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標題看似很嚇人,但我希望這輯文章能夠讓大家從一個高中生的角度,來看我們現今的生活樣貌。或許壽命長短不會是我們能決定的。
不過,倘若活得久但生活地不如己願,
那這麼長的壽命和只有20年的壽命相比,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20歲,一位成年的誕生,一個生命的淡出
當我第一次接觸到方格子這個平台時,朋友告訴我:如果你想有更多的觸及,記得在文章多加幾個關鍵字」,再看到我們所熟悉的IG版面,有時一篇貼文下方機會都脫離不了一長串的#Hashtag,
我們不知不覺生活在一個充滿「標籤化」的世界。
標籤也不是現在才有,早在古代就有了,
談到「鞠躬盡瘁」就是諸葛亮;「高風亮節」就是陶淵明。
標籤的用意到底是什麼?
為了快速定義一個人,對好像又不對,
還是為了增加流量嗎?讓大家更快就能記住,增加更多看見的機會?
標籤,似乎並不是多麼負面的事情,但「標籤化」卻是很負面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張表,上面寫滿了從A到Z,從1—30的評語,不論老師發下來給同學自己寫,還是老師評價所有人,我們好像都被上面的評語給束縛住了,縱使根本沒有任何一個評語符合自己,但還是要硬湊一個,然後大家最後只看那個評語,漸漸地沒有人在意什麼是你真實的樣子。
對阿!我是什麼樣子?為了尋找這個答案,點開心理測驗,選著一個又一個的答案,追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答案揭曉後,跑出一個看似正確的正確答案,但回過來對應著其他的各種描述,才發現好像每個答案都印著自己一部分影子,心裡又帶著更深的困惑,尋找下一個測驗。
其實,我們一直都有答案,只是不願直視自己的內心,或是對這個自己感到陌生,這並不是我們的錯,因為我們在外顯露的早已不是那個自己,我們只剩下被期待的樣子漂流在外,真實的自己只在孤身一人的夜空中現身,如同吸血鬼一樣,避而不見外在的光,害怕做回自己,就會沒有人還會陪在自己身邊,那種發自內心的恐懼是如此煎熬又難以跨越!
當大家身上越來越多標籤時,慢慢地,標籤化從個人變成群體,我想最常見的莫過於「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
對於一個對新聞傳播仍有興趣的學生來說,我並不想用過激進性的言論反駁,而是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為什麼在看到這篇標題時,會點開來看?」
我們學過媒體是「第四權」,倘若前述指的是沒有做到有效制衡政府、監督政府,那我認為尚情有可原,但若概括到整個記者全體不認真看待,會不會太過頭了?事實上,台灣的好新聞,如同「美」一樣,並不缺少好新聞,而是缺少發現。可我並不想在此舉例,因為這只會是以我的立場的標籤化,我不想落入同樣的漩渦當中。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發現標籤化逐漸變得固化,難以改變,不論是對人還是對物,這樣的固化,加重的只會是彼此間的對立!近期,台中某高中在同校論壇上流出一封疑似學校內部信件,內容敘述校長的過失之處與希望全體老師共同支持並罷免校長,先暫且不論信件的真實性,畢竟我們也非當事人,無從驗證,但讓我意識到一個奇妙的現象:當我們不喜歡一個人時,好像所有的壞事在他身上都顯得特別的合理,一開始,我對這些指控似乎有十足的信心斷定其真實性,但當我去深究或詢問其他資歷更深的學校行政時,卻發現有許多的不合常理之處,但我們在當下卻彷彿被蒙蔽雙眼般,視而不見,我不禁好奇同時感嘆到標籤化世界的可怕,它可以讓我們失去理性思考,失去拒絕探究下去的嘗試,失去一切有可能是虛假的可能性,失去拋下心裡既定標籤辨析的勇氣。
那接下來,我還會繼續失去什麼呢?
標籤,可以是一片片的羽毛,逐漸拼湊成能帶我飛翔的羽翼;可以是一支支的利箭,萬箭穿心,使我生不如死,或許這世界已脫離不了外在對我們賦予標籤的權利(力),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
記得脫下標籤下的我是誰?
壹百壹拾貳年
捌月 貳拾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