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話大意是這樣的:你如何思考,於是你如何行動,行動久了就會成為習慣,習慣讓你度過一天,一天一天過,於是成為你一生的寫照。當然,這是一個過於簡單的公式,畢竟人生會有許多轉折點讓你改變,但事情發生的時候,你如何應對,就取決於你當時的心態與想法,而這些內在的本質,則來自於平日的積累。
由此可知,心靈雞湯還是很重要的,可以塑造你的人格與思想,從最根本去改變。外在環境的改變,會讓你去適應沒錯,但未必是你願意的,若不是心甘情願的改變,那是痛苦的,長期地累積,會由外而內讓身心受傷,只有發自內心,由內而外的去改變,才會真正的長久。
那為何會說心靈毒雞湯呢?原因有很多,而大部分來說,應該是知而不為吧,畢竟許多事都是知易行難,把書讀完,看短視頻很快、很容易,但要做出改變則相對困難。很多人當下受到激勵了,或是認為自己喝的雞湯多了,懂得比別人多了,於是開始去教導別人,說的頭頭是道,就像球評一樣,說得一手好功夫,下場後卻不外如是,但球評是一種職業、一種身分,責任是把專業內容講得淺顯易懂,讓觀眾去了解、去融入,而當你什麼身分都不是的時候,去教導別人,要如何讓人信服呢?所以,別成為心靈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人,也只有身體力行,雞湯才真正的成為你的補品。
但要注意的是,適合你的,未必適合別人。去一個地方,有許多種交通工具,許多種路線,可以與人同行,也可以獨自啟程,有人喜歡到達終點的成就感,有人喜歡沿途風光的美好,沒有你對我錯,或該聽誰的,只有適合不適合。你可以給別人建議,卻不能要求別人,對你有幫助的,不見得我也合用,這不是教你獨善其身,而是人各有志,即便再親的人,彼此仍是獨立的個體。
喜歡心靈雞湯的人很棒,行動派的人也很棒,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也是一種方式,我想重點不在於如何獲取智慧,而在於如何達成目標,不管是藉由閱讀,或身體力行去體驗都好,只要能從中知其所以然,反饋回自身,只要有所幫助,不管是內服外敷,都是最適合你的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