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能在病態社會游刃有餘者, 是真的健康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憂鬱的低谷,我找到了一本改變固有看法的書!曾經深陷憂鬱的漩渦,試過各式抗憂鬱藥物,卻發現始終難以擺脫陰霾?或許我們需要深入探討憂鬱症的真正成因,以及藥物以外的解決方案。這本書讓我徹底改變了對憂鬱的看法,重新找回光明與平衡的關鍵或許就在這裡!


憂鬱的聲音:傾聽傷痛

書中討論安慰劑效應與新式抗抑鬱藥物的關係,並且認為抗抑鬱藥物並不是憂鬱症患者的唯一出路。與其說傷痛是必須用藥物加以革除的一連串不理性發作,作者認為應該要傾聽傷痛,找出傷痛要傳達的訊息。抗抑鬱藥物的作法就像在截肢部位貼膠布,但面對極度傷痛的人,要治療的不是症狀,因為這些症狀傳達更深的問題,你必須深入問題,找出傷痛背後的訊息。

憂鬱已成為社會性問題

沉浸在憂鬱的深淵,約翰海利用三年時間環遊世界,追尋憂鬱症的真相與解方。他不僅深入探討七種引起憂鬱的問題,更強調了重新建立連結的至關重要性。這趟旅程讓他解開了內心的長久困惑,發現憂鬱焦慮不能僅歸咎於生理與心理因素。在旅途中,約翰海利揭露了憂鬱背後更深層的社會原因,如人際關係、價值觀、職場環境、創傷以及對未來缺乏希望等。他發現憂鬱症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挑戰。結束旅程後,他找到了對症處方,認為要減少憂鬱症的發生率,需要社會群體的支持。


個人化解藥反造成問題

這本書對我而言如同一場啟發之旅,揭示了憂鬱症的深層根源,超越傳統治療的視野。作者的經歷和我自身的經歷有點相似,在少年期時被確診憂鬱症,並且被告知時腦袋出現了問題。我從來沒有想過將我的憂鬱和周遭世界連結。我當時認為這一切都是跟「我」有關,在「我」腦子裡。我把痛苦完整保留給自己。這是因為當初我就被權威告知,我大腦出事了。既然是腦袋出現問題,自己也無能為力,因此只好仰望藥物能自行對抗腦袋的問題。

但告訴憂鬱者這一切單純是大腦的問題,就等於給他們一張錯誤的地圖。這張地圖既無法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為何有這些感受,也無法讓他們找到歸途,甚至還可能困住他們。

以往當我陷入低潮時,我會想辦法自救,我會找我自己,認為自己有什麼地方出了狀況,於是靠著修復強化自己,讓自己壯大。當憂鬱焦慮開始襲來,我會驚慌地對抗自己被吞沒,所以我會為自己做點什麼。這些都是為了拯救孤立的自己,但常常不管用。其實,這些行為反而常是更加低落的開始。最後發現:「自己」不是解決的方法。唯一的答案不在這裡。尋找「個人化」解藥正是一開始造成問題的元兇。我們已困在自我裡,無法與外界產生真實連結。於是,我重新與世界建立聯繫。我開始帶著開放的心接觸新的事物,為的並不是自救,而僅僅是重拾與世界的連繫。角度上的轉變,你會了解到你並不是自己想法情緒或感受的囚犯,你其實隨時可以選擇,這過程會帶來喜悅。

憂鬱其實是一種受到限制的意識。

「你可以說人們忘了自己是誰、忘了自己有什麼能力、或困住了...很多憂鬱者只看到自己的傷痛、怨懟和失敗。他們看不到藍天和黃葉。」

重新打開意識的過程會瓦解那些,也會瓦解憂鬱。它會打破自我的高牆,讓你打開心胸,重新與重要的事物建立連結

raw-image

如果你曾經思考過憂鬱症的成因,並渴望尋找更全面、持久的解決方法,我誠摯地向你推薦這本書。它可能會是你重新找回光明、重建內在平衡的關鍵。讓我們一同啟發心靈,共同走向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

‧̍̊˙· 𓆝.° 。˚𓆛˚。 °.𓆞 ·˙‧̍̊

𖤘 書籍資訊

書名|《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重新與世界連結走出藍色深海》|Lost Connections: Uncovering the real causes of depression and the unexpected solutions

作者|約翰.海利|Johann Hari

出版社|天下生活

出版日期|2019/05

‧̍̊˙· 𓆝.° 。˚𓆛˚。 °.𓆞 ·˙‧̍̊

工餘時間持續創作並不容易嗚~ 

💖|如果喜歡文章請按下 愛心|

🔮|對內容感興趣請按下 追蹤|

🧋|文章若有幫助也歡迎 贊助|

任何一種支持都給我敲大動力!(´▽`ʃ♡ƪ)

更多的我:InstagramVocusMediumMatters:@aaaaalvarea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再多一頁 one more page
22會員
35內容數
人生就是由無數一頁頁構成的書。 當感覺快要活不下去的時候,試著再翻多一頁吧。
2025/01/24
這篇文章探討Michelle Zauner的回憶錄《沒有媽媽的超市》,分享書中關於食物、家庭、文化認同和喪親之痛的動人故事,以及作者如何在這些體驗中找到自我和療癒。文章並觸及許多讀者可能感同身受的議題,例如亞裔移民家庭的高期待、含蓄的愛,以及在異鄉尋找歸屬感的掙扎。
Thumbnail
2025/01/24
這篇文章探討Michelle Zauner的回憶錄《沒有媽媽的超市》,分享書中關於食物、家庭、文化認同和喪親之痛的動人故事,以及作者如何在這些體驗中找到自我和療癒。文章並觸及許多讀者可能感同身受的議題,例如亞裔移民家庭的高期待、含蓄的愛,以及在異鄉尋找歸屬感的掙扎。
Thumbnail
2024/12/10
曾經接觸過無數快餐式的雞湯讀物倡導著「與自己和解」、「相信自己」,但內容大多如出一徹難免讓人感到空洞和「如何和解」的空虛。而這次則是從神經科學)為切入點,了解如何能夠改變慣性的思維陋習。除了幫助人們面對創傷,也讓讀者了解到藉由建立神經連結,克服自我設限信念,並重新學會信任自己。
Thumbnail
2024/12/10
曾經接觸過無數快餐式的雞湯讀物倡導著「與自己和解」、「相信自己」,但內容大多如出一徹難免讓人感到空洞和「如何和解」的空虛。而這次則是從神經科學)為切入點,了解如何能夠改變慣性的思維陋習。除了幫助人們面對創傷,也讓讀者了解到藉由建立神經連結,克服自我設限信念,並重新學會信任自己。
Thumbnail
2024/02/19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26歲就是成功的經濟學家的比約恩,在即將要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財務長的時間點,毅然辭職便前往泰國進行修行的故事。這一本並不是強迫讀者需要正面思考的書,卻是是一本幾乎每一頁都會畫重點的書。
Thumbnail
2024/02/19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26歲就是成功的經濟學家的比約恩,在即將要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財務長的時間點,毅然辭職便前往泰國進行修行的故事。這一本並不是強迫讀者需要正面思考的書,卻是是一本幾乎每一頁都會畫重點的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我分享了從確診憂鬱症到停藥進程中的一些方法,以及對抗憂鬱症的武器,希望能給需要的人一點幫助。
Thumbnail
我分享了從確診憂鬱症到停藥進程中的一些方法,以及對抗憂鬱症的武器,希望能給需要的人一點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憂鬱症的我對一本認知療癒的書籍的感想。書中提供了許多緩解憂鬱的方法,並指出情緒由認知引發的。有別於一般的心靈雞湯,這本書的每句話都很具體,也切實可行,是一本很棒的憂鬱自救參考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憂鬱症的我對一本認知療癒的書籍的感想。書中提供了許多緩解憂鬱的方法,並指出情緒由認知引發的。有別於一般的心靈雞湯,這本書的每句話都很具體,也切實可行,是一本很棒的憂鬱自救參考書。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憂鬱症的個人故事分享,包含了病症起因與症狀的描述、憂鬱與憂鬱症的區別,並提供了網站與社團資源。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憂鬱症的個人故事分享,包含了病症起因與症狀的描述、憂鬱與憂鬱症的區別,並提供了網站與社團資源。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如何面對憂鬱症,並從中找到成長和改變。雖然一開始作者討厭憂鬱症,但漸漸地學會接受並與它共處。最終,憂鬱症成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她變得更堅強。文章強調逆境中的成長和勇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如何面對憂鬱症,並從中找到成長和改變。雖然一開始作者討厭憂鬱症,但漸漸地學會接受並與它共處。最終,憂鬱症成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她變得更堅強。文章強調逆境中的成長和勇氣。
Thumbnail
OK,guys. 你們殷殷期盼的文章來了。 「警告:此文章不適合沒有想要改變的人閱讀,不過要讀也不是不行(蛤);本文章毫無科學、理性、務實,僅為個人觀點及方法分享,有任何進一步需求請洽專業人士協助。本人不保證以下方法皆適用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OK,guys. 你們殷殷期盼的文章來了。 「警告:此文章不適合沒有想要改變的人閱讀,不過要讀也不是不行(蛤);本文章毫無科學、理性、務實,僅為個人觀點及方法分享,有任何進一步需求請洽專業人士協助。本人不保證以下方法皆適用於每一個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