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2 完成初稿
2023.10.21 體育署分享50分鐘含Q&A
2023.12.08 放下情緒內在平和聽通話錄音
接近死亡是極貴重的禮物,但很多人都未曾打開。
2017年5月22日,行走時墜落,發生山難。
同年四月底去嵐山工作站,收穫甚豐,設定下一個目標哈崙工作站。到過東邊的木瓜山一帶,決定從西邊進入,順便探訪大學時未竟的巴沙灣谷、牡丹岩。此時,探勘點與點之間是自由的,愛山、愛土地。
隊伍成員:李明翰
留守人:李立平(父親)
預計行程:2017/05/13~05/28 (共16天)
D=Day C=Camp W=Water
5/13|D1 台北→埔里→屯原→天池山莊C1W1
5/14|D2 C1→能高山→台灣池營地C2W2
5/15|C2→能高南峰→光頭山→牡丹池or牡丹山C3W3
5/16|C3→牡丹岩→巴沙灣谷C4W4
5/17|C4→奇萊大山→2530峰→武陵工寮C5W5
5/18|C5→2530峰東方第二山頭下切→鐵道→清水溪C6W6
5/19|D7 C6→四公里工寮→2665峰→2167峰南方鐵道C7W7
5/20|C7→五號索道上→五號索道下→四號索道上C8W8
5/21|D9 C8→2457峰東北鞍C9→2500山頭→霸嶺線工寮→溪溝W9
5/22|D10 C9→清水溪支流→哈崙工作站C10W10
5/23|D11 C10=C11W11W12
5/24|D12 C11→2482峰→往東下切→鐵道C12
5/25|D13 C12→清水溪支流W1314→新木瓜C13
5/26|D14 C13→圓山→2260峰東鞍C14
5/27|D15 C14→木瓜山→三號索道工寮C15W15
5/28|D16 C15→二號索道→一號索道→鯉魚潭
2天預備天,攜帶18天的糧食。
實際行程:2017/05/13~06/20 (共39天,山難時間30天)
D=Day C=Camp W=Water
5/13|D1 台北→埔里→屯原→天池山莊C1W1
5/14|D2 C1→能高山→台灣池營地C2W2
5/15|D3 C2→能高南峰→光頭山→3075峰附近草地C3W3
5/16|D4 C3→牡丹池→牡丹岩C4W4
5/17|D5 C4→清水溪→巴沙灣谷C5W5
5/18|D6 C5→奇萊大山→2530峰→鐵道旁工寮C6W6
5/19|D7 C6→清水溪→鐵道(探四公里工寮未竟)→鐵道C7瀑布W7
5/20|D8 C7→上稜遇到大斷稜折返→C7W7=C8W8
5/21|D9 C8→清水溪→2665峰→2167峰南方鐵道C9W9
5/22|D10 C9→五號索道上→五號索道下→墜落C10溪水W10
5/23~6/1|D11~D20有水溪溝C11~20溪水W11~20(共10天)
6/2|D21 鐵道下方林間C21溪水W21
6/3~6/9|D22~28 鐵道C22~28溪水W22~28(共7天)
6/10|D29 稜線下方C29背水W29
6/11~6/12|D30~31 稜線上營地C30C31背水W30W31
6/13|D32 稜線上松針營地C32背水W32
6/14~17|D33~36 2309峰前C33~36雨水W33~36(共4天)
6/18|D37 鐵道橋二次墜落C37
6/19|D38 鐵道C38
6/20|D39 下山
交通方式:
Day1 台北→埔里→屯原(客運、步行)
Day39 山區→醫院(黑鷹直升機)
參考紀錄:2007年8月哈崙工作站橫斷牡丹岩(七校聯隊)、2011年6月木瓜舊木瓜哈崙森林鐵道巡禮(張國威)、2016年6月能高-哈崙橫斷(成大)
攜帶裝備:
Osprey Xenith 75大背包、Greenhermit Ultralight Zip-Dry Pack 23L小背包、Danner低筒登山鞋、涼鞋、Outdoor Research M's Crocodiles綁腿、Black Diamond Trail Pro登山杖、Bauerfeind GenuTrain基本款護膝、Outdoor Research GTX外層+保暖內層手套、工作手套、PETZL TIKKA XP 2014頭燈和電池、Benchmade 975 ATS-34折刀、6米傘帶、PETZL Am’D SCREW-LOCK有鎖鉤環2個、防曬乳、護唇膏、牙刷、牙線、PackTowl Ultralite毛巾、衛生紙1大包、2G Nokia手機和2顆電池、消費型數位相機和4顆電池、迷你腳架、2L和6L MSR Dromedary強化尼龍水袋、1L和0.5L nalgene水壺、Camelbak 2L吸管水袋、MSR Miniworks EX Microfilter濾水器、醫藥盒、GPS Garmin eTrex 30x、畫好且貼上膠帶防水的1:25000經建3版區域地圖、指北針、2016年6月成大紀錄、備用眼鏡
睡眠系統:適溫20到25度C化纖睡袋、US Military Waterproof Gore-Tex Camo Bivy Cover露宿袋、Therm-a-Rest NeoAir XLite充氣睡墊、Rab Guides Siltarp 2外帳、犀牛牌營釘、Grabber Space All Weather Blanket地布、尼龍水線(當營繩使用)
衣著:Patagonia Capilene 2排汗衣、Patagonia R2 Pile、美軍ACU ECWCS軟殼褲、SmartWool PhD Outdoor Medium Crew毛襪、Patagonia Silkweight Boxer Brief內褲、美軍ACU ECWCS GTX Paclite雨衣和雨褲、化纖毛帽、化纖頭巾
換洗衣物:內褲、排汗衣、毛襪、Pile褲各一
飲食系統:1.5L鈦鍋、snow peak鈦合金湯匙和叉子、SOTO SOD-310爐具(四腳長爐架)、瓦斯罐2罐、打火機2支
糧食:
早餐:Nature Valley燕麥棒2包+沖泡燕麥片1包
午餐:Oreo巧克力夾心餅乾1條
晚餐:香積飯2份+沖泡巧克力粉1包
行動糧:綜合堅果、小包裝水果軟糖、葡萄乾、蔓越莓乾、Snickers巧克力、Werthers奶油太妃糖
照例將行程貼在家中冰箱後出發。攀岩頭盔—在危險地形確保安全的關鍵必要裝備,遺落在國光客運行李箱,電聯約定下山後取回。稍加思考後決定承擔風險,繼續行程。這個決定導致兩次墜落後,顱骨骨折合併顱內出血,沒有傷到大腦,沒有危及生命,只能說是運氣好,不可取。
牡丹岩和巴沙灣谷很美,溪水水量有點大,謹慎跳石過溪不弄溼鞋。上切下切、脫鞋過溪、在埋住人的叢林鑽行、在密草間露出頭,四周是伐木後遺留的粗大樹根基部。從鐵道上稜發現是斷稜,深不見底的落差,來回耗費一天。
五月二十二日,行程第十天,上午沿著鐵道腰繞,經過一道陡直的溪溝,GPS所示墜落20到30公尺,過程中遺失眼鏡、登山杖和工作手套,直到隔天上午才醒來,至今無事發記憶。醒來時坐在水中,背包與身體脫離,漂浮在身後小水潭上,背負系統稍微損壞撕裂。當下檢傷:臉上有半乾血跡,顯示頭部受傷、左小腿有閉鎖性骨折。戴上備用眼鏡,在水最淺處,藉著樹枝拉起外帳,鑽進露宿袋,躺著休息。頭燈泡水後故障,僅剩手機手電筒光源。
六月一日聽到直升機聲音,搜救開始了。
六月二日躺著感到水流,必須轉移,右腳在水流中拉著露宿袋、睡袋、睡墊,GPS和水壺還有一些小東西在過程中被沖走。穿涼鞋,脖子上纏繞睡袋和睡墊,沿著溪右岸往上爬,沒到鐵道就天黑了,林間鋪下睡墊,鑽進睡袋,過一晚。天亮後續上到鐵道旁,放睡袋和睡墊,下溪溝取其餘睡眠系統上來,整地搭起外帳,再隔一天把所有裝備分次背上鐵道,泡水後很重。
六月五日起,到鐵道轉折的開闊處觀察直升機,要沿著鐵道爬或坐鐵軌移動30分鐘。頭兩天嘗試升狼煙,用撿拾的乾柴、垃圾、打火機,刀削乾木屑點不著、垃圾量少、瓦斯罐底鑽洞沒瓦斯,放棄生火。之後幾天帶著錫箔反光地布、睡袋,嘗試讓直升機看到。六月九日上午不帶裝備往西上稜,沒有收訊。充氣睡墊被立起的大綱釘刺破。
六月十日攜帶2公升水和裝備,往西上稜,目標是2309峰所在的西北東南向稜線,最陡的坡有50~60度。
六月十一日到十三日,每天把亮黃色外帳、錫箔反光地布綁在樹上,看到直升機就揮睡袋,直升機離最近約50公尺,垂直稜線飛過,沒看到我。至此嘗試無果,放棄直接連絡直升機。(原因:可能執行點對點飛行,僅到點搜索,飛行間不搜索。如果軌跡儀是必要裝備,隔天結束通聯即可定位。)沿稜上的獸徑往東南,傍晚在松針鋪地的好營地紮營,風轉強、很多雲流動,要變天了。途中吸管水袋破損水漏光。
搜救期程14天即將到期,父母求籤,簽中指示人還活著,轉達消防第二大隊長王明忠,決定繼續搜救。
六月十四日早上出發不久,下起小雨,接近2309峰,休息時拿出手機,發現有不穩定0~2格收訊。一邊拉起外帳,一邊嘗試撥出112,撥通了!
自山難起嘗試求援14天,終於成功連絡上外界。得知接下來有豪雨特報,建議我找地方躲避風雨等候。當時空勤總隊花蓮機場未換裝黑鷹(適合高海拔搜救),僅有UH-1H(2019年除役),要先用UH-1H飛行確認狀況,適不適合黑鷹出勤,承諾能飛盡量飛。幾次通話反覆確認位置,定位在五號索道和四號索道間的稜線,大大減少搜索範圍,只是消防沒有能力在此山區作地面搜索。
久未與人交流,沉寂的情緒活躍起來。因為缺乏必要知識,不知道人不吃東西可以存活14~30天,而持續下雨有外帳接雨就不缺水,對於缺糧缺水的恐懼,更加深對死亡的恐懼。而對於消防搜救窗口不統一、沒有能力地面搜索(身處密林空勘無用),感到強烈的憤怒,身處絕境感到難過,因為情況未滿足預期。
沒想到!!!
六月十五日伍元和老師組織的搜救隊上山,從池南進入木瓜山區。
隊伍內含原住民嚮導,中級山經驗豐富,體能優異,去過該地區,擅長溯溪架繩。
葉兆擁(小葉,東海山社ob)2016年中央山脈縱走,嘉明湖管理室初遇,承蒙贊助糧食,得以完成行程。
高瑩山(小高,花蓮卓溪布農獵人)2022年底在戒茂斯線獵寮營地重逢。
魏友仁(魏大哥,花蓮卓溪布農老獵人)資深獵人請來幫忙追蹤的,相當銳利的獵人眼光。很淺的足痕都能察覺。
黃耀禾(耀禾,文藻山社指導老師)
伍元和(五元,曾擔任興大法商山社和國北師山社指導老師)
六月十八日感覺天氣好轉,決定自己的命自己救,因為哈崙工作站有存糧,嘗試往工作站移動,負面情緒再次休眠。離開稜線下鐵道,來到清水溪支流,過溪後往東陡上,沿寬稜往北,來到鐵道,往右是斷掉的長長鐵道橋而且高繞困難。不想背著重裝過鐵道橋,所有裝備收進大背包,棄置在鐵道,往左沿著鐵道爬。
爬在鐵道橋上適逢天黑,瞬間陷入黑暗,鐵軌僅存兩條溼滑金屬條,很快就往左側滑落。稍微在旁邊用手撐了一下子,往地面墜落,墜落時腦中一片空白,感覺約5-10公尺高,右髖關節非常疼痛,覺得幸好還活著,半睡半醒過一晚,等待天亮後繼續前進。
六月十九日翻上鐵道腰繞路續行,路旁有一棟木造建築。高繞越嶺崩塌隧道後天黑,在鐵道旁躺著睡覺,黃鼠狼或是黃喉貂從身上跑過,新骨折的右髖關節很痛。
六月二十日早上經過大溪溝,鐵道轉折斷掉,判斷往哈崙工作站方向有誤,繼續往前確認情況。直升機大聲飛過好幾架,休息時呼喊居然有回應,搜救隊出現在眼前。耀禾、小高、小葉到上方約30米處開闢吊掛場,並通知消防單位。恢復進食,保溫瓶中的溫熱黑糖水、蘋果、糖果、餅乾、其他零食,五元煮泡麵。全身疼痛排山倒海的出現,被阻止不要吃太快,以免腸胃承受不住。
吊掛場開闢完成,小葉試圖背負我,但身高不對等,加上重傷;稍微移動,即慘叫喊痛。耀禾和小葉做簡易擔架,小高負責狼煙和擴大吊掛場,五元帶刀去開闢之字形搬運路線。由於雲層介於地面和我們之間,直升機似乎有點晚才能起飛。約九時許被發現,吊掛作業完成約下午二時許。
謝謝好運、信心和勇氣,苦難是當下所需的教導,也讓我認識自己的不足。
直升機象徵希望,證明我還沒被放棄。
每次感受眾人無窮的幫助,總是讓我感動得淚流滿面。
感恩家人的支持,尤其是爸爸有山難經驗,他的冷靜陪伴著媽媽和弟弟。
感恩二舅,直升機專業,敦促空勤能飛盡量飛、花蓮就近聯絡協調、減少空勤與消防一天的資訊傳遞落差,是重要的連結者。
感恩台北大學登山社林鴻昆學長,擔任通情指揮總協調、眾多學長姐熱心捐款和討論、取得基地台資料幫助定位。
感恩伍元和老師和他組織的搜救隊,小型、快速、默契十足,找到移動中的我。
感恩消防第二大隊長王明忠,無前例的大範圍和難度。同年二子山事件的人員損失、濫用直升機的新聞,輿論壓力下只能選擇保守。不斷下雨搜救受阻,卻一直沒有放棄。戰勝恐懼,任務成功,喝采!
感恩所有人的付出,學習受照顧和依賴。
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山難的發生必有其目的,而且有助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