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經文概要:
弟子舍利弗聽聞之後對過往自己曾有過的懷疑懺悔,今日才知道世尊佛陀是隨宜說法,因應不同根性的眾生給予不同的妙法,既得佛陀告知每人皆可以成佛,終不再有任何疑惑。
佛陀回應舍利弗過往一直以方便說教導他,今日所說經名為《妙法蓮華經》,並開始授記舍利弗未來亦將成佛之因緣,以及佛號華光如來與佛國樣貌等的描述。此時現場四部眾聽到這個好消息,齊聲歡喜並讚歎佛陀智慧。舍利弗聽完之後,再次聲明從今爾後對於佛法內容將不再有任何遲疑。
佛陀為使語意更明,說了三界火宅的譬喻,並以其中長者以三車吸引其子逃離火宅來譬喻佛陀分別以三乘之隨宜方便說來引導眾生走向成佛之道。最後總結三車的目的只有一個,如同佛法說經中將三乘歸為一乘的概念。接著佛陀以偈頌方式重新強調三界火宅、三乘三車以及會三歸一的重點。並再次以偈強調毀謗此法的大過患,以及不可隨意宣說此法,除非對方根性敏利以及有善心因緣,方可為之解說此妙法。
(二) 嬰兒觀:
1. 舍利弗是佛陀最有智慧的大弟子,都曾經有過質疑,所以此品一開始的領解與懺悔,正好提醒世人也不該糾結於過往不同乘別內的內容,都應該從此融會貫通,明瞭佛法只有一乘,都必須發拯救眾生解脫的菩提心才能走向成佛之道。
2. 舍利弗在此品受記為佛一事,除了佐證聽聞此法的殊勝福報之外,其實也是過往諸佛每次說到此法時的一個傳統,再次說明承上啟下的因緣。
3. 佛陀的譬喻也是讓佛法更清楚明瞭的一種方式,更加證明佛陀的大智慧,會以深淺不一方式解說,藉以讓所有眾生依照自己的根性得以理解。
4. 牛車譬喻為大乘,足以說明牛在印度的地位。此品雖然說明佛法不同時期分別講出的三乘應該歸於一乘,但是提醒讀者不該因此作出其他乘別內容不重要的錯誤結論,所有佛法智慧都具有無上功德,眾生可以因為自己根性不同而從不同的經書中獲得開示,所以千萬不可因此而去推翻佛陀在不同時期的任何隨宜之說。
5. 謗法的提醒,除了說明“相信”才是開啟一切智慧的首要條件之外,也提醒我們眾生在接受任何知識的過程中,甚至是良性溝通之關鍵,千萬不可以因為自己不懂或者先入為主的觀念,就以自己僅有的知識去毀謗他人,除了突顯自己的不智之外,也阻礙自己智慧增長的機會,或者是造成無法與他人溝通的原因。聽不懂,應該要去求解,而非隨便謾罵。
(三) 嬰兒想:
人的成長過程中,似乎都會經過一段叛逆期,所謂叛逆,通常都是針對父母或師長的威權的違逆,小孩用自我的認知,將各種善意的關懷扭曲變形,誤解成莫名的負擔與壓力。
然後到了某個年紀,或者某個時機,就會有所感悟,開始悔不當初。
之前曾經上過一堂課,某位醫師分享人生故事,有關他與母親之間的關係,談笑風生之際,忽然潸然落淚,就是為了悔不當初,為了自己那段充滿誤解與毀謗的叛逆年少。
這位年輕有為的醫師侃侃而談自己順遂且得意的人生,早已達到世俗所謂的五子登科,看似人生無憾,唯有與母親的關係,日漸惡化。
他先是列舉母親各大“惡習”,包含喜歡於餐宴上打包各種食物,讓人覺得丟臉;還有逢人就炫耀這個兒子的成就,讓人有驕傲的不良感受;以及每月固定聚餐前都要花過多時間去準備過多的食物,造成大家吃飯的壓力等等。他輕鬆地暢談母親的罪狀,並一一找了合適的罪名定罪,台下也有不少觀眾點頭認同,代表許多家庭應該都有一個這樣的母親。
他因為不喜歡母親這些作為,忍不住都會在家中對妻子抱怨,也不管兒子是否聽到。甚至每個月帶著老婆小孩一起回家吃飯時,也會直接對母親表達不滿,尤其是吃飯時,都要嫌棄母親過於鋪張浪費,每每都是心情不悅地吃完那ㄧ餐,嫌惡之情溢於言表。平日更是不愛接母親的電話,不是接了之後敷衍應和,就是故意找藉口不接電話,要妻子或小孩幫忙代接。
直到有一天,他發現小孩開始跟他一起抱怨起這個奶奶的時候,他才驚覺,自己是否做了最壞的榜樣。他開始思考應該如何改變這個現象。
接著有一天,他發現一位病患家屬帶著她母親看病,神情不悅地指責母親的遲到差點錯過就診的時間,然後他看見這位母親除了抱歉之外,緩緩地從手提袋中拿出一杯果汁遞給她的女兒喝,說是剛才在家中現打的。這位醫師看到這一幕,想起自己的母親這些年就是這樣默默無私地對他呵護倍至,過往數不清的母愛事蹟於是一一浮現在醫師的腦海之中,包含當年大學聯考時母親的陪考,炎熱的酷夏中,好不容易在休息區佔據了一個位子,母親卻沒有坐在椅子上,當他在考場裡面忙於填寫考卷時,母親卻是跪在椅子旁,對著椅子上擺放的一本佛經虔誠祈禱,就是希望他的兒子能夠在考場內順利完成所有的考試。
醫師說到這段過往時,數度泣不成聲,頻頻拿起手帕拭淚。
從那次起,醫師開始從感念的角度思考母親的所有作為,他這時候才理解當初對母親所有的不諒解,原來都不是母親的問題,而是自己。母親所做的一切,都是以愛為名,只是自己當初不懂,還自以為是,做了錯誤的解釋。
他不但從此於每月的聚餐中,都會主動先走到廚房,對著忙碌的母親致謝之外,更會於用餐過程中不斷讚美母親的手藝,甚至於餐後還主動將過剩的食物打包回家,讓母親開心不已。而且平日不再閃躲母親的電話,甚至都會專心聆聽,還是安慰母親或提供建議。
不久之後,他發現母親變快樂了,抱怨減少了,而他的兒子竟然也開始會向奶奶道謝,更重要的,是他與母親的關係完全改變了,他終於得到真正的快樂。
聽完這位醫師的故事,我想起自己的母親,我家也有一位這樣默默無私奉獻的母親,我家也有一位曾經叛逆的兒子,後來幸好來得及“悔不當初”。
有許多年,母親與我的關係也是一直都不好。我也曾經不斷列舉母親的各種“罪狀”,也一直認為都是母親的錯,我的叛逆師出有名,自然也是不斷在心中或朋友面前“毀謗”我的母親。
其中,母親有兩大罪狀與醫師的母親相似,一是浪費,母親每次都藉禮佛之故,採買許多的水果回家供養佛堂,二是抱怨,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抱怨,有對鄰居抱怨,有對看護的抱怨,有對我的兄弟姐妹的抱怨,當然也有對我的抱怨。
當時的我,為了“整治”我的母親,選擇了消極的抵抗。我常常理直氣壯地告訴母親,你自己買的水果,你自己吃,如果你吃不完,就不要買這麼多水果。我們兩個各執己見,母親希望我吃水果,我故意不吃,我希望母親自己吃掉那些水果,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水果最終大多腐壞,母親與我都沒有吃到,水果也浪費了。成了三敗俱傷。我以為我的出發點才是正確的,我以消極抵抗,希望母親可以改掉鋪張浪費的習慣。
對於母親的抱怨,我則是置之不理,充耳不聞就是我的消極抵抗。偶爾我讓母親自顧自地對著空氣訴說,我即使身在一旁,也完全躲進電視的劇情中,或者自我的放空中。就是不管母親抱怨的內容,因為對我而言,都是些無關痛癢的小事,或者一切都是母親自尋煩惱,,只是無病呻吟。這還是當我心情好的時候才願意容忍的客氣。倘若我自己當天心情已經夠糟,或者已經工作太累,我就會更直接躲進我的臥室,根本不會出現在母親的面前,讓母親所有的抱怨無處宣洩,讓我以為,只要沒有人訴說,母親的埋怨就會自然消失。
事實證明,我的方法完全無效。不但沒有改善我們倆之間的關係,我們倆也漸行漸遠,各自躲在不快樂的世界中,成了這個世界上兩個最熟悉的陌生人。
幸好我有此福分,終於有一天,我認清了我的叛逆。我感謝我還來得及“悔不當初”。
我終於明瞭,我母親對我無私的大愛與付出,我竟然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相信應該有許多讀者看到此處,早就把我罵翻了。我是個被寵壞的小孩,明明享有得天獨厚最偉大的母愛,卻刻意地將其惡意曲解。母親因為知道我長期外食,擔心我營養不夠,所以才會刻意買這麼多水果幫我補充。我竟然將其扭曲成鋪張浪費,卻又選擇使用“拒食”的浪費手段來做為對抗方法,我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自以為是的執拗。
自從我體會了母親的用心,我開始每天開心地享用這些母親精心準備的水果,母親看我吃得開心,在我的規勸之下,也願意一起分享這些水果,從此水果不再浪費,母親的愛也沒有白費。更妙的是,我們相聚的時光也開始變得有趣,母親雖然還是會抱怨,不過母親不再像從前一樣自言自語,我們之間開始有了互動,我會專心聆聽,並給予我的見解,有時候勸母親要放下,有時候讓她發洩完,故意轉移話題讓她轉換心情,有時候,跟著一起抱怨。就這樣,母親也開始學會聆聽,會開始將我的提醒或勸慰聽進心裡,當我偶爾聽到母親自己說,「我現在都跟自己說要放下,過去就過去了。」我會開心地稱讚母親,然後就會聽到母親笑著說,「這樣才會快樂一點啊。」
我很高興我的叛逆期雖然久了一點,但是終究慢慢結束了。只是偶爾回想起,還是很後悔沒有早點了解母親的用心,更後悔之前在外人面前惡意責備過母親的不是。羞愧之心,只要想起,還是會紅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