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賽斯書的核心是闡述這樣一個道理:你創造了自己的實相。是你的“信念”使你產生某種“思想”,思想又使你產生出某種“情緒”,而“思想”和“情緒”一同由內而外地造成了你的身體狀況、人生經驗和個人實相,無一例外。
參照賽斯思想的角度觀察與分析架構一的事件
架構一
接踵而至的悲歡離合,而是選擇充分知曉
「信念創造實相」的原理原則,以致不必再和生命對抗而是隨順而行。由外而內
的旅程,由關注「做什麼」轉而重視「
存在的狀態
」
。在群己關係看見神
,就是承認任何一個人,即便在架構一表現的如何的正面或負面,架構二
都帶有一個自發性善的意圖
。小細節
中,愈察覺意識的擴展,愈能主動地將信念新陳代謝
,擴展生命的經驗。可能的自己
。靈魂最主要的是一個能量、創造與行動的泉源,而就是要透過永源變化的情感來顯示它的特性。 也許就是因為「愛」無所不在、無所不包,我們才能在架構一,享受精神上互相廝殺與張力折磨的快感。
有時候會想,當我結束這一次轉世人格時,我一定要好好整理這一次的各種經驗,因為這次轉世使我受益良多、值得回味,因此我選擇活在當下,給予那個已經在回憶這次轉世之前的我,充分的支持與經驗,並放下限制性的想法,以便於接受那個未來的我,因反思後而得的洞見。
愛與恨兩者都是建立在你自己的經驗裡的自我認同上。 如果你完全沒有與一個人認同的話,根本不會費事去愛他或恨他。因為相對而言,他們並沒有「觸及」到你,也沒有引起你很深刻的情感。
你的世界就是由你自己一手創造。真理就只有這一個。明白這個,你就明白了創造的奧秘。 就是因為架構一是充滿彈性、充滿無限可能性的畫面,而其中的影像都是因你而起的,臣服就是選擇不再對抗外境,不再慌張地掙扎於生活中的浮木,載沉載浮。
反之,勇敢地承認外境是自己一手打造的,就算情況多麼地令人感到挫折無助,都能從此時此刻開始徹底改變。 臣服並非被動地等待救援,而是往內看,去探索並挖掘架構二的繽紛與燦爛和你尚未作出的選擇。
架構一事件的發生,需要在架構二構築
首先,你必須了解,在你自己的獨特裡,把你自己與別人相比是無用的,因為在如此做時,你試圖去模仿那些屬於他人的特質,而到那個程度,你否認了自己奇蹟般的存在與願景。就是因為不同人格如此的獨一無二,才能有比較的空間;也因為不同人格如此的絕無僅有,使得比較變得毫無意義。
任何一個在我生活中出現的人,本質上,就是回應我渴望在架構一中,體驗生命中喜、怒、哀、樂的質地與重量。 那些讓我失望、痛苦、擔心等等......的人,在
構一我真的很想掐死你們這些賊人賤貨 !
,但我也感謝在架構二的你們,願意用一次地球人格的生命來豐富我的生命。
如果你不喜歡你在的地方,那麼檢查你有哪些信念,把他們帶到光天化日之下。在你之內沒有任何事值得害怕。充足的「自信」可以引導出無限的「力量」。「力量」就像水波漣漪一樣,只是輕輕地彈指,就可以造成湖面的擾動,實相的改變。
也許這也是「用力」和「用心」的差別,「用力」是施力於架構一;相對地,「用心」是施力於架構二。施力於架構二,從外在看就是找張椅子坐下來,開始改變信念,看似較容易於強加動能於架構一,施力於架構二比較有挑戰性,因為在探索信念的過程,往往需要極大地、全然地誠實。有時候我們偽裝習慣了,對於意識心內真正的想法與信念,也漸漸地混淆不清了。
和他人相處之間的交互作用,有競有合,難免會和意見不同的人產生摩擦與爭執,或者是讓自己陷入一些人際關係上境退兩難的局面。這時我了悟,對自己慈悲很重要,如此才可以放下自己對完美的執著;對別人慈悲也很重要,因為才可以放下對自己要求他人完美型像的投射。
「慈悲」不是一個行為,而是一種氣質、一種行為背後深層的底蘊。更重要的是「慈悲」是打開其他可能性的重要路途,放下對目前實相是唯一的解釋。
臣服是遵循內在的指引創造之下,對於自身的、群體的、環境的種種外境能夠帶著知曉的眼光來欣賞。人人都經驗到一個全然屬於自己、跟任何其他人都不相同的實相。 生活中的陰晴圓缺、悲歡離合、酸甜苦辣都是來自於自己的信念。
基本上,每一個人都是盡情熱切地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你的想像終究會形成你的實相,即便是你後來改變想法,在其他的可能性架構之中,也會被被充分地被實踐。 了解到自己創造了生命中的每一天,是一件多麼令人安心和欣慰的事情,似乎給了我們在匆忙地度過日昇日落的每一天中,鬆了一口氣的理由。
真正的慈悲不只是行善,而是接受自己的陰影
(穿過並放下你所創造的實相 完成你業力的行動週期 業的開始到果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