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食善終》人生的最後,我要的不多,只希望能善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之前的閱讀書評中,茱莉亞曾寫過一篇《不平等的屍體》,作者西尾元本職為法醫,在他的職業生涯曾解剖了上百具的大體,每一具大體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而他也從解剖探尋死者的死因中,看到了所有社會上問題,這些不論政府是否無積極作為,或是有何不食肉糜的情況,無法體會認為不存在,到最後都會顯示在人民百姓的死因裡;在《不平等》裡有提到所謂的「老老照顧」,意思為老年夫妻其中一方照顧可能失智、中風癱瘓等無法自主行動的另一方,或是有可能年長的子女照顧年邁的父母等,長期下來最後造成一些難以避免的悲劇,這是目前全世界少子化加上邁入老年社會,每個國家都有可能會遇到的難題;但其實在這個問題下還有其他延伸出來的問題,就是那些病重已無法痊癒,或是無法自主行動等的病人,他們是否擁有合法結束生命的選擇權。

 

去年同列娛樂頭條也是社會新聞頭條的一則新聞,佔各社群媒體首頁好多天,那就是陪伴我們長大的「瓊瑤阿姨」於年底自殺身亡,享壽86歲。剛開始聽到消息時許多人都非常意外,當然我也是,在我們表面的認知裡,有子有女,有房有車還擁有許多財產瓊瑤阿姨,已是人生勝利組,雖然她的人生也許一路走過曾坎坷難行,但延途也比許多人開出更多美麗的花朵,怎麼到了最後會選擇這種自我了斷的方式走了呢?新聞一出來時我曾跟朋友在聊天,是因為生病了嗎?有失智的情況嗎?許多的猜測在她的遺書公開後一切都有了答案。

 

圖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圖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也是最後一件「大事」。我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為這最後的大事「作主」。
上蒼對於生命的過程,設計得不是很好。當人老了,都要經過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醫院、治療、不治」的時間,這段時間可長可短,對於必將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萬一不幸,還可能成為依頼「插管維生」的「臥床老人」!我曾經目睹那種慘狀。我不要那樣的「死亡」。“

 

那時我明白了,瓊瑤阿姨也許也有了一些因年紀大了,難以避免的身體機能退化或疼痛等情況,但會致使她做了「翩然離去」的決定應該不是這些病痛,而是她想在她還有選擇、能選擇時,有尊嚴的、體面的、美麗的離開這個世界。在遺書中曾表達,她看過那種慘狀,指的便是她的亡夫平鑫濤。2017平鑫濤中風又失智,雖然平鑫濤在有仍有意識時同意不急救、不插管等醫療治療,當事情發生後,深愛父親的子女卻仍堅持搶救,與瓊瑤與平鑫濤持相佐的意見,於是瓊瑤便親眼目賭自己親愛的丈夫痛苦地插喉、臥病在床無法動彈;這樣的治療持續了很長的時間,直到平最後痛苦的離世。這些切身痛苦的經驗,還有台灣目前未通過的安樂死法規,讓瓊瑤不願意她的生命在最後的時刻,還要承受這樣無尊嚴的對待。

 

「死不是生的對立面,而是生的一部份,」村上春樹

 

大部份人都對生很渴求,但對死這個部份卻很避諱,有句話叫「好死不如賴著活」,從這句話便可得知一二;但是我們人其實從一出生開始,時間就是一直在倒數,在《人生的四千個禮拜》即告訴我們,需接受人生有限的事實,我們是直路的在走向死亡,逃避它並不代表它不會到來,重要的是如何的面對,尤其隨著我們年紀的增長,會發現病痛、死亡、意外等離我們其實很近,從年長的親人到同事甚至是同齡的朋友,都有可能隨時傳來惡耗。就在過年前,同事的大伯以及姪子才相繼病重離世,因此斷斷續續的請了好幾天的假,情緒也低落了一陣子,她說大伯其實已經在家裡及醫院來往好長一段時間,病情反反覆覆,醫院也發了多次的病危通知,但之前大伯的子女們都堅持要搶救,就這樣拖了幾個月,一直到最近才決定當醫院再發通知時不再搶救,讓大伯好好的走。

 

亞洲社會的傳承非常重視孝道,也因為我們的家庭生活模式等,會將親情看的非常重,對於親人非常難以割捨,所以當要我們親手做決定放「他」離開時,許多人都無法輕易做到我們寧願他辛苦的活著,也不願他徹底化為塵土此生無法再相見。所以我們比起歐美有個非常恐怖的數字,那就是台灣老年人臨終前臥病在床時間平均為8年,在日本也有長壽地獄這個形容,那麼衰而不死的人工長壽,是延命還只是延長了痛苦?我想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都沒有資格去評論是或不是,但這次的閱讀心得《斷食善終》中,它所傳達出來的理念,不論接受與否,我衷心希望有機會大家都能仔細地去詳讀了解。

 

raw-image

作者畢柳鶯本身為復健科醫師,在醫院中見過許多經過復健但還是殘留重大失能的病人,他們的生活毫無品質與尊嚴,書中自序中她及提到一個真實病例,年長的父親坐著輪椅低著頭歪著身子,對自身的身體狀況已莫可奈何,畢醫師建議家人,因病人的痰已不多,可以拔除氣切管,但家屬兒子立即反對,覺得這樣對父親來說更危險。畢醫師說:「保留氣切管對病人來說並不舒服。他活著那麼辛苦,其實也不用在意是否有意外,因為那也是一種解脫!」當時兒子立即回頭對病人說:「那怎麼可以,我們很愛你啊!」那時病人才抬起頭看向畢醫師,眼神中透露出終於有人懂我的祈求。

 

畢醫師會有這樣的想法與勸說,並不是因為對方只是他人,所以可以輕鬆的提出意見。她外婆那邊有很多房的親戚患有脊髓小腦萎縮症的遺傳性疾痛,她的舅舅在患病五年後利用衣物綁住脖子,滾下床自溢而亡,表哥在確診十年後用塑膠袋套住頭部窒息而亡,表弟在二十幾歲發病,卧床七、八年無法言語、吞嚥,全身關節退化變形,瘦到皮包骨過世,得年四十二歲;而畢醫師的母親,於六十四歲發病確診,在依靠瑜珈、積極復健等治療,一直延緩到八十三歲後開始惡化到日常生活無法自理,畢醫師與母親和其他家人經過互相溝通理解後,最後選擇了「斷食自主善終」的方式結束生命,因為愛,讓他們看見母親的苦,所以他們願意協助母親擺脫這具老舊身體的桎梏,往生極樂淨土。

 

斷食自主善終這個方式其實在民間已有流傳,但在中村仁一醫師著作的《大往生:最新進的醫療技術無法帶給你最幸福的終點》是畢醫師首次看見「斷食往生」這個名詞,她明白所謂一般人對於病重之人對「餓死」的誤解,而真正訴說斷食往生的資訊是在海倫·聶爾玲的《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找到的,裡面有較多的內容是探討自然死、安樂死、平穩死、老衰死的部份;因中村醫師的理性角度解說與海倫的感性筆觸,讓她了解死亡其實只是一個奔向自由的過程,所以畢醫師在與母親達成協議後,便開始做了許多關於安寧還有斷食方面的學習,在《斷食善終》的第九章也有將母親斷食的歷程一一描述出來,整個過程時間嚴格說來不長,並且也未讓她的母親承受太多不必要的痛苦,於是在第二十一天的早晨時,畢醫師的母親便面容安祥的離世。

 

“Life is for the living.Death is for the dead.Let life be like music.And death a note unsaid.”_ Langston Hughes

生命是為了活著的人。死亡是給死去的人的。讓生活像音樂。死亡只是一句未說出口的話。—— 蘭斯頓休斯

 

也許是因為身體病痛、也許是因為年紀大了對生的無所眷戀,幾年前我近年滿90歲的奶奶在某個平常的日子跳樓結束了生命,奶奶祂曾經數度進出醫院搶救,也經常叨嘮祂早該回去了,兒孫們也都從一開始會感到難受試著與祂安慰溝通,到最後覺得奶奶是在無病呻吟,開始無視或是不理會,因為有一些問題不論是從法律或是親情人倫方面是無解的,所以在最後,奶奶沒有給我們留下一言一語,用祂的方式來解脫,給親人們的心理造成了不同深淺遺憾與傷害。

 

「善終」固名思義就是沒有痛苦的死亡,雖然目前台灣已有病人自主權利法,但相對其他歐美國家的安樂死法規還是有許多不方便及漏洞,比如病主法只適合「二十歲以上」的「有行為能力者」,若是急症或是重傷失去自主能力的病人,他們的家屬是無法代簽同意書,只能拖到最後使用安寧法;而對死亡的觀念,我們也要學習如何去放手,在某些時候,家屬的無作為會比有作為好非常多,就像畢醫師的母親跟他的家人們說:「你們就當我出遠門旅行去了。」我相信這個旅程的時間也許比較久也比較遠,但不用太過不捨也不需挽留,因為最終我們都會在終點再次相見。

 

Keyman介紹:語言治療師 笙笙

 

本集YOUTUBE收聽連結 👇 👇 👇 👇 👇



【閱讀聊樂KEY】 Podcasts 頻道

解放你的知識焦慮,重拾閱讀自由

翻開書,本來就該是件輕鬆自在的事情,閱讀沒有低消,想讀多少就讀多少。 書本闔上後,還記得住的便是對你最重要的KEY!

 

節目主持人: 小翔 & Silvia

聯絡我們: chatkeyout@gmail.com

 

網址與節目總覽

Podcast 收聽平台: Apple podcasts l Spotify l Youtub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讀聊樂KEY的沙龍
15會員
45內容數
閱讀聊樂KEY 解放你的知識焦慮,重拾閱讀自由 翻開書,本來就該是件輕鬆自在的事情,閱讀沒有低消,想讀多少就讀多少。 書本闔上後,還記得住的便是對你最重要的KEY!
2025/04/19
發現妹妹有酗酒的行為大約是近一年來才開始的,原來我們每天看她好像無所謂沈溺安逸的樣子,其實底子裡早已被慢性壓力逐漸侵蝕掉她的心靈,而那些以愛之名的貶低、控制,對她來說都是創傷……
Thumbnail
2025/04/19
發現妹妹有酗酒的行為大約是近一年來才開始的,原來我們每天看她好像無所謂沈溺安逸的樣子,其實底子裡早已被慢性壓力逐漸侵蝕掉她的心靈,而那些以愛之名的貶低、控制,對她來說都是創傷……
Thumbnail
2025/04/01
在二月份世貿國際書展的「閱讀聊樂KEY」說書見面會裡介紹了幾本書,其中兩本分別為《人生升級的晨間習慣》與《人生升級的夜間習慣》,那天主持人小翔在現場詢問大家,有沒有書友會在每天晚上自己整理好自己的包包?記得當時只有少數幾個人舉手,其中一個就包含我……   其實我在年紀較小的時候是很隨性的,常常只
Thumbnail
2025/04/01
在二月份世貿國際書展的「閱讀聊樂KEY」說書見面會裡介紹了幾本書,其中兩本分別為《人生升級的晨間習慣》與《人生升級的夜間習慣》,那天主持人小翔在現場詢問大家,有沒有書友會在每天晚上自己整理好自己的包包?記得當時只有少數幾個人舉手,其中一個就包含我……   其實我在年紀較小的時候是很隨性的,常常只
Thumbnail
2025/03/01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口增長,不動產已成為眾人關注焦點,而買賣不動產於多數人而言,一生可能只會有一次,這樣難得的人生大事,如果能從頭到尾順利圓滿結束,當然令人十分歡喜,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對於事關自己或是一家人安居大業,絕對需要我們做好萬全準備再行動!
Thumbnail
2025/03/01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口增長,不動產已成為眾人關注焦點,而買賣不動產於多數人而言,一生可能只會有一次,這樣難得的人生大事,如果能從頭到尾順利圓滿結束,當然令人十分歡喜,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對於事關自己或是一家人安居大業,絕對需要我們做好萬全準備再行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活著 / 余華 我最愛的一本書。 活是屬於每個人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講述主角福貴面對自己的苦難,仍然選擇活著。福貴曾經擁有很多,財富、家人,但一夜之間,他失去了所有。 福貴從小生處在富裕家庭,他有健康的父母,貌美的妻子,
Thumbnail
活著 / 余華 我最愛的一本書。 活是屬於每個人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講述主角福貴面對自己的苦難,仍然選擇活著。福貴曾經擁有很多,財富、家人,但一夜之間,他失去了所有。 福貴從小生處在富裕家庭,他有健康的父母,貌美的妻子,
Thumbnail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Thumbnail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Thumbnail
「大限一到的時候,一分鐘都不讓你多留,說走就走了。」當我們的陽壽已盡的時候,我們另一個來世緊接著展開。我們現在研究將來投生的地方「西方極樂世界」,立刻就要顯現出來。這是無比重要的事情,這是非常務實、非常實際的做法,一點也不虛幻、一點也不抽象,因為很有可能任何一個人,不久他就要面臨這個問題。
Thumbnail
「大限一到的時候,一分鐘都不讓你多留,說走就走了。」當我們的陽壽已盡的時候,我們另一個來世緊接著展開。我們現在研究將來投生的地方「西方極樂世界」,立刻就要顯現出來。這是無比重要的事情,這是非常務實、非常實際的做法,一點也不虛幻、一點也不抽象,因為很有可能任何一個人,不久他就要面臨這個問題。
Thumbnail
日常師父的叮嚀: 所以這個世間你了解了,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的。 往往有人說弄弄不行, 要退轉去了。假如退轉去安樂的話,我第一個退轉,我絕對不願意跑得來受這個罪。因為我現在了解得清楚、明白,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的。現在你雖然苦,你拼命努力就有跳出苦的機會。
Thumbnail
日常師父的叮嚀: 所以這個世間你了解了,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的。 往往有人說弄弄不行, 要退轉去了。假如退轉去安樂的話,我第一個退轉,我絕對不願意跑得來受這個罪。因為我現在了解得清楚、明白,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的。現在你雖然苦,你拼命努力就有跳出苦的機會。
Thumbnail
✨終局✨ 現在什麼都不剩了,只能繼續跳舞。 今天讀了一本書《像樹那樣生活》,作者禹鍾英是韓國的樹醫生,他在人生走投無路準備尋短時,看見一旁屹立於山頂的松樹無畏環境險惡,在岩石縫隙中依然展現強韌的生命力。仿佛在對他說:「 我也還活著呀,你為什麼想要放棄寶貴的生命?」
Thumbnail
✨終局✨ 現在什麼都不剩了,只能繼續跳舞。 今天讀了一本書《像樹那樣生活》,作者禹鍾英是韓國的樹醫生,他在人生走投無路準備尋短時,看見一旁屹立於山頂的松樹無畏環境險惡,在岩石縫隙中依然展現強韌的生命力。仿佛在對他說:「 我也還活著呀,你為什麼想要放棄寶貴的生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古羅馬時代的拉丁文名言「勿忘你終有一死」的意義,作者引用了古今中外哲學家對於死亡的看法,提醒讀者不要在生活中糾結於無關緊要的瑣事,而是要珍惜生命中值得守護的時光。這篇文章通過引用名言和哲學家的見解,提醒讀者要懂得放下世俗的慾望,以更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古羅馬時代的拉丁文名言「勿忘你終有一死」的意義,作者引用了古今中外哲學家對於死亡的看法,提醒讀者不要在生活中糾結於無關緊要的瑣事,而是要珍惜生命中值得守護的時光。這篇文章通過引用名言和哲學家的見解,提醒讀者要懂得放下世俗的慾望,以更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
Thumbnail
廣義而言,業障、壽命是否到了盡頭,分了四種:「業盡壽未盡、壽盡業未盡、業盡壽亦盡、業壽皆未盡。」無論是否已盡,我們投生為人,在人世間,是要來受業報、受苦磨的。若心氣很高,覺得自己有錢有名望、社會地位高、身體很健康,會容易變為狂妄,忘記自己是要來懺悔還債的人。
Thumbnail
廣義而言,業障、壽命是否到了盡頭,分了四種:「業盡壽未盡、壽盡業未盡、業盡壽亦盡、業壽皆未盡。」無論是否已盡,我們投生為人,在人世間,是要來受業報、受苦磨的。若心氣很高,覺得自己有錢有名望、社會地位高、身體很健康,會容易變為狂妄,忘記自己是要來懺悔還債的人。
Thumbnail
就算排名世界首富的人,也會有愛情親情的煩惱,也會生病痛苦死亡吧?
Thumbnail
就算排名世界首富的人,也會有愛情親情的煩惱,也會生病痛苦死亡吧?
Thumbnail
《離席,在飽足之後》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 「All good things must come to an end.」 「逢うは別れの初め」 「未來,你不孤單。你從來不曾孤單過,總有兩者相伴。」 「一者佛,一者魔。」 一陣風吹過,空氣裡飄著線香味。 小沙彌凝視著老和尚遠走的背影,無佛,無魔。
Thumbnail
《離席,在飽足之後》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 「All good things must come to an end.」 「逢うは別れの初め」 「未來,你不孤單。你從來不曾孤單過,總有兩者相伴。」 「一者佛,一者魔。」 一陣風吹過,空氣裡飄著線香味。 小沙彌凝視著老和尚遠走的背影,無佛,無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