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吉卜力迷,去年看了高畑勳的展覽,當時就覺得天才的腦袋果然裝著非比尋常的東西。 雖然很早就知道鈴木敏夫先生出了《天才的思考》這本書,但由於自己是比較偏向僅僅去感受動畫成品的人,對於製作過程沒有太大的興趣。
跟《月亮與六便士》一樣,《天才的思考》也盡是現實與夢想之間的拉鋸戰,只是知悉這是真實發生過的事,就讓我邊看書邊冒冷汗心想:好在靈魂沒有安排我成為吉卜力的員工啊😅(茶)
說起吉卜力工作室,小時候只知道宮崎駿而已,吉卜力出品的動畫電影,我一直默默的在心裡更動排名,而且是時不時會在空閒時覆盤這個排名是否符合當下現在的這個我(顯示為吃飽很閒🙂)。
目前我心中的排名是:
1. 魔法公主
2. 風之谷
3. 輝耀姬物語
4. 紅豬
5. 天空之城
6. 霍爾的移動城堡
7. 神隱少女
8. 兒時的點點滴滴
9. 來自紅花坂
10. 心之谷
11. 平成狸合戰
12. 隔壁的山田君
13. 螢火蟲之墓
14. 龍貓
15. 魔女宅急便
16. 風起
17. 地海戰記
18. 貓的報恩
19. 岸上的波妞
20. 借物少女艾莉緹
回憶中的瑪尼那個畫風我無法接受所以就沒看了不予排名😅
其中輝耀姬物語雖然是第三名,但在我心中他是震撼我靈魂深處的作品,也是吉卜力作品裡唯一讓我看哭了的。
有人可能會說螢火蟲之墓應該更哭。但老實說我不是很喜歡螢火蟲之墓,而且他也是我盡量避免再看一次的作品,雖然我喜歡能引入思考的題材,但螢火蟲之墓太深沉,我不喜歡離真實世界太靠近的主題,尤其是戰爭相關的。說起戰爭在我心裡是沒有任何討論空間的🌚
例如魔法少女、風之谷探討人與大自然共存的議題,輝耀姬則是探討生命的意義,紅豬、霍爾的移動城堡多少也點出些許反戰的意味,但不像風起、螢火蟲之墓那麼靠近地去觀察戰爭。說到底,我的想法是,戰爭絕對是不該發生的事。
雖然描述戰爭可能並非導演的本意,但至少作為觀影者的我,還是覺得這對我來說太太太沈重了,是那種看完以後會心情鬱悶好幾天的那種,所以他們排名較靠後不是因為作品不好的緣故,而是我無法太認真看這兩部作品。
輝耀姬物語也是我要深呼吸、確保自己狀態良好才能再看一次的作品(雖然我也重看2-3次了),原因是它雖然輕輕點題思考生命的本質,但這個問題本身對許多人而言應該是很有重量的,我覺得這部作品有成為我心中的第一名的潛質,但魔法公主真的是無論在娛樂性或內在的重量等等各方面都讓我感到暢快且愉悅的作品。
喜歡思考很好,但也不要思考太多😚
小時候喜歡的是龍貓還有魔女宅急便,每年過年電影台重播時我都會看一遍,但是長大後我發現我無法用純真的心態看待龍貓了,原因是我真的超害怕看見任何小月與小梅的媽媽其實可能死去的隱喻(畢竟宮崎駿投射自己母親在那個角色上)
也因為如此,說起吉卜力其實我只熟悉宮崎駿而已,直到輝耀姬物語,我才知道原來高畑勳才是真正的大Boss,在看了《天才的思考》以後,更徹底明白為什麼宮崎駿會在高畑勳的喪禮上致詞時哭得像八歲孩子一般,因為他在心理上是十分依賴高畑勳的。
如果說宮崎駿是鬼才,那麼高畑勳就是一位令人摸不著頭緒的藝術家,雖說是摸不著頭緒,但與他共事多年的鈴木敏夫先生及宮崎駿導演都大致了解他的性子。
鈴木敏夫說,宮崎駿擅長做出一些名場面,例如地震、戰爭、美麗的城堡群;高畑勳則擅長刻畫人物細微的情感,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吉卜力動畫裡常常有人物在做一些極其日常的事,但這些日常的動畫在製作上遠比戰鬥機飛來飛去還困難,可是宮崎駿跟高畑勳都一致認為,人物的情緒、情感張力及其個性,都將從這些日常行為中流露出來,如此才使角色更飽滿、更生活化。
然而高畑勳沒有一次在預定時間內完成作品,往往為了追求完美而想要一拖再拖;每次宮崎駿跟鈴木敏夫希望他做些動畫項目,他總是會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要做?有什麼意義?」(這不是推託之詞,而是真的想弄清楚意義何在)
一旦他要做某個項目,他就會把所有細節都研究得彷彿要寫論文一樣。
在吉卜力的作品裡常有花草植物,對其他人來說,或許需要畫出該植物的樣子就好了,然而高畑勳卻偏偏要研究這種花該怎麼培育,他自己去看了一次還不夠、之後還請鈴木敏夫再請其他員工去看一次並詳細紀錄培育方法及過程才罷休。
喜愛大自然的高畑勳及宮崎駿,對一草一木的描畫很執著。這讓我想到許多靈性大師總說,『花草植物從不要求風雨駐留或遠走,他們只是存在著』。
耗時八年製作的《輝耀姬物語》其畫風與我們熟悉的吉卜力動畫有很大的不同,像是用鉛筆及水彩的繪本一樣,這也源自高畑勳的堅持,雖然宮崎駿的作品也堅持每一幀都是手繪動畫,但使用鉛筆及水彩的畫風將使動畫呈現上難度更高。一部動畫做了八年啊,怪不得人人都說這世界上除了宮崎駿,只要合作過一次,不會再有人想與他在合作,只因他對理想有超乎常人的堅持。(而宮崎駿也略為自滿他自己可是唯一能與他共事多年的人)
但也因為他是如此天才,宮崎駿不只視他為工作上的依靠、在人生旅途中高畑勳也是他的精神依靠。宮崎駿在他喪禮致詞時哭得像個8歲孩子一樣,幾十年的友誼真心令人動容。
儘管高畑勳在2017年因癌症離世,宮崎駿仍繼承他的遺志,在2018年啟動《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的長篇動畫項目,並預計在2023年10月6日上映。
該片在日本是強調零宣傳的方式上映,台灣代理進來後還是釋出一些劇照及些許劇情大綱,關於為什麼宮崎駿希望零宣傳的方式來推出動畫,在《天才的思考》裡,從鈴木敏夫先生的敘述中也能多少了解宮崎駿的想法⋯⋯。
本著對動畫的熱情,宮崎駿每天埋首於案前作畫,鈴木敏夫提到,宮崎駿只要一開始工作可以一整天都不說話,而他大多數時候只會在午餐及晚餐花5分鐘的時間吃從家裡帶來的便當,快速用餐完再繼續工作。
宮崎駿、高畑勳作為吉卜力工作室的核心人物,對製作動畫有異於常人的意志力及執著,他們是真心喜愛製作動畫,更希望動畫的畫面能好好的說一個故事,這也是為什麼在幾年前風起上映時,宮崎駿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一直都以為我才五十歲,想不到我都七十幾了,但我感覺我自己才四、五十呀。」果然投入在生命裡進入「心流」狀態的人,往往是超越時間的。
也因為他是為自己而畫,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他們一心希望透過作品去表達思想,他們常常做得「太過頭」。
例如,為了想在動畫呈現上有所突破而沒有考量整部電影的時間、又或是追求畫面細節不斷推翻員工們耗時多日完成的分鏡表,這些都需要鈴木敏夫從旁協調。
作為有天才腦袋的人,往往都不擅於處理太龐大的人際關係,所以他們非常需要鈴木敏夫來協助他們兼顧月亮與六便士。
為了繼續完成理想,六便士是無比重要的,這是現實問題,沒有錢是無法繼續做動畫的,所以即使他有時不喜歡鈴木敏夫的宣傳方式,卻也明白如果不這麼做,恐怕會讓吉卜力關門吧😌
《神隱少女》得到巨大成功之後還獲得奧斯卡殊榮,讓世界看見了吉卜力工作室,但據鈴木敏夫在書中描述,宮崎駿對此是挺困擾的,鈴木先生說,宮崎駿對獲獎與否絲毫不感興趣,他只想繼續作畫,所以他並沒有出席任何頒獎的場合或儀式,他還是一樣過著自己樸實的生活。(我感到更敬佩他了)
他一直不太希望有過多的宣傳。
原因是覺得宣傳方式常常模糊焦點,宣傳的標語經常不是他想表達的東西,但卻是能吸引人買票進戲院觀影的催化劑。
所以當霍爾的移動城堡要準備上映時,鈴木敏夫怕太高的票房、或是討論度太高太紅可能對宮崎駿造成不好的影響,原本有意要降低票房(我想也只有吉卜力會想要控制自己的票房不要太高吧),但當時宮崎駿的兒子宮崎吾朗正準備籌劃美術館,高票房有助美術館的成立,最後採取平時的策略,而霍爾的移動城堡也十分任性地背叛了宮崎駿叫好又叫座😆
看到這一段時我幾乎可以想像宮崎駿用嚴肅的臉對著鈴木敏夫說:「到底在搞什麼啊?」(笑)
而今年82歲的他,好不容易可以實現他所期待的零宣傳上映了。
在這資訊大爆炸的年代,明明可以利用的宣傳平台及方式數不勝數,但他卻還是選擇以零宣傳的方式在日本上映,讓我無論如何都會想進戲院支持這種不隨波逐流做自己的行為藝術😌
在如今這大數據扼殺許多創意的時代,能維持住自己的人真的是接近神一般的存在,不過也正因為如此,這種反向操作反而讓人們對此部電影更好奇,況且談論的還是與「人生」有關的議題,這也符合現今人們雖然生活在物質豐富的年代,但卻更需要去探索自己的心靈、思考該活出怎樣的人生。
雖然我還沒觀看此片,但我心想肯定跟大家想的很不一樣,或許多數人還可能會覺得很無聊。
所有大師級的人物,大概率都趨近於「道」的境界,心無旁騖、沒有雜念地去盡力完成自己想完成的。
而他們的成就並非是因為製作出這些膾炙人口的電影動畫、又或是成為他人口中的「天才」,他們僅僅只是存在著,並「順其自然」的做自己熱愛的事而已。
看完《天才的思考》,宮崎駿、高畑勳、鈴木敏夫、每一位吉卜力的工作人員、或是配音的明星,每一位都竭盡自己所能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問心無愧,才能完成這些佳作,除了天才以外,也有一種不思議的力量在牽引著每個認識吉卜力的人們,或多或少從中得到療癒、啟發。
完成這篇文章的我、看完這篇文章的你,讓我們也像他們一樣追隨自己的內心,自然而然的成為某種「天才」吧!
我們未必享有盛名、或做出什麼了不起的事,但願如同他們那般投入在自己的生命中熱愛的事,即使只是像花草般靜靜的存在著,也是很有意義的。
我想那會是我想活出的那種人生。
#蒼鷺與少年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天才的思考 #宮崎駿 #高畑勳 #鈴木敏夫 #吉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