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釀影評|《重磅腥聞》:這不會是最後一批受害者

2020/01/1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MeToo 一詞在 2006 年由美國人權運動者塔拉娜.柏克提出,用來作為反性侵、性騷擾的標語,然而直至 2017 年 10 月哈維.韋恩斯坦性騷擾事件時才被廣泛使用。接下來社會迎來的並非對於女性困境的關懷,而是聚焦女性以肉體與性交換上位的過程,加害者的身後永遠有一群人認為雙方都有錯,或至少加害者的罪惡並沒有那樣深重。然而重點從來不在交易的「過程」,而是兩者的權力落差促成了交易。
《重磅腥聞》改編自福斯新聞創始人之一羅傑.艾爾斯的真實故事,雖然主題是關於職場的性暴力,但裡頭尚包含了幾個重要的元素,構成了新聞的全貌,同時也緊扣主題。這些元素分別是揀選、包裝與裂解。
「揀選」──我們所看到的是被挑選過的。
初入福斯的凱拉努力想爬上主播之位,同事告訴她什麼才是閱聽人想看的,什麼才是福斯想要播送的──事實上後者遠比前者重要,因為即便自媒體時代興起,至今閱聽人尚無法影響媒體,我們能做的僅是消極抵制。體制外的人們訴求媒體道德與媒體責任,體制內的人懷著夢想而來,不是被同化,就是黯然離去,如同片中的三位女主角。梅根是黃金時段節目的主播,曾經在性暴力的邊緣遊走,努力想堅守自我同時保有工作;格雷琴因為拒絕羅傑的要求,在被降職後開除,並繼續她揭發羅傑的行動;凱拉則是眾多受害者之一。
「包裝」──媒體決定了這些人、事、物如何被觀眾看見。
片中與劇情一同前進的是當時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唐納.川普的選情,川普對於女性與有色人種的態度可說是始終如一,而他最後依舊成為美國總統,這正代表了這些言論是有市場的。現今在職場上,女性正急起直追,在政治界女性開始取得權利,在家庭裡女性也支撐了部分家庭開銷,若說付出多少義務也代表了擁有多少權力,那麼男性完全掌權的正當性不斷減弱。過去被隱形的家務成本開始越來越被注意,教育程度伴隨著女性就業率的提升,那些立於女性足前、被時代沖刷的門檔已開始出現裂痕。
同時,門檔的另一邊,有人焦急地立下更多的限制與阻礙。這樣的行徑引起了人們的批評,而這些被批評的人們在川普身上看到了曙光。一個美國總統候選人擁有全美國,甚至全世界最高的曝光度與發言權,因此當這些人們認可的言論被如此大肆放送時,不論另外一邊的人們如何怒吼,溝通幾乎是被阻絕的。而媒體更加劇了兩方陣營的裂痕。
媒體當然會有立場,因為媒體需要巨大資本的支持,金流就代表了言論的風將往哪裡吹。片中可以看出福斯對於川普的友好態度,因此也會希望旗下節目不要有過激的言論或表態,然而這些女性說的僅僅只是一個現代公民應該關注的議題,自然也是一個總統候選人應該被檢視以及確實回答的問題。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6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4.6K會員
1.7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