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分享穩定就醫的重要,其實影響是否能規律回診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你的醫生。一個好的身心科醫生其實是可以從談話中感覺出來的。剛開始可能大家都以口頭介紹的方式詢問周遭的親友,這是個不錯的方式,但有時也會發現,適合他的不見得適合你。這有點像懷孕時,有些婦產科醫生會很嚴格控制孕婦體重,有些則是只要孕婦心情愉悅,其餘等小孩平安健康出生再說。但真的有些人偏好嚴格的醫生,每次去被唸一下心裡才平安。
所以醫生真的百百種,現在的醫病關係也很緊張,院長信箱每天塞爆,所以醫生的治療方式愈來愈保守,之前我的醫生還因為電療產生的後遺症被患者告上法庭,雖然最終患者敗訴但對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實在是很大的傷害。所以最根本的是你需要給醫生和自己一段時間,如果去個一、二次發現彼比調性不合,不必勉強,因為你要找的是一位長期抗戰的夥伴,如果看醫生反而成為你的壓力,這實在對治療是大扣分的事。
倘若你的醫生是能在你不同狀況時都願意協助你,即使知道你有所求但仍願意看見你這個人大於疾病,那麼相信你已經找到一個很好的合作對象。就像當你需要請假休息而感到自責時,他會告訴你:「都病成這樣了,放過自己吧!」然後直接開診斷書給你,因為從他專業評估當時的你最需要的就是減少外在壓力。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再提到醫生的重要,對躁鬱症患者來說,醫生是極為關鍵的因素,如同《躁鬱之心》作者,凱.傑米森所說的:「如果一位精神科醫師不需要處理許多躁鬱症病人微妙或不怎麼微妙地抗拒治療的問題,那他可算是個稀有動物。」我們最後都會疲乏無力或到達另一種精力充沛的境界,如果沒有一個可信賴的專家在身邊,也許某天,成了脫韁野馬的我們,需要付出更慘痛的代價。看到這裡若你充滿疑惑,不知道該找哪位醫生,不妨從離家近的醫院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