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諮商筆記十四】只要感到孤獨就會淺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剛好在今早看了超級歪《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的說書,其中「片段甦醒」這個專有名詞引起我探究的慾望,這感覺這不就是我的睡眠寫照嗎?

概略的引用影片中「片段甦醒」的說明,在人們還生活在大草原的時代裡,經歷數萬年的演化,社群生活之於現代人是種原始預設,人們會渴望生活在群體當中,所以當人感到孤獨時,就會進入因不安全感而引發的「片段甦醒」,雖然「片段甦醒」是在清醒後不會有記憶的甦醒時刻。但對我來說,許多時候憂鬱與淺眠就這樣互相交替影響,在我情緒狀況差的時候,淺眠的情形總會更加的嚴重。

我還是會在諮商的開始重新思考今天想要說的話,就算前一天或前一週早就思考過想說什麼,在每一次開口前,我還是需要時間去選擇開口的第一句話。拿掉口罩後,更可以觀察諮商師的表情,似乎在我未開口之前,他的表情也是帶著不安跟等待,不知道是不是我鏡像的投射。

我從走大甲媽的旅行開始說,說在出門前找不到錢包,但內心相信他會自己回來,所以帶著幽微的焦慮果斷出門。就跟之前把公司門禁卡弄丟了兩週,還是找回了卡片;也發生過錢包掉了自己渾然不知,收到派出所的電話才急急忙忙地去取錢包;最糟的狀況是曾經丟了信用卡一週,有暫時掛失,期待自己可以找回信用卡,雖然後續沒有找回,但也沒有被盜刷,重新補辦一張就沒問題了。

突然就很自然的連結到前男友,總覺得他會自己回來,也是依靠這樣的想法讓自己安心,但在過了兩個月沒有聯繫到他後,那些被我暫時壓下來的焦慮情緒一陣一陣爆發,前男友會是那張需要從新辦卡的存在嗎?再次跟諮商師說對於想念和見面的困惑,明明分開前已經痛苦半年以上,那我為何還會期待和好跟見面呢,我想念的快樂記憶早已不復存在。

另外也說了關於想自殺的話題,會替自己困惑那些想對人說想自殺的瞬間,到底是求救、想被關心的情緒勒索還是真的想呢?已經開始習慣諮商師會在表達的某一刻停下,說他突然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我會想這是不是都是種引導,引導我在訴說或思考的時候,只要感到混亂要記得停下來,沒有答案也沒關係。

也感受到當我思考時,諮商師也急著辯解或解釋的感覺,這些都有著自己與朋友的影子。他這次說我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像是想談什麼不想談什麼。我的回應是,我知道他很努力的這件事,努力地告訴他我知道他在努力,不是否定他的意思。

這次的諮商在感受上,情緒釋放又更自然了,不會像開始時突然感到難受的哭泣,帶著不可控制的焦慮感。也或許是因為去除口罩,回到自己日常哭泣的狀態,可以時不時提起袖口擦拭淚水,內心小小的聲音好奇著諮商師會不會感覺出我是習慣哭泣的人,因為我只是拉著袖口輕輕的擦拭自己的眼淚,就讓眼淚自然地留下,與眼淚共處。雖然每一次諮商前的我都會在某一刻充滿焦慮,但每一次諮商後,還是充滿著我喜歡的釋然和放鬆的感覺。

我很棒的,走出的每一步,都代表著勇氣。
希望能到這篇文章的人也可以這樣告訴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凡人煩惱的沙龍
15會員
37內容數
凡人煩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0
嗨,心理師: 寫信的當下我已經回台灣了,想到沒辦法仗著時差熬夜寫週四的信,希望接下來一個半小時我能好好地把心情以及想法寫下來。 澳洲的最後一週回到雪梨,有許多新的發現。
Thumbnail
2025/02/20
嗨,心理師: 寫信的當下我已經回台灣了,想到沒辦法仗著時差熬夜寫週四的信,希望接下來一個半小時我能好好地把心情以及想法寫下來。 澳洲的最後一週回到雪梨,有許多新的發現。
Thumbnail
2025/02/12
嗨,心理師: 布里斯本的氣候很像台灣,有點想家。 也可能是又回歸到自己旅行的日子,沒有房東、沒有中國人、沒有馬來西亞人、沒有任何一個外國人,就這樣獨自走走看看,心情很平靜踏實。 好吧,偶而會感受到一絲寂寞,但我發現只要接受,這兩個狀態我都很喜歡。
Thumbnail
2025/02/12
嗨,心理師: 布里斯本的氣候很像台灣,有點想家。 也可能是又回歸到自己旅行的日子,沒有房東、沒有中國人、沒有馬來西亞人、沒有任何一個外國人,就這樣獨自走走看看,心情很平靜踏實。 好吧,偶而會感受到一絲寂寞,但我發現只要接受,這兩個狀態我都很喜歡。
Thumbnail
2025/02/03
嗨,心理師: 再過幾天就要離開阿德雷德了,表示這樣放鬆住在單人房間,能輕鬆愜意的在大房子裡閒晃的日子也要結束了。 後來房東過完年假回家,當天有煮晚餐問他要不要吃,他喝得醉醺醺地開車回家,連他喝醉酒找我上床,我都感覺到自己心跳得很快。
Thumbnail
2025/02/03
嗨,心理師: 再過幾天就要離開阿德雷德了,表示這樣放鬆住在單人房間,能輕鬆愜意的在大房子裡閒晃的日子也要結束了。 後來房東過完年假回家,當天有煮晚餐問他要不要吃,他喝得醉醺醺地開車回家,連他喝醉酒找我上床,我都感覺到自己心跳得很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快30的年頭,過去三年來就像是從平坡急遽下墜的經歷,也是一段失去自己的日子。 巨大的挫折,由家庭乃至於家族間裂開的縫隙,而後也讓自己不斷地破碎拆解,從身體、心理的超重負荷,一步步抽絲剝繭,將不屬於「我」的部分,釋放。 這是關於我初次體驗心理諮商、以及「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的實際使用。
Thumbnail
快30的年頭,過去三年來就像是從平坡急遽下墜的經歷,也是一段失去自己的日子。 巨大的挫折,由家庭乃至於家族間裂開的縫隙,而後也讓自己不斷地破碎拆解,從身體、心理的超重負荷,一步步抽絲剝繭,將不屬於「我」的部分,釋放。 這是關於我初次體驗心理諮商、以及「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的實際使用。
Thumbnail
內在權威很奇妙地幫你和一些不對等的能量區隔。 那一年,我從北京的工作辭職回來,當時回台灣還需要 14 天隔離。回想那段時間,真的是受到了疫情炸裂和工作壓力的摧殘。可以 14 天完全隔離,不用社交、不用工作、不必出門,暫住在一間有廚房的空間,每天睡飽、起來看書、打電動、自己煮飯、做瑜伽,簡直置身
Thumbnail
內在權威很奇妙地幫你和一些不對等的能量區隔。 那一年,我從北京的工作辭職回來,當時回台灣還需要 14 天隔離。回想那段時間,真的是受到了疫情炸裂和工作壓力的摧殘。可以 14 天完全隔離,不用社交、不用工作、不必出門,暫住在一間有廚房的空間,每天睡飽、起來看書、打電動、自己煮飯、做瑜伽,簡直置身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那條拼盡全力奔跑的道路,有沒有走錯,有沒有走歪,或是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奔跑,何時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好的問自己。……獨處時問問,找找最接近的答案是什麼。
Thumbnail
那條拼盡全力奔跑的道路,有沒有走錯,有沒有走歪,或是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奔跑,何時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好的問自己。……獨處時問問,找找最接近的答案是什麼。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你曾經焦慮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焦慮症症狀以及如何透過冥想來自我療癒的故事。作者曾因工作壓力而讓焦慮症狀加劇,但透過冥想正念的方法,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也是焦慮的人,不妨一起來看看作者的改變之路。
Thumbnail
你曾經焦慮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焦慮症症狀以及如何透過冥想來自我療癒的故事。作者曾因工作壓力而讓焦慮症狀加劇,但透過冥想正念的方法,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也是焦慮的人,不妨一起來看看作者的改變之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失眠的夜晚,充滿負面情緒和憂鬱的心境。透過描述作者的心理掙扎和倔強的節奏,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掙扎和無奈。文章深刻描繪了失眠帶來的黑暗和沮喪,同時也暗示著對生活的期許和渴望。這篇文章的關鍵字包括失眠、黑暗、憂鬱、生命低谷、期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失眠的夜晚,充滿負面情緒和憂鬱的心境。透過描述作者的心理掙扎和倔強的節奏,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掙扎和無奈。文章深刻描繪了失眠帶來的黑暗和沮喪,同時也暗示著對生活的期許和渴望。這篇文章的關鍵字包括失眠、黑暗、憂鬱、生命低谷、期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