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很像地球,體內70%都是水份,當我們決定了由什麼物質來充盈著我們,也就同時決定了我們在宇宙(環境)中看起來的樣貌,以及活在其中的生命。
如若不決定,那也是一種決定,決定讓隨機與混沌充斥著自己,要宛若大環境,透過讓大家在意我,間接看見大環境而有所在意。 那麼這個想讓自己大而化之成為「無」的心思,就浪費了由大周天同步小周天,讓一切自然有理、循規蹈舉的「有」了。
若決定是儒家,藉由在空氣中學習,儒家對我來說聞起來就是昇華的味道,透過「嚴以律已,寬以待人。」的「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時刻把自己放在熱鍋上滾,先成為老子的上善若水,再昇華為水氣,淨化空氣達成水循環,經此也才懂得「孔子問師於老子」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指引。 因為習慣了「任重而道遠」,所以「無故加之而不怒」,時刻透過原諒找回初心、擴大層次,最後連隨機與混沌,都想學會原諒而因此來歸順於自己 - 變得有序,得到水循環。若決定是水,跟地球一樣,跟隨道德經38章,得到上善若水。
既然我們有幸,生活在充盈著空氣的「有」之中,這個看似脫離地球到了宇宙,就會因為無法呼吸而死亡的侷限,反而透過想自由的心思,而擁有以上 - 可以決定要讓什麼充斥著我們的能力。
謝天! 地球之於宇宙,想去更大的世界,就像地球中的我,要昇華到無我一樣。 既然有幸同時接觸到儒釋道,將其融會貫通充盈著人生,還能透過以上的方法論,學會像上善若水、形成水循環般的生活,甚至還有更多更美好的選擇,因此才說人生曼妙美麗而無窮無盡。
後記: 透過第二段與第三段文字的差異,也可以看出透過架空自己、大而化之的無我,有別於透過昇華自己達成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