在葛雷伯的《反脆弱》書中也告訴我們,嘗試透過預測未來的方式要去規避風險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對於未來的預測總是大錯特錯。所以要「構思出想要的未來,並且實現它」,簡言之,就是讓自己有選擇與主導權。相信讀完《布局思維》,會讓您獲得許多有用的指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6K會員
183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經過第一次「閱讀接龍」讀書會,接在《逆思維》之後我要讀的是《六頂思考帽》,說起來雖然已經聽過「六頂思考帽」超過20年以上,但一直沒讀過書,也沒運用過這個方法,算是「那些錯覺自己已經讀過的經典」之一。既然《逆思維》教我們「用不同的思維看問題」,接著來讀「用不同的方法思考問題」的「思考帽」感覺很合適
當你預期生命一切應該都在可預期的軌道上延伸,但是巨大的轉折與變化卻悄悄來了,那應該就是所謂的「中年」吧? 變化,也許來自於大環境、來自於退休、來自於衰老、來自於周遭發生的生老病死。在漸漸喪失因應外在環境轉變的能力時,變化來了,人生還長,發現自己能夠依靠的、憑藉的卻如此薄弱時的惶惑,該怎麼自處? 《5
也許每個人在讀某本書的時候會引發他讀另一本書的念頭,若來辦一場「從某本書開始的閱讀接龍」讀書會,參與者先共讀同一本書以及討論,然後各自選出一本“因為讀了這本,所以引發我想讀的OO書“,然候在下一次聚會時分享自己選讀的書與心得,然後各自再選“因為讀了這本,所以又引發我想讀的OO書“...(一直持續)
諾基亞、柯達、奇異(GE)這三家企業有什麼共通點?他們都曾經盛極一時,是行業中的領導品牌,但也都由盛轉衰,未能在策略轉折點出現時妥善因應,失去市場與顧客,就此殞落。 若能設法利用策略轉折點,會產生什麼效益呢?怎麼做才能把它轉換成機會?就讓《策略轉折點競爭優勢》帶你踏上帶來改變新機會的「創新階梯」吧!
在這個人人都可以經營內容與自媒體的時代,很多人不是真的想經營內容,只是想成為網紅。如同詩人奧斯丁克隆這麼說「很多人都想成為名詞,卻不在動詞上下功夫。」身為創作者,卻不知經營創作。 《滾動內容複利》嘗試要回歸到創作的本質,來談如何成功打磨創作,以及讓內容被看見、經營平台產生影響力,打造出自己的內容飛輪
要達到「群體共學」,必須先建立團隊共學的模式與習慣,慢慢地開始深入,能夠有系統地提升團隊知識與能力。而且在學習進而討論的過程中,可以結合成員多元觀點,再經過討論、激盪轉化產生新思維。 這樣做也同時可強化團隊溝通成效,因為無形中創造出一個日常工作之外的溝通場域,可以自然的對話,加深成員彼此之間的理解。
經過第一次「閱讀接龍」讀書會,接在《逆思維》之後我要讀的是《六頂思考帽》,說起來雖然已經聽過「六頂思考帽」超過20年以上,但一直沒讀過書,也沒運用過這個方法,算是「那些錯覺自己已經讀過的經典」之一。既然《逆思維》教我們「用不同的思維看問題」,接著來讀「用不同的方法思考問題」的「思考帽」感覺很合適
當你預期生命一切應該都在可預期的軌道上延伸,但是巨大的轉折與變化卻悄悄來了,那應該就是所謂的「中年」吧? 變化,也許來自於大環境、來自於退休、來自於衰老、來自於周遭發生的生老病死。在漸漸喪失因應外在環境轉變的能力時,變化來了,人生還長,發現自己能夠依靠的、憑藉的卻如此薄弱時的惶惑,該怎麼自處? 《5
也許每個人在讀某本書的時候會引發他讀另一本書的念頭,若來辦一場「從某本書開始的閱讀接龍」讀書會,參與者先共讀同一本書以及討論,然後各自選出一本“因為讀了這本,所以引發我想讀的OO書“,然候在下一次聚會時分享自己選讀的書與心得,然後各自再選“因為讀了這本,所以又引發我想讀的OO書“...(一直持續)
諾基亞、柯達、奇異(GE)這三家企業有什麼共通點?他們都曾經盛極一時,是行業中的領導品牌,但也都由盛轉衰,未能在策略轉折點出現時妥善因應,失去市場與顧客,就此殞落。 若能設法利用策略轉折點,會產生什麼效益呢?怎麼做才能把它轉換成機會?就讓《策略轉折點競爭優勢》帶你踏上帶來改變新機會的「創新階梯」吧!
在這個人人都可以經營內容與自媒體的時代,很多人不是真的想經營內容,只是想成為網紅。如同詩人奧斯丁克隆這麼說「很多人都想成為名詞,卻不在動詞上下功夫。」身為創作者,卻不知經營創作。 《滾動內容複利》嘗試要回歸到創作的本質,來談如何成功打磨創作,以及讓內容被看見、經營平台產生影響力,打造出自己的內容飛輪
要達到「群體共學」,必須先建立團隊共學的模式與習慣,慢慢地開始深入,能夠有系統地提升團隊知識與能力。而且在學習進而討論的過程中,可以結合成員多元觀點,再經過討論、激盪轉化產生新思維。 這樣做也同時可強化團隊溝通成效,因為無形中創造出一個日常工作之外的溝通場域,可以自然的對話,加深成員彼此之間的理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Thumbnail
不得不說,這本書《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真的很值得一讀,尤其是對於工作職涯感到迷惘、或覺得人生沒有選擇的人,真的要來讀這本書,並且透過書裡的練習,幫助自己找到方向及人生的掌控感。(備註:這本書主要針對工作職涯做探索) 為什麼推薦呢?以下慢慢介紹我覺得這本書的亮點。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x改變思維,找
Thumbnail
安可職涯這本書針對熟齡世代提供了針對性的職涯規劃、發展策略,並強調重塑職業觀念。此外,書中也提供了實用的工作轉換策略。這本書鼓勵讀者積極面對變化,並且擁抱在職涯中後期可能出現的新機會。
Thumbnail
大部分的職涯選擇之所以困難, 往往是因為背後考量的不只是職涯發展, 還同時綑綁了對生活其他層面的期望, 綁進來的因素越多, 就越難做決定。 當手邊有不同的選擇要做決定時, 我喜歡用「以終為始」的概念來啟動整個決策流程, 先想清楚最後想抵達的是怎麼樣的地方, 再回推路徑, 具體的作法可以分成3個步驟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經營頻道這麼久,最常遇到小貓們問: 我到底要怎麼找到我的目標 要畢業了,對於未來還一片茫然怎麼辦? 畢業季就在轉角倒數了!比起其他youtuber爭相恭喜學生族群失業,我更想告訴你們,畢業之後,該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業生涯規劃對於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如何找到方向感的方法。內容包括產業發展、職場關係、是否被聘用和找到職場方向感等建議。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Thumbnail
不得不說,這本書《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真的很值得一讀,尤其是對於工作職涯感到迷惘、或覺得人生沒有選擇的人,真的要來讀這本書,並且透過書裡的練習,幫助自己找到方向及人生的掌控感。(備註:這本書主要針對工作職涯做探索) 為什麼推薦呢?以下慢慢介紹我覺得這本書的亮點。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x改變思維,找
Thumbnail
安可職涯這本書針對熟齡世代提供了針對性的職涯規劃、發展策略,並強調重塑職業觀念。此外,書中也提供了實用的工作轉換策略。這本書鼓勵讀者積極面對變化,並且擁抱在職涯中後期可能出現的新機會。
Thumbnail
大部分的職涯選擇之所以困難, 往往是因為背後考量的不只是職涯發展, 還同時綑綁了對生活其他層面的期望, 綁進來的因素越多, 就越難做決定。 當手邊有不同的選擇要做決定時, 我喜歡用「以終為始」的概念來啟動整個決策流程, 先想清楚最後想抵達的是怎麼樣的地方, 再回推路徑, 具體的作法可以分成3個步驟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經營頻道這麼久,最常遇到小貓們問: 我到底要怎麼找到我的目標 要畢業了,對於未來還一片茫然怎麼辦? 畢業季就在轉角倒數了!比起其他youtuber爭相恭喜學生族群失業,我更想告訴你們,畢業之後,該怎麼找到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業生涯規劃對於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如何找到方向感的方法。內容包括產業發展、職場關係、是否被聘用和找到職場方向感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