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仁字本義猜想》一文,仁被示意表達成:
環境﹢身份﹢與環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為 → 仁
那麼在《論語》、《左傳》等先秦文獻中,先民們認為什麼樣的行為算是與環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為?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
這一章,孔子認為宰我違背了三年之喪的禮,是不仁。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環境﹢身份﹢禮 → 仁
如果一個人被慾望驅使,做出了違背禮的行為,就是不仁。克己復禮就是要求這個人克制自己的慾望,使行為符合禮的要求。禮的實質內容是:先王對人在某些情形下,什麼樣的行為是與環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為做出明確具體的規定,如人的等級、八佾舞、告塑、同性不婚、三年之喪等。
因此,在有禮可依時,與環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為就是執行禮所規定的行為。做到了,就在這(件事)上做到仁。禮規定的多是那些關鍵、重要的行為,那麼違背禮的行為,就是人不該做出的行為,做了它就是不仁。
小結:環境﹢身份﹢禮(先王規定的行為) → 仁
對待父母﹢兒子﹢孝行 → 仁
對待朋友﹢人﹢信 → 仁
不必懷疑,孝、信是通行於天下的行為,也容易理解孝行是作為兒子與其環境(家庭)和身份相符合的行為,而信則是與朋友交往相符合的行為,因此它們也都是仁。宋程顴的《識仁篇》有:“義、禮、知、信皆仁也。”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 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孟子·盡心》
這一段,楊伯峻先生《孟子譯註》的譯文:親愛父母是仁,恭敬兄長是義,這沒有其他原因,因為這兩種品德可以通行於天下。
天下之行術,以事君則必通,以為仁則必聖。立隆而勿貳也,然後恭敬以先之,忠信以統之,...。如是,則常無不順矣。以事君則必通,以為仁則必聖,夫是之謂天下之行術。 《荀子·仲尼》
孔子以“三年之喪”是“天下之通喪”,認為它是仁。孟子以“親親”能“達之天下”,認為它是仁。荀子也以「天下之行術」認為做到天下之行術中的那些行為,就能做到仁。因此,有大家都遵守的行為(如社會風俗)可以參照時,與環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為就是保持同大家一樣的行為。
小結:環境﹢身份﹢通行於天下的行為 → 仁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訌。
觀察仁者的行為,並將其作為仁的行為來效法、學習。而以下《論語》三章,孔子建議從仁者或他人學習仁的行為。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子貢問為仁(怎樣去培養仁德),子曰:... 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因此,有仁者的行為可以參照時,與環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為就是仿效、學得仁者的行為。
小結:環境﹢身份﹢仁者的行為 → 仁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 ...。
樊遲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
孔子認為忠恕是(官員)的仁,即與其環境(公務)和身份(官員)相符合的行為。然後孔子依據各弟子不同的公務、職位,將忠恕轉化成結合他們個人狀況的具體行為:愛人、執事敬,與人忠、先難而後獲、出門如見大賓等等。
孝是兒子的仁,即與家庭中兒子身份相符合的行為。孔子則依據各弟子不同的家庭狀況,將孝轉化成結合他們個人狀況的具體行為: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不敬,何以別乎等等。
因此,官員結合自己的情況,將忠恕轉化成實際的與其公務和官位相符合的具體行為,應用到工作中去。而子女結合家庭的狀況,將孝轉化成實際的具體行為,去幫助父母。
小結:環境﹢身份﹢抽象的仁轉化成的具體行為 → 仁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這一章孔子提出恭、寬、信、敏、惠是仁,而且也給了為什麼它們是仁的理由。可以看出孔子是根據這些行為有利於官員辦好公務這個目的而推導出來的。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這裡可以看出孔子的推導邏輯是感恩、回報、至少有同等的愛。
陽貨欲見孔子... 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這裡的推導邏輯是:一個人生活在這個國家,又有才華,而國家正處於艱難中,他理應有責任來幫助這個國家。
以上這些都是透過正常邏輯推導出的行為,它們考慮到其他因素,如目的、感恩、責任等等,是與當下的環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為。
小結:環境﹢身份﹢邏輯推導行為 → 仁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論語》
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 《孟子·公孫醜上》
誨人不倦是教師這個職業最需要有的行為。
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馀,則日月至焉。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論語》
好學、不惰、不貳過是學生最需要有的行為。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公子糾死﹢師父(召忽)﹢死 → 仁
公子糾死﹢師父(管仲)﹢不死 → 不仁
春秋時代的公子往往與君位和國家的命運相聯繫,教育並保護好公子安全必然是公子師父這個職業最重要的職責。
小結:行業﹢身份﹢行業最需要有的行為(與行業職責相符合的行為) → 仁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復禮,仁也」。信善哉!楚靈王若能如是,豈其辱於乾溪? 《左傳》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論語》
初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賓。與之歸,言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請用之!臣聞之,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 《左傳》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論語》
流傳世間、歷久不衰的關於人的行為的立言,它們主要出自史家、賢者、智者,也包括出自民間人士的,是對某些情形下,總結出那些與環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為。
小結:環境﹢身份﹢立言的人的行為 → 仁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論語》
慶鄭曰:幸災不仁。 《左傳》
鄖公辛曰:乘人之約,非仁也。 《左傳》
範文子曰:不背本,仁也。 《左傳》
伍尚曰:度功而行,仁也。 《左傳》
貴賢,仁也; 賤不肖,亦仁也。 《荀子》
不聞不見,則雖當,非仁也,其道百舉而百陷也。 《荀子》
博學的智者對各種人的行為做出判斷,總結出,在一些特定情形下,哪些行為是與環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為。
小結:環境﹢身份﹢博學智者判定的人的行為 → 仁
惻隱之心,仁也; 羞惡之心,義也; 恭敬之心,禮也; 是非之心,智也。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孟子》
惻隱之心,仁也、或仁之端也,意思就是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可理解成:孟子認為由同情心自行驅動誘發出的行為可以當成仁的行為。因此,當同情心驅使你要有所作為,要去表現出某種行為時,在此環境下,與環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為就是順應同情心,去表現出同情心誘發出的那個行為。
小結:環境﹢身份﹢同情心誘發出的行為 → 仁
從上述先秦文獻中仁字所使用的實例可知,能用來確定仁是什麼樣的行為的手段和方法是眾多的。而我們能夠意識到這麼多的手段和方法都在追求:在特定環境下,人或特定身份的人,表現出相應的「與環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為」。
到此你難免會奇怪,為什麼仁的行為會如此龐雜和各式各樣。我的理解是,仁要完成一個偉大的使命,把野蠻的人、生物屬性的人、自我的人塑造成文明的人、社會的人,故非如此不可。
下一篇文章將從人類演化推導出「與環境和身份相符合的行為」本质上就是達爾文演化論中的適者,也就是適者生存中的適者。
作者:覃秋
2024年9月2日於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