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談過戰國文字的多樣性,現在來介紹秦統一六國後出現的篆書。
篆書分兩種,一種叫大篆,一種叫小篆,究竟有什麼分別呢?其實在漢代的《說文解字》中就記錄了三種不同的古文字字體,它們分別是小篆、古文和籀文。現在學者們得到的共識是:小篆屬於秦統一文字後的字體,而古文則是六國使用的文字,籀文就是秦國使用的字體,也叫做大篆。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古文和籀文應是同時代的字體,而小篆出現的時代比較晚。另一方面,在《說文解字》中看到古文或籀文的字體常常比較複雜,小篆字體的筆劃卻是比較簡潔,例如「一」字、「琴」字等等,不勝枚舉。
大篆也就是籀文,究竟是從哪裏來的呢?為什麼我們在談戰國文字時完全沒有提到呢?其實這答案是容易猜想卻難以證明的。在西漢時期,朝廷的藏書中有一部名叫《史籀篇》的字書,它是比《說文解字》還要古老的字書,可是經過王莾篡漢等亂事後,這部書就失傳了。到了東漢,許慎在寫作《說文解字》時,他認為籀文字體就是從《史籀篇》裏繼承下來的。但由於現在《史籀篇》已經失傳,這個問題可說是死無對證了。
但是,當我們考察春秋戰國的青銅器銘文字體時,就發現不少金文字體竟然能與籀文或古文字形相吻合。例如「聞」字,在《說文解字》的古文字形,是寫為左邊「耳」字部,右邊一個「昏」字。這個字形在戰國時期的「中山王圓鼎」銘文中可以互相對應。這些例子說明《說文解字》中的古文、籀文字形並非憑空捏造,而是確確實實曾經存在過的,只不過到了統一文字後,小篆字體不再採用這些字形了。
小篆字體得以確立為標準字體,實是因為秦朝政府的在政治方面嚴加執行,並且透過《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三本字書來公佈標準字形。後來,秦始皇年間又進行了多次刻石,以標準小篆字體寫成詔書刻在石板上,但這些石板現在也沒有完整保存下來,流傳的只有拓印或摹刻版本了。
自秦朝訂定小篆字形後,流傳下來的也不是只有《說文解字》的小篆,其實《古文四聲韻》、《汗簡》、《集篆古文韻海》等書,以及一些石經殘片也保留了小篆字形。《古文四聲韻》、《汗簡》等書固然有其價值,只是經過歷代考證,書中有不少偽字、錯字,所以可信性比《說文解字》的篆體來得低。後世學者多數在談小篆時會以《說文解字》為標準,再援引其他資料來源互相對比。
秦朝的統一文字,對於漢字字體的發展有着承先啟後的作用,統一六國文字、頒佈小篆,是對甲骨文、金文、陶文、簡帛文字等古文字的大整理,而隸書則是現代漢字的開端。下一次來談談從篆書演變到隸書,是如何對現代漢字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