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民初時代,富家子因為戰亂,家道中落,變成窮書生,後來愛上千金小姐,幾經波折,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是不是很熟悉的愛情小說或影視劇情?
民國初年,正是軍閥割據混亂的時期,廣東嶺南的一大戶人家,老爺終於晚年得子,家族的血脈亦因此可以伸延,至於元配和三個妾侍,總算鬆一口氣,不然再來一個五少奶,家中恐怕又會再釀起爭風吃醋的小風暴。小男孩為生母爭回不少光,本來出身卑微的四少奶終於可以得寵,不再受人欺負,但她很低調,每天只吃素念佛,不問世事,也許這是她一直以來在大家庭生存的方法。
小男孩在富裕的環境之下成長,卻沒有世家子弟的驕橫傲氣,反而有點懦弱,因為父親管教極其苛嚴,也沒有怎麼得到母親的特別關懷和鼓勵,唯一快樂的時候就是和親妺妹一同玩耍和學習。男孩讀書成績優秀,其父亦老懷安慰,更私聘洋人教授外語,他日可以出洋留學,但好景不常,國民政府穩定下來的一年,少年人的父親離世,只剩下一屋子的孤兒寡婦,這個少爺還未有能力可以管理家中一切的產業。起初這個家族還是可以繼續其風光,少年亦在民國這黃金十年讀書有成,大學畢業後,滿心期待去歐洲留學,守舊的母親極力反對,因為他是家族的唯一男丁,開枝散葉是主要任務,讀書是次要的事,所以要出國進修,根本沒有商量的餘地。
早在德國納粹勢力逐漸壯大的時候,遠在東方的古老中國,因為一塲五四運動,成為共產黨鞏固勢力的借口,亦因此這個幾千年的文明古國,淪落為蘇俄共產黨的手足兄弟。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運動,本來就是中國知識青年的啟蒙運動,他們相信能改變中國的唯一途徑,就是民主和科學,可是一班自以為是的中國新青年,卻只注重科學,故意忽略民主精神,只偏向俄共學習馬克思主義,結果中國共產黨正式於一九二一年成立,從此這個國家便翻天覆地,也改變了千萬人的命運,包括這個嶺南的世家子,還有他未來的另一半。
三、四十年代期間,世界政局動盪,德國納粹黨在歐洲野心勃勃,日本亦想霸佔中國東北部,七七事變之後,八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國民黨政府不得已聯合共產黨抗日,戰亂的日子,不少家園被毀,以前在南方的這位西關大少,不擅營商加上政治動盪,最後變為一名鬱鬱不得志的窮書生。這個飽讀詩書的青年,懷才不遇,只能靠教書及寫文章來維持生計,偶爾擔任私人補習老師來賺取額外金錢,想不到廿六歲的他,遇上才十五歲荳蒄年華的她,後來便是一生的陪伴。
少女是縣城的富家千金,祖父是清末的秀才,自少在私塾跟從祖父,熟讀四書五經,寫得一手好書法,其父在戰亂中經營的銀舖生意,竟然從中獲利不少,羨慕不少人。這位千金小姐,知書識禮,是縣城的小美人兒,追求者衆,轉讀洋人辦的學校後,英文不行,家裡便請來一個青年,替這位美少女補習,想不到便造就了以後的一段姻緣。
青年人的眉清目秀,才華洋溢,少女一見便傾心,只可惜男的自卑,也怕別人的閒言閒語,不多久便請辭離開,可以想像這個剛剛情竇初開的女孩,那時候是何等的失望和悲傷。不過第二次大戰,少女隨家人去澳門避難,才開始的少女憧憬的愛情,就此本來應該會消失,但緣來真是註定,青年人和少女又幸運的在兩年多後重逢。女孩已是亭亭玉立,不再是稚嫩的青澀少女,溫柔美麗的她,怎叫這書生不淪陷?他也顧不得女方父親的反對,憑藉自己的誠懇和女孩的姑姐作媒,終究還是抱得美人歸,但以後的生活,卻不是從此快活的過日子,而是面臨更多艱辛的考驗。
年青人離開教職後,一直在報館工作,最後還成為編緝,以為從此事業會更上一層樓,可是一九四九年共產黨奪權後,中國大陸全面赤化,知識份子便是被批鬥的對象,不是入獄就是要勞改,下鄉下田,年青人感慨自己一生的際遇,為著少妻和兩個幼兒女的幸福和平安,也不得不離開故鄉,逃難到英國的殖民地:香港。就像很多南來的文化人一樣,香港是他們的避風港,下一代不需要提心吊膽,在一次又一次的土改地改,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下被洗腦和被改造!
廿世紀已過,年青人已作古,他總算能做到為家族開枝散葉,只可惜他的後人,又有幾多個知道過去的歷史?更不要說可以返回故鄉,重建家園了。現在已經是廿一世紀,政局還是隨時可以風雲變色,身為華人,就像浮萍一樣,到處漂流,不過若能做到像蘇軾一樣:「此心安處是吾鄉」便很好了。
打開網路圖片連結,可以欣賞七十年代港劇 「芸娘」主題曲。
文中青年人的愛情故事,跟清末文人沈復的「浮生六記」描述的夫妻情深,雖不盡相同,但也相差不遠矣。
後記:此文曾於二零二三年六月發佈,更新了的文章有些許改動並加入一點新資料,亦開啟了「小人物小故事」系列文章。
大人物的故事可以流傳百世,因為他們在歷史上有影響力。
小人物的故事,微不足道,因為他們只不過是歷史上的麈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