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生活,就是試著讓「心」歸零的一種練習。
這種練習只能「慢慢來」,一天天地踏出一小步,讓習慣成自然,進而重塑我們的生活樣貌。
所謂的邁向簡單生活,其實是一個由外而內、再由內而外的一趟旅程。在這個旅程中你會有很多的時刻是需要誠實地面對自己-「留下或捨棄」。
很多時後我們擁有的很多,但卻忘記真正需要留在身邊的遠少於我們所想像的,那是因為我們心中都有一種莫名的「佔有執念」。我們賦予每一樣捨不得丟棄的人、事、物各種意義,再讓這樣深具意義的物品限制住了我們。
簡單生活的樣貌,其實只需要我們從生活中一點一點的「小放棄」開始,就能讓現有的生活有所改變。而這樣的改變帶來的不僅是生活的簡單感,更多的是心靈層面的豐盈感。
能感受到幸福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去除了生活中那些不必要的雜物,你就能對於你所擁有的更加珍惜。那份珍惜的心意,才是能讓你感到幸福滿足的關鍵。
試著這樣做看看:
- 理解生活裡的「必須」與「多餘」-試著去思考什麼是你真正需要的,太多時後的消費都是為了「未來」而預先支出的,是不是落入了衝動購物的陷井中呢? 我們得先試著一步步練習區別「需要」與「想要」的不同,才不會陷入讓家裡充滿雜物的惡性循環中,也才能確保讓我們的金錢和時間能「真正地」花費在值得的事物上。
- 留白的藝術-讓家裡的空間、收納櫃、自己的心靈都能處於一個1/3以上留空的空間,當你發現空間被塞滿了,就要定時地減少不需要的物品;當你的心靈被生活鎖碎煩事塞滿了,也需要定時地給自己一點獨處時間重新整理一下,讓煩雜的心情得以沉澱及淨空,如此才能讓生活以及自己的心靈有了可以流動的空間。
- 行動,才有機會改變-找到丟掉的勇氣,留念每一件物品就像是捨不得放掉已經無法再重來的戀情一樣,若沒有試著放手,你永遠無法體會到「放下」後那種心裡一掃而空的輕鬆感;若沒有試著放手,你也無法明白原來你是可以戒掉從前的依賴感。
- 在有限的時間、空間裡,對事物排出優先順序,而後,在責任感與幸福感之間,尋求出最舒服的平衡。
在<<心之所嚮,無壓打造質感簡約生活>>一書中寫到,在嘗試極簡生活後,共同的好處都是讓心靈更加放鬆、樂觀。因為空間裡充滿雜物時,生活在這裡內心就會不自覺的感到煩躁,家事永遠做不完、東西永遠收不乾淨的感覺。心情煩悶時就會想要找方法紓解,有的人透過不停的吃來紓壓。只要家裡環境永遠無法變清爽,就會不斷的陷入惡性循環中。
當你決定邁向簡約生活後,你會在這一路上重新找回生活的「自主權」,也能更有意識地聆聽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剛剛好」,並重新理解珍惜的意義。
別著急,慢慢來,才能讓這份簡單內化至心裡。
擁有多少不是重點,而是內心是否因為這份擁有而感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