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在FB的育兒社團三不五時就會出現類似的「管教無效求救文」。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打、罵、威脅、講道理」這些都是蠻力,不但無效,還只會換來反彈。
《如何改變一個人》一書提到,最高明的說服,不是使勁猛推,而是移除改變的障礙。
我自己也摸索出一套「幼兒說服法」,在育兒路上,如果懂得「帶風向」,小孩就會跟著你的思維走,至於要如何成功引導孩子也是有技巧的,在此分享我個人實際案例供大家參考。
情境:洗澡時間到了,阿妮說要先玩完玩具再洗澡,她不要穿睡衣玩要穿美美的玩,在那邊大哭大鬧。
【我的「帶風向」戰略分析】
1、正向增強法(強調好處):「我們趕快洗完,媽媽就可以陪你玩XX(要是小孩最喜歡的遊戲)」、「洗完澡我們待會穿美麗的公主睡衣哦!」、「趕快來玩泡泡(她很愛玩泡泡慕斯)」...。
2、負向增強法(強調不做的壞處):「不趕快洗澡的話,熱水會會被"泡澡怪"用完(參考自吉竹伸介的繪本《我有意見》)」,「不趕快來洗的話,水會變冷吱吱(台語),洗冷水澡會變成冰塊人(具體化+幽默元素)」、「不趕快洗澡的話,泡泡會消失,變"沒泡浴"了!」「不先洗澡的話,會變成"臭豆腐公主",我聞看看有沒有臭?(做一個聞的動作,下一秒,演出"臭到暈倒"的動作,小孩馬上破涕為笑)」。
3、減少轉換障礙(促使轉換):讓小孩感覺洗澡的時間很短暫,「媽媽幫你洗"超級火箭澡"(很快的意思),你從1數到200我就洗完了,你來實驗看看」(挑戰小孩好奇心)。
或許你會覺得,小孩那有那麼簡單就被說服,媽媽說到舌頭打結、喊到燒聲,孩子還是聽不進去啊!
沒錯,除了運用「正向增強」(美白)、「負向增強」(拉黑)、「減少轉換障礙」3種戰略,還必須配合小孩的大腦容易理解的方式,使用「童言童語表達法」,才能達到溝通效果。
【童言童語表達法】的3個重點:
1、清楚生動
上面的例句,我用了「具體化」、「物品擬人化」、甚至用「演的」的表達方法,跟小孩連結,小孩就會秒懂。
《3分鐘說18萬個故事,打造影響力》一書提到:「擬人化,把溫度從無生命的攝氏4度,提升到人體溫度37度,形成現實扭曲力場,故事就出現了說服的力量。」
例如:小孩亂丟玩具,很多家長都知道跟小孩說,玩具會痛痛,他會哭哭,以此類推。
像是如果玩具不收,大人可以站在玩具的角度說,玩具說他好想回家,去跟他的玩具朋友們一起睡覺。
小孩不吃特定食物,我會站在食物立場說:「你看我很好吃,把我吃掉,變成你的營養我會很開心哦!」(不過不一定保證有效,阿妮有些食物堅決不吃,個人口味問題,這個比較無解。)
2、調動情緒
就行為設計理論,「感受」可以更快引起「行為改變」,情緒可以增強記憶,所以為何有人說「用打的會記住」,因為他連結到痛苦的情緒,當然,有智慧的我們,要用「正向情緒」連結,我最常用「誇飾法」、「幽默元素」強化溝通內容,你說的好笑,小孩就有興趣聽。
另外,還可以使用「歌謠」說唱,大腦處理音樂與語言的區域很接近,利用音樂、節奏,可以幫助記憶,用熟知的童謠旋律自編詞,或使用現成的童謠,都是很棒的方式。
3、善用背景知識(基模)
我還經常使用「繪本曾出現的情節」或「小孩熟知或喜歡的故事或人物」作為例子來說明和解釋,孩子馬上能理解,所以平常就要和孩子共讀繪本,親子就有共同的背景知識。
你有發現了嗎?
這些說話技巧都是為了要讓孩子「有畫面感」,否則,大人的話就像一串外星文。
大約3歲以前的孩子尚未建立社會化的意識,所以如果跟孩子講「你這樣,別人會不開心/媽媽會生氣...」之類的教導(情勒?),通常沒有什麼效果。
但是如果4歲以後,考慮到「與他人的關係」就很重要,這會幫助孩子有「同理心」。
每個小孩都是精算師,會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其實仔細想想,孩子認為「先玩完玩具再洗澡」是對他有利的選擇,不是嗎?就經濟學而言,先享受的效益最高,只是小孩做的選擇和大人想要的不一樣而已。
有一個知名的「棉花糖實驗」,把棉花糖擺在孩子面前,孩子吃棉花糖是基於生理需求,如果加上其它「條件」(例如過5分鐘後再吃,就會再多給你1個棉花糖),大部分的孩子都會「思考」而「改變」,自願延後吃棉花糖的時間。
在日常生活中要別人「改變」決定,本來就不容易,所以大人要幫小孩「分析」事情的利弊,讓孩子感受到做這個選擇是「對他有利」的。
跟孩子溝通有點像「談判」,只是孩子更單純,不會考慮到ABC,通常如果他想通了,自然就會做出選擇。
找到孩子關鍵需求--「拆地雷」
如果上面的方法無效,孩子還是一意孤行的話,也沒關係,就理解他,因為這是小孩的內在需求,在合乎情理、安全的情況下,我會稍微讓步,協調出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選項。
或許有的家長覺得不能什麼事都順著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場,如果連自己最親近的爸媽都不同理孩子的需要、不回應他的需求,會造成孩子對人的不信任感,孩子會切斷和父母的連結,親子關係就是這樣慢慢的失去連結,很多親子關係到後來都走到冰點,不是沒有原因。
我想到有一次帶阿妮去上Lasy積木課,老師帶小朋友用積木作冰棒,下課前老師要收回積木,其中有一位小女孩怎樣都不肯把積木給老師而大哭,她的母親好說歹說都沒有用。
我低下身,跟小女孩說:「你很喜歡你自己做的冰棒對嗎? 你做的真好,這是什麼口味的啊? 你想吃看看嗎?」 (連結小女孩的心理需求,讓小女孩願意聽我說話)
我:「 那我們吃一口之後,有吃到了,就還給老師好嗎?」 (小女孩點頭)
我和小女孩玩假裝吃冰棒,她心中滿足了,就很順利把積木還給老師了,整個過程不到3分鐘。
我看到,小孩暴怒情緒的背後,是小孩的純真、對新事物充滿好奇、或是尋求關注、或是反抗大人的決定.....,《如何改變一個人》一書提到, 「如果想改變一個人,首先你必須先了解他。」只要大人細心觀察與理解,先連結,就好解決。
人的一生都在「做選擇」,幫助孩子「學習如何做決定」,比起「命令孩子做某項決定」,才是真正對孩子好。
每一次我們處理孩子情緒的問題,就是幫助孩子「學習如何解決問題」的好機會,讓孩子學習面對問題,可以有多種思考方式和解決方式。
當你發現你能夠順利「破關」,恭喜你,你的孩子一定會愈來愈懂事,因為他會得到你的真傳,然後大人也會「信任」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