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時間,就可以看到又一個大學科系被列為所謂的「就業危險科系」:除了早期的生科系,到近期的外語系、傳播相關科系,甚至連一類組長期的熱門科系法律系,也因為司律考試門檻提高、出路太窄而逐漸出現警訊。不僅是大學教育,就連過去以就業導向為主的技職體系,也慢慢出現這樣的現象。
為什麼我們的教育,永遠趕不上未來社會的變化?
事實上,「教育跟不上未來發展」這樣的現象,是許多國家都在面對的問題,而問題的原因也很簡單:現在的社會變化太快了,但主流的教育體制還在用工業革命以來的模式教學生應對未來。但現今教育的初衷,並非以「培養未來人才」為目標。
現今大多數國家的教育體制,源自於普魯士(德國前身)王國推動的義務教育制度,並結合工業革命以來的發展,將學生以工廠式的集中管理教育,讓接受教育者能夠提前適應工廠的工作環境。
大學雖然不屬於義務教育,但十九世紀以來的大學仍沿襲了這種模式。工業時代教育的目的,是將學生教育成「能夠服從與效忠的國民」以及「能夠在特定領域工作的工人」——也就是說,現代教育的起源是為了培養出「勞工」而非「人才」,更不打算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
諷刺的是,雖然世界各國都試圖推動「翻轉教育」,但大多是從「教學的形式」出發,真正應該改革的部分——教學的制度與理念本身,依然沒有太多的改變。
在教室裏面教學生「面對未來的能力」,就像是在陸地上教人游泳
如前所述,現代教育的本質,是為了因應過去非民主化、工業時代的需求,然而如果我們沒有真正改變教育的制度與理念,就像是在陸地上教人游泳一樣——沒有改變環境,那再多的學習都難以因應未來的變化。
這裡指的不只是批判思考、獨立精神等學生所需的素養,就連現代教育的初衷——培養各領域的工作技能—都是如此。
曾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很多人讀了大學4 年,都比不上在社會上打滾 4 個月學得多。這正是現代大學已經不適用於培養未來人才的徵兆之一。
就以外語學群來說,唸四年的外語,都比不上直接在當地生活、工作一年學的多。而更新速度更快的資訊、傳播產業,產業發展更是遠遠超越學校的課程。而除了偏向上述應用面的科系以外,文學、歷史等純文類科系,或是電機、物理等理工科系,實際上都隨著研究方法與新學說的出現,而有著各種不同方面的變化。
要建立學生面對未來的能力,大學要先解放「以教室為優先」的教育
現代大學如果要培養學生面對未來的能力,就必須跳脫「以教室為優先」的教育,多增加實地探訪、實地學習的課程,要讓學生學習如何面對未來,就必須先讓他們看看未來。
就以我在大二上學期所修習的系上必修課「民族學研究方法」為例,這一堂課同學們需要分組進行民族學研究,而我們這一組的主題是萬華無家者的議題,需要實際去萬華蹲點,並訪談各種不同領域的受訪者對遊民的看法。這堂課雖然只有一個學期,但我在這一個學期中,從研究主題發想、擬定研究計劃,再到實際的田野調查、蹲點與訪談,我在這一堂課中,學到的東西遠大與許多在教室中授課的課程。除了系上必修課之外,我在大學期間也修了許多實地操作相關的課程,這些課程帶給我的收穫,是一般的老師授課方式無法比擬的。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說:「想要改變一個人,必先改變其環境。」如果我們只是將學生放在「過去」的教學環境中,當然無法教育出有能力面對「未來」的下一代。儘管短時間內我們仍難以打破舊有的大學教育方式,但現今的大學端可以嘗試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比起一般的口、筆試,將更多課程以期中(末)專案、實地操作作為評分方式,甚至可以嘗試打破「教室」的侷限,在課堂中加入更多校外、移地教學的元素,讓學生能夠更實際了解真實世界的發展。以上種種雖然都只是微小的改變,但當微小的改變聚集起來時,將會產生難以想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