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一篇文章,加料煮成的一大鍋初戀番茄魚,搭配加點的食材,然後配著白飯吃,感到口渴時喝幾口飲料,這樣就是一次很豐盛的大餐,也省去了去大排長龍之苦。換個角度來想,終究是能夠嘗到熱門名店的料理滋味如何。而嘗過之後就能決定要不要列入常備的外送清單裡,因為料理合口味是一回事,而餐廳要營業多久又是另一回事。當下很熱門要排隊,如果之後退流行之後,是不是還能維持這樣的品質和口感呢?那就不是個人所能控制的。所以把握正在如日中天的氣勢,好好品嚐,那就是現在能做的事。
消費者的口味一直在變,能夠走紅多久,其實並不是那麼確定。有一些餐廳在興起到結束營業,月光都未能光顧過,這也是常有的事。能吃到可說是一種緣份,因為選擇很多,也隨時都有新的店家在上架,總是有很多還沒嚐過味道的餐廳存在。初戀番茄魚的定位巧妙之處在於,它算是一道完整的料理,就算直接吃也沒什麼問題。也不用像去吃火鍋那樣要選湯底要選沾醬。就算是跟那種煮好的火鍋,例如三媽臭臭鍋相比,番茄魚的湯頭是比較特別的,不是一般常見的的昆布高湯湯頭。
月光認為,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定位,能夠去吸引愛吃火鍋的客群,來享用這樣的魚片料理。而且將預算都花在這一道料理上,也就不用去單點其他菜色,光吃這一鍋配飯就好,也能控制聚餐預算。當然,如果預算多的話,就盡量多點些食材加進去,讓料理內容變得更加豐富。這種點一份鍋底再視情況加價的模式,在薑母鴨或是羊肉爐也常見到,只不過這兩者大部分人都吃過了,反而是番茄魚甚至是會辣的酸菜魚比較有新鮮感,所以才會如此熱門。就像前一陣子流行韓式炸雞,月光也因此吃了好幾次起家雞嚐鮮。
要辦聚餐的話,都會想要吃點平時吃不到的料理,而且對於時下熱門的餐廳,也會基於好奇心而點來吃,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儀式感和話題性,一邊品嚐沒吃過的料理,一邊談論該料理好不好吃。可能過一陣子就沒那麼流行了,也可能持續人氣高居不下,但至少自己有參與到。就月光吃了兩次的經驗,認為初戀番茄魚的確是有列入常備清單的實力,並不是僅徒具虛名而已。每隔一段時間,還是會想要點來吃,並且產生期待感。而平日一樣是按照自己的飲食計畫來執行,這可以同時併行的。即使平日有在控制飲食,並不代表就不能吃點高熱量的美食。
月光覺得,初戀番茄魚因為可以選擇不同的加料內容,讓口感能夠更加豐富而不容易吃膩,甚至在加入許多自己喜歡的食材後,會讓美味程度提升到更高一個檔次,這比單點一道大菜(例如烤鴨二吃)還要有期待感,相信在季節來到冬天時,會更加的搶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