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書都像看故事,長大後書中卻是滿滿的真實。
重新借閱了一本高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書,日本作家山本文緒的《渦蟲》,隱約記得書本裡面的性愛描寫,讓當時未成年的我感受到一股興奮的背德感,長大後重新閱讀,反而訝異當年的自己對於這種小兒科的性愛場景會有所反應。
而書中的五篇短篇故事是年少的我無法想像的「故事」:乳癌女性對於社會的無力與厭世、失婚婦女對於未來的失落等,之於現在的我,已經可以理解這些心境背後的糾結與痛苦,而不是想像的心情試著去感受故事,或許每個故事都拼湊著生命中的真實。
這次的諮商花許多時間在細細的講自己過去的感情,從這週報名了健身的教練課開始,感情走向尾聲的一兩年前,就被前任建議藉由諮商改善做惡夢的狀況,因為害怕面對創傷,我始終無法鼓起勇氣走進諮商室,直到感情的末期,想著再不做些什麼,似乎就真的沒有救了,才開始踏上這條諮商之旅。決定走入健身房也是,也是分手前一兩年,對於我長期的偏頭痛與失眠,前任給過「去健身看看吧」的建議,還買了一只蘋果的運動手錶當作我的生日禮物。懶散且不愛運動的我依然一拖再拖,沒想到在分手後,因為看到一間理想中的健身房,想起前任對我的期許,就果斷報名了課程,沒有猶豫。
緩慢的,我逐一完成前任的期許清單,還有最後一項,是分手後前任提議「你也可以一個人去日本啊」,我也訂好了目的地--沖繩,看起來好像是我順著前任的期待在做事。但過去的我,每次都要等到前任生氣才要做事,等他不開心才要出門吃飯,等他無法再哄我才能停止哭泣。
我想到我最近看的另一本書《我媽的異國婚姻》裡面我最喜歡的一段文字:
「游泳的時候,總要伸腿蹬壁。藉著牆壁的反作用力,把自己向前推去。腿蹬的力氣越大,前進的速度越快。我忽然明白,在那一天,在那一刻,在那通電話裡,我就是我媽的那堵泳池牆壁,她狠狠地了我一腿,藉著力道,把自己推向未知。」
很像要被徹底地斷聯,我才能有力量再往前走。
我跟諮商師說雖然分手真的很難過很難過很難過,但我也很享受這樣的經驗,體驗一場撕心裂肺的分手,現在開始重新體驗一個人生活,感受生活的變動,談到交往期間兩人六年不斷變換的地理位置,還有感情每到一個穩定的狀態還是有的爭吵,我想起各自對對方著想,而恨鐵不成鋼的對話。我們都希望對方好,也覺得自己對於對方有著正確的期待。
我希望前任考正式老師,讓自己的工作環境更加友善穩定, 前任希望我能好好對自己,對身邊的人表達想法或做事都可以更果決。果然就如同諮商書籍裡常問的,諮商師問如果男友全部都聽你的你會開心嗎?
其實在意前任有沒有及時回訊息,是我發現前任開始無話可說了,他只說他發現跟不上了我的腳步,發現我們之間需要隱藏,我才不會持續的悲傷難過,而我發現再也無法知道他的想法,其實我好想再次了解他,好想幫他,但我也沒辦法放下我的期待,那道無法跨越的牆越來越厚,他選擇轉身離去。
開始健身發現,雖然是讓肌肉緊繃用力,但肩頸的結塊反而解開了,睡前按著自己的肩膀,原來要用對的方式對的力道,肌肉的緊繃自然就會鬆開,這是不是跟諮商有點像呢?
內心深處還是會吶喊著,為什麼要離開我?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寫著一篇又一篇希望你能看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