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以giver的身分協助人力銀行進行免費的履歷健診與職涯諮詢的活動,緊鑼密鼓的一天協助了13位簡短的20~30分鐘進行,有一些是常見的,例如應屆畢業生詢問如何撰寫履歷,工作想要轉換領域的該如何呈現,其中有兩位是屬於中高齡(45~65歲)轉職,讓我想來紀錄一下職涯的一些選擇策略。
#如果只是想上班打發時間賺點零用錢
整體的就業市場因為大缺工,其實許多零售服務業的基礎工作都是可以接受中高齡就業者,當然因為這類收銀工作還是需要一定程度的久站,會需要與人應對與互動,所以就得評估身體是否可負擔,約莫是一種以前收銀工讀生找大學生打工,現在找中高齡的概念。

#專業發展
如果是有特定領域的專業,但確實已經無法勝任直接操作甚至是輪班工作。那麼轉往這些領域的職訓講師,也就會是一個可能性的機會與發展,平常也可以觀察一些自己所屬專業是否有這樣的機構,自己也要能有一些簡報與教學的技術。
#管理職
先撇除那些C-level很高階的人才,這些多半是直接面對獵頭公司,然後在不同企業之間轉換,帶著能力與架構協助建置或救火,通常也不太會有這樣就業的議題,比較有需求的多半是有一些中階或基層的管理能力,也持續想要在這樣的領域繼續投入。

#心態的準備
對於企業招募來說,如果有得選,要說年齡完全沒有影響是騙人的,多少是有影響人選的排序,所以自身在工作轉換過程,經濟的準備會是核心,是否有個一年以上的現金或約當現金,會讓自己不會因為經濟因素而急就章。
不過度自我懷疑,總是會抱持著難道我真的這麼差嗎?但其實不是能力問題,也許是用人主管擔心駕馭不了,擔心給不到這樣的薪資,這類原因與狀況很常就變成投遞了履歷但完全沒有消息。

#不要只靠人力銀行
雖然人力銀行在台灣的職缺數量與用戶都是領先,但更多的職缺機會最後才會出現在人力銀行上面,透過獵頭,領英,個人關係圈地介紹,反而會有更多更好的職缺,而平時如何保持聯繫或是定期的有一些人脈協助,就會有意外的機會。
#所以還不是中高齡的
- 工作中可以的話去承擔一些管理經驗與能力,未來轉職的選擇會多一些。
- 早期開始投資理財,在還能持續收入增長的時期就持續投資理財,經濟的餘裕更是選擇的底氣。
- 有一些工作之外的休閒與朋友圈,保有一點自己的生活,也能跨產業去交流學習。
- 持續學習與開放心態,保持學習新知,更能有彈性的因應局勢變化。
- 維持身體健康,身體是最值得投資的資本,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人事阿崴 #HRfromZero #中高齡轉職 #beag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