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
含有「人資」共 46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AI效能實驗室|秉軒老師
2025/08/26
AI時代的人才螺旋:接住新鮮人的3堂課
為什麼發了Offer,年輕人還是不來? 讓我們想像一個再熟悉不過的場景:一間燈火通明的辦公室裡,人資主管王經理,正凝視著螢幕上那封措辭禮貌卻冰冷的婉拒信。為了延攬這位潛力十足的新鮮人,團隊付出了數週的努力——從履歷篩選、多輪面試到薪資談判,每一個環節精心設計⋯⋯
含 AI 應用內容
#
管理
#
AI
#
新鮮人
1
留言
阿崴的沙龍
2025/08/25
人事阿崴-EP.81 人力預算
雖然距離年底編預算也還有一段時間,但各個產業或單一公司的模式有所不同,就也記錄綜合一下過往的經驗作為一個紀錄。 #完整的薪酬架構 人力預算要能夠估算的差異不要過大,對應的核心一個會來自於有完整且明確的薪酬,例如各職等角色對應的薪資,有明確的參考指標,固定性的獎金計算標準,是否每
#
人事阿崴
#
人資
#
HRfromZero
1
留言
AI效能實驗室|秉軒老師
2025/08/25
AI 如何解放人資主管日常:從冰冷演算法到有溫度的人才管理
從繁瑣到高效:AI 如何解放人資主管的日常痛點 身為人資主管,你是否常被繁瑣的招募篩選、員工績效評估或留任問題搞得焦頭爛額?我以 AI 應用教練的身份告訴你,AI 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科技,而是能立即解決這些痛點的工具。例如,AI 能自動化篩選履歷,根據職位需求精準匹配人才,節省你數小時的時間⋯⋯
#
ChatGPT
#
AI
#
人資
1
留言
阿崴的沙龍
2025/08/18
人事阿崴-EP.80 低潮的自我調節
工作總不會是順利的,挫折打擊在所難免,很多時候比的倒也不是多能耐壓,而是受到壓力與挫折之後,多快可以調適然後繼續努力,總是會跌倒,只要起來的次數比跌倒多一次就好。 近期工作調整,暫時又不需要管理行政庶務這類辛苦的修繕工作,但也會自我懷疑是否自己做的不好,所以被調整,甚至也會覺得會不會主
#
人事阿崴
#
HRfromZero
#
人事
2
留言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的沙龍
2025/08/18
在AI時代,如何建構企業永續的人力資本體系?
本文探討人力資本管理的重要性,並以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訪中展現對中國市場重視,以及在臺設立海外總部為例,說明科技產業競爭已轉向人力資本密集。文章深入剖析人力資本開發與利用,提出提升人力資本利用的六項基本功,包含強化招募流程、清晰的訓練發展藍圖、績效管理機制、組織發展與晉升規劃、獎酬系統連結與績效。
#
人才
#
人力
#
人資
喜歡
留言
阿崴的沙龍
2025/08/11
人事阿崴-EP.79 招募困境
這年頭招募真的不容易,對於頂尖一流公司,人才永遠不夠用,也許薪酬福利很好,但高壓高強度工作又不是人人想要。非頂尖公司,薪酬就是差人家一截,低技術性工作又沒有年輕人想做,大概就是這世代的現象。 #認清現況 少子化,就是年輕人變少,低技術性的工作,一定就是越來越難找,勢必的解方
#
人事阿崴
#
HRfromZero
#
人資
喜歡
留言
凱薩琳轉型相談室
2025/08/09
領導力教練是什麼?可以做什麼?
為什麼中高階主管特別需要教練?在企業裡職位越高,孤單感往往也越深。中高階主管面臨的挑戰很獨特:向上管理的壓力、向下領導的責任、橫向協調的複雜性,更重要的是,在這個位置上,很少有人能給你真誠的回饋。員工可能會說你想聽的話,同事可能有競爭關係,上級可能只關心結果。教練就是那個能夠好好對話的夥伴。
#
教練
#
vocus職涯博覽會
#
管理
1
留言
阿崴的沙龍
2025/08/04
人事阿崴-EP.78 硬著頭皮多做一點
工作很多時候會有一點讓人不舒服的狀態,這裡指的比較屬於工作負擔或壓力,但不是那種不法侵害或是性騷擾狀況。人類習慣的戰或逃,逃就是屬於離職,畢竟俗話說不要做最大,但是職場待久了,就會發現有時候這邊逃了,下個地方又會遇到類似的情況。 #試試看 有時候硬著頭皮試一次,如果運氣好過了,
#
人事阿崴
#
HRfromZero
#
人資
1
留言
阿崴的沙龍
2025/07/28
人事阿崴-EP.77 關於工作步調與節奏選擇
不同的產業會有不同的節奏,如果我們從產品的迴轉率大概能比對出一個相對正相關,假如都是製造業相關,就會關係者量體或者是整個製程的步驟與時間,對應工作步調就會有所不同。 #步調快手腳快 多數來說主管都喜歡所謂手腳快的,能夠快速處理與反應,但通常手腳效率快有時對應的是相對不夠全面
#
HRfromZero
#
人事阿崴
#
人資
1
留言
阿崴的沙龍
2025/07/21
人事阿崴-EP.76 中高齡就業與轉職
上周五以giver的身分協助人力銀行進行免費的履歷健診與職涯諮詢的活動,緊鑼密鼓的一天協助了13位簡短的20~30分鐘進行,有一些是常見的,例如應屆畢業生詢問如何撰寫履歷,工作想要轉換領域的該如何呈現,其中有兩位是屬於中高齡(45~65歲)轉職,讓我想來紀錄一下職涯的一些選擇策略。 #
#
人事阿崴
#
HRfromZero
#
中高齡就業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