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整個人並不好時,就不想跟任何人保持聯繫,我經常害怕身邊的人看透我對自己狀態描述的心虛,或者也可以說,我總是預設我必須是什麼樣子,人們才會喜歡與我來往,至今為止絕大部分的時間,似乎都陷入在自己給自己定義的「狀態好」指標。
這讓與我曾在某時某地結識,並且會主動聯繫的朋友,都很難與我共享一段長期的友誼關係,我內心不知道為甚麼總是在擔心在乎的人心中可能並不一定將我置於同等的重視。
接著心魔編劇就會為我寫下角色獨白:
別人終會離開,不如妳先離開;他/她的生活好像有沒有妳都沒有差,差不多可以離開了;他們應該不會想跟這種狀態下的妳相處,還是別赴約了吧,訊息也別回了吧。
我其實不知道為什麼內心會有這些聲音,甚至也不知道怎麼和人訴說我會好過一些,唯一肯定的是,逃跑並沒有讓生活過得比較舒坦,而且很難專注在當下的日子,反而經常在午夜夢迴之時,重新演繹決定逃跑之前的行動,白天醒來,才驚覺自己又一次困在過去。
以前還是學生時,可以逃跑回家,可以逃到學校以外的地方,逃到自己的舒適圈,現在已然不屬於學校體系的人,能選擇要相談甚歡的人,也隨時可以消失在他們的生活圈裡,可是究竟還要讓自己逃到什麼時候,還能逃到哪裡?
鍾明軒在個人YouTube頻道「公開人生的第一支影片」裡曾說:
如果你不願意向別人揭露自己,你便無法向自己揭露自己。
讓我開始真正意識到這些信念已經在很多方面影響到我。
沒辦法向他人揭露除了是為了保護隱私,還有可能是因為你連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其實沒有必要向誰交代自己的處境,但對自己有足夠誠實以對嗎?
檢視日常對自己與他人的誤判
我試著列出目前辨識出來的5個逃跑機制開啟會經歷的自我懷疑環節,或許你也曾有這樣的誤判,或者說我們將自己放得太大:
面對這些誤判,我們能開始的練習是先學會辨識出自己的這些心理暗示,去察覺哪些心理暗示影響了你與自己對話的方式。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
將自己的內心與他人疏離的日子裡,可能與我的性格傾向有關,然而抽絲剝繭後也發現,其實有很多時候可能是害怕去面對、害怕去溝通,同時將對自己的苛刻,投射到他人身上,認為也許他們也是如此苛刻地在看待我。我無法追根究柢自己這樣的慣性反應從何而來,但我好像逐漸在透過一次次的覺察跟練習中,找到更健康的與自己、與他人相處之道。
格友、讀者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是否也有這樣想「逃跑」的時刻,你們又是怎麼將自己帶離孤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