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尤其在疫情年間,總覺得在商業行銷、社群媒體,以及日常話題中,很常聽到「儀式感」與「療癒」兩詞。去年聖誕假期在邁阿密的車程中,收聽李長潔的偽學術認真聽Podcast(大推),分別提到這兩個詞的原意,以及現今被使用的社會文化意涵。我在此並非逐字聽打筆記,而是做個整理,以及一點延伸的反思。
儀式(ritual),源於人類學用語,常見於宗教的過度儀式,如成年禮、婚喪喜慶,象徵人生不同階段;華人過新年換春聯、除舊布新,象徵舊的已去,迎向新的開始等;療癒(healing),源於醫療用語,減緩某身體病痛、病徵的效果。這兩者都有過渡、改變現狀的含意,但有何不同之處?前者是一種象徵形式的行為,從某A狀態接續到某B狀態,這些狀態並沒有褒貶所指,比較像是階段的切換。現今用語如,「早晨儀式」-從睡醒進入到工作狀態之間的過渡、「睡前儀式」-從白天的工作(緊繃)狀態轉換成可入睡的(放鬆)心情。而後者療癒是一種行為的結果,從比較差的狀態,變成相較舒適的狀態。現今用語如,吃美食、摸摸貓狗「好療癒」,辦公室療癒小物等,以追求立即心情、情緒上的轉化,讓「厭世」的心情有意點好轉,目的也是從緊繃轉換至放鬆的效果。而「療癒」與「厭世」也是同一情境下常出現的對照詞組,或許是因為先有「厭世」後有「療癒」吧。關於「厭世感」也是一個大脈絡下所出現的集體現象。偽學術認真聽的某集,YouTuber超級Y的某集也有針對厭世現象(特別是Y世代)做分析,本篇隨筆札記暫不深究。
虛華的生活儀式感 Effete Daily Life's Sense of Rituals
我曾經也有點嚮往所謂生活儀式感,好像一切生活的苦悶都可以在某個儀式中消災解厄、逢兇化吉。坊間推出的儀式感,其敘事不論是背後的行銷,還是某種文青生活的展演,普遍關於好好做一份早餐、晨間閱讀、煮一杯熱咖啡、買一副自己喜歡的餐具或文具、睡前點一盞精油蠟燭給自己等等生活想像。以及,強調「給自己」,與「愛自己」作為同義複詞。然而,至少對我來說,在多重多次的嚮往、執行生活儀式感的實踐,卻總有微妙的失落,而這個微妙的失落來自對儀式感的浪漫化想像(加上儀式或許很有魔法的感覺?)。英文有一個形容詞effete很適合來描述,在這個語境大概可以翻譯成:想要儀式感但過於文青以致有點空虛不知道在幹麻。
多數時候,為自已做早餐依然無法緩解拖延的作業,也依然無法幫我面對工作上的乏悶,反而吃太飽導致注意力發散、豐盛過後杯盤狼藉但心情仍沒有準備好,或晨間閱讀變向成另種拖延。這種微妙的失落也是另一種過渡,從充滿希望到打回現實的情緒梯度向下。
回到儀式本身的定義,若這個行為(如精心準備早餐、煮一杯咖啡、點香氛蠟燭等)並沒有帶領主角從A狀態轉化到B狀態,對我來說是無效的儀式感、空有形式充滿幻想,或本身就不是儀式感,更差的是包裝成儀式感的拖延,甚或透過購買物品來試圖獲得一種氛圍—儀式感的氛圍—但實踐不了商品呈現的想像。此時打回思考行為本身的必要性,如這個早餐的排場程度是否有點多餘?蠟燭等相關高價小物等投射的想像,後來有買到生活實踐嗎?直接去做事,或直接思考是甚麼東西、甚麼狀態需要被過渡,會不會比較實際?
若照這個邏輯,生活中最能達到儀式與療癒效果,最簡便直接的方式就是運動(但因而而義),沒有一次是運動完的心情是更差的(若是團體運動等人際關係問題除外),頂多持平。運動後分泌的多巴胺所帶來效果與「療癒」雷同:短暫轉好。
儀式感也能是工作前置的一部份,如寫下To-do list、寫下outline、先寫兩行作為文字工作者的暖身,這種暖身,或許對我來說才真正具有過渡的作用。準備工作前,丟掉儀式感,直接來暖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