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小時候門牙掉了,大人們總是會笑我們講話「漏風」,發音不標準。其實牙齒在我們發音的過程中也是重要角色之一,它們也是我們複雜發音器官的一部分,協助我們發出很多聲音。
在正式利用國際音標來學習語音之前,我們還要認識一下語音的分類。語音根據發音時受到不同阻礙,分成「元音」和「輔音」兩個部分。所謂的「元音(vowel,母音)」指的是發音時幾乎沒有受到阻礙產生的聲音,例如華語的「ㄚ」、「ㄛ」、「ㄝ」等,發音時,你會發現它們的音量明顯較為響亮。
「輔音(consonant,子音)」則是在發音時,氣流受到口腔或其他器官阻礙,因此產生各種不同的音色,音量也比元音小很多。以華語的「ㄅ」為例,你或許會覺得「ㄅ」念出來跟「ㄚ」一樣大聲,其實是因為「ㄅ」實際上的念法是「ㄅㄜ」,後面接著一個元音。輔音通常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必須要與元音結合,才能成為完整的音節(臺語和客語有所謂成節鼻音,是例外現象,容後再進行介紹)。
輔音相對於元音,因為發音器官產生各種阻礙,而形成各種不同的音色。所以要分類不同輔音,首先要知道我們有哪些發音器官,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張剖面圖:
上圖是人類的發音器官,氣流從肺出來後,藉由這些器官調音,讓氣流在鼻腔或口腔受到阻礙,進而形成不同的聲音,這就是輔音。因為氣流通過的這些地方形狀非常複雜,聲音難以形成較大共鳴,所以輔音相對元音沒有那麼響亮,但也相對擁有更多各不相同的發音。
不同發音器官接近或接觸會阻礙氣流、產生不同聲音,因此我們可以用氣流遇到阻礙的位置來定義不同語音。我們將「【2-2】為什麼要用國際音標符號?」提到國際音標符號表輔音的部分截圖出來,如下所示:
從表格可以發現每個直欄都是不同發音位置的輔音,此外你還會發現阻礙的形成一定有至少兩個地方彼此接近,才會形成阻擋氣流的障礙(環狀的咽喉與聲門例外),如同表格的註解。
通常這些阻礙又會依照位置高低分成上阻與下阻,形成不同的輔音,大家可以搭配前面的發音器官圖進行比對(其中幾個面積比較大的部位,例如硬顎或舌面,又可以分成前、後以發出不同聲音)。
我們以華語為例,華語的注音符號「ㄅ」的IPA音標是[p],從表格可以知道它是雙唇音,上阻是上唇、下阻是下唇。大家可以試著念一次「ㄅ」,可以發現氣流在雙唇接觸的地方爆裂而出。再例如華語的「ㄉ」IPA音標是[t],從表格可以知道「ㄉ」是齒齦音,上阻是齒背、下阻是舌尖。大家可以試著念「ㄉ」,可以發現舌尖抵在牙齒背面,而氣流從接觸的地方爆裂而出。
我們再舉其他語言為例,英語單詞「鞋子(shoe[ʃuː])」中,sh的發音[ʃ]的發音,從表格可以看到[ʃ]是齒齦後音,上阻是硬顎前端、下阻是舌面前端。大家可以試著唸出來,可以發現舌頭的前端極度靠近硬顎前端(但並沒有直接接觸),氣流產生摩擦發出了[ʃ]的音。
因為篇幅的關係,我們這章先講了不同發音位置的語音。氣流不同位置的阻礙,形成不同的音色,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母語為例,或者練習現在所學的語言,一邊發音時一邊用舌頭感受,你會瞭解自己口腔的運作,更進一步可以微調發音,讓自己可以說出更精確的語言喔!
本章內容就到這邊,如果你有興趣想要一探語音奧秘的話,還請持續鎖定【用語言學學語言】這個專題系列,藉由學習語言規則,讓你可以檢視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成果,最後更快速地學好一個語言。此外,如果你願意且可以負擔,也歡迎你小額贊助,讓作者有能力產出更多的內容喔!
[1]:林燾、王理嘉 著,《語音學教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9),〈第三章:輔音〉。
本書第三章第一節就輔音的發音部位有進行詳細的描述,而且書中也舉了更多不同語音的例子,如果想學的更全面的讀者可以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