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園丁與木匠》一書中,高普尼克探討了傳統學徒制與現代教育體系之間的差異,這讓我們思考為什麼現代教育體系不採用學徒制,以及離開了學徒制,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投入極大的專注力。
學徒制最大的優點在於手把手教學。孩子能直接參與到實際工作中,學習專業技能。例如,在學習一門手工藝時,孩子可以立即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並明白自己學習的目的。在文體項目上,我們仍能看到學徒制的影子。比如,孩子在學習體育或音樂時,教練會根據孩子的表現即時給予回饋,並參加比賽和表演,這些都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此外,學徒制的學習目標非常明確,孩子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要學習這些技能。這種學習方式讓孩子有更強的學習動機,因為他們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和意義。
然而,學徒制也存在一些缺點。首先,學徒制往往專注於某一特定技能,這可能會限制孩子的全面發展。現代教育則強調全面發展孩子的能力,而不是僅僅專注於某一項技能。其次,過早進行專業化訓練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壓力,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和興趣愛好。過去的學徒制中,孩子需要承受來自師父的打罵,這種高壓環境不一定適合每個孩子。
現代教育體系與學徒制不同的原因之一是知識的廣泛性和多樣性。現代社會要求個人具備廣泛的知識和技能,而不僅僅是專注於某一特定領域。學徒制強調專業技能的掌握,但現代教育強調全面發展,涵蓋語文、數學、科學、社會學科、藝術等多方面的知識。另一個原因是學科的複雜性。現代科學和技術的複雜性遠超過過去的手工業,需要系統的理論學習和長期的積累。例如,即使高中生進入物理實驗室,可能也無法理解和操作複雜的設備和實驗。因此,現代教育更多依賴於學校中的系統性教學,而不是學徒制的師徒傳授。
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變得普及化,所有孩子都有機會接受教育。學徒制適合於小規模的師徒關係,但現代學校教育需要面對大量學生,這使得學徒制難以實施。此外,現代社會和經濟需要大量具備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勞動力,而不是僅僅依賴於專業技能工人。學校教育提供了這樣一個平台,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還能進一步發展個人興趣和專業技能。
在現實中,學徒制也有它的挑戰。犯錯時,師父可能非打即罵。但從刻意練習的角度看,這些打罵其實是一種反饋,錯誤則是一種試錯過程。正所謂“打是親,罵是愛”,挨打多了就學會了技能。過去的孩子到了九歲,就已經是個有價值的勞動力了。
然而,這種高壓的學徒制在現代社會中很難推行。當代教育體系更多地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興趣發展,打罵式的教育方法已不再適用。學徒制的優點在於真實的手把手教學,但現代教育更多的是在課堂中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學生們在很長的時間內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這使得他們對學習的目標感到模糊,不知道為什麼要學這些東西。
首先,學習目標的不明確。在學徒制中,孩子知道自己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因為他們能立即看到學習成果和應用場景。然而,在現代教育體系中,許多知識和技能的應用場景並不明確,孩子可能會感到學習目標模糊,從而難以保持動力。其次,缺乏即時回饋。學徒制中,師父會根據孩子的表現即時給予回饋,這有助於孩子迅速改進和提升。但在現代教育中,學生通常需要通過考試和作業來評估學習效果,回饋的即時性和針對性較差,這使得孩子需要更加專注才能跟上學習進度。
現代教育中的許多學科,如數學、科學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孩子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而這些抽象知識在短期內難以看到實際應用,增加了學習的困難度。現代孩子面臨的分心因素比過去更多,如電子產品、娛樂活動等,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相比之下,學徒制中的學習環境更加集中,孩子能夠專注於學習和實踐。此外,現代教育強調自主學習和批判性思維,這要求孩子具備較高的自我管理和專注力。學徒制更多依賴於師父的指導和監督,而現代教育則需要孩子自主安排學習計劃和時間。
現代教育體系與學徒制的差異源於社會需求、教育內容的複雜性、學生數量以及教學方法的變化。雖然學徒制在實際技能學習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但現代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自主學習能力。由於學習目標的不明確、回饋的延遲、學習內容的抽象性以及分心因素的增多,離開了學徒制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投入極大的專注力。這也提示了教育工作者需要尋找更有效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專注力。通過理解學徒制的優缺點,我們可以更好地設計教育方法,使孩子在現代教育體系中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和成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