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溝通
含有「家庭溝通」共 2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半吊子媽寶聊聊天
2025/08/20
爸爸有心,爸爸不說
幾年前,老二國中老大高中時,由於學校不同,老大爸爸載上學,老二搭校車。 不過老二常反映睡眠品質不好,老公默默決定,只要遇到段考,就親自載他上學(也順便代我決定接手載老大),讓他多睡一會兒。沒先預告,希望給孩子驚喜。
#
父子對話
#
青少年
#
家庭溝通
2
留言
餘燼與花_The House of 3 Shadows
2025/08/09
當「關心」成了一種壓力
分享與家人分享心理痛苦的經驗,以及家人回應所帶來的無助與掙扎。文章探討情緒康復非快速解決方案,需要耐心傾聽與理解。
#
心理健康
#
人際關係
#
家庭溝通
2
留言
拾憶行間的沙龍
2025/05/26
如何處理憤怒?從情緒覺察到行為轉化我的完整練習指南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如何透過情緒覺察和行為調整,來處理憤怒情緒。 透過親身經歷,探討如何從憤怒的循環中找到出口,學習與情緒共處,並建立健康的情緒管理方式。 這不僅能幫助我們理解自己,更能改善人際關係,創造更和諧的生活。
#
憤怒處理
#
情緒管理
#
情緒覺察
2
1
有些情緒需要翻譯
2025/06/29
喜歡
看完真的深有感觸 「情緒是拿來了解自己,行為是用來調整溝通」這句話太有力量 每次憤怒都像一面鏡子,幫我們看見自己的在意與界線 謝謝你分享這麼完整的拆解過程,學到好多也感受到被理解 ❤️
喜歡
黃同慶的沙龍
2025/04/19
對父母報喜不報憂
這篇文章以作者與妻子赴廈門隔離的親身經歷為引子,探討子女「報喜不報憂」背後對父母的情感回應。從嚴格型、控制型、焦慮型父母的角度剖析行為動機,強調家人之間的溝通應以愛為出發點,重點在於情感支持、行動理解與關係凝聚,而非單純的事實陳述。
#
報喜不報憂
#
家庭溝通
#
親子關係
喜歡
留言
小紅臉的幸福魔法實驗
2025/04/18
家人吵架怎麼辦?學會傾聽,讓愛在衝突中延續
本文敘述作者如何處理父母因團購枇杷而起的衝突,並分享其處理人際關係的經驗與方法。作者透過傾聽、理解雙方需求,以及轉移話題等方式,有效化解衝突,促進家人和諧。文章也提及幸福感的研究結果,並鼓勵讀者透過練習提升幸福感。
#
幸福
#
情緒
#
幸福魔法
3
留言
思維鍛鍊場:Charlie的成長筆記
2025/02/28
一次衝突給我上了一堂寶貴的溝通課:從『自掃門前雪』到『中庸之道』
最近,我妹妹和我媽因為一件小事起了衝突。事情是這樣的:那天妹妹準備出門,我媽問她要不要幫忙準備午餐,妹妹明確說不用,但媽媽還是去煮了。結果,妹妹不高興了,她覺得既然已經說了不用,媽媽還堅持煮,煮了又不吃很浪費;而我媽則被妹妹的暴脾氣惹火,覺得自己一番好意被誤解。兩人就這樣吵了起來,沒能好好溝通。
#
啟點文化
#
家庭溝通
#
MBTI
1
留言
宅女文青的生活廢文
2024/11/20
你也被「反問法」惹怒了嗎?
今天在某個私人社群看到有人提問,內容是有關於提問者在 Threads 上看到一篇引用文章,他詢問群組裡的前輩們,如果遇到這樣的狀況,會有什麼反應、如何應對?想分享一些我的觀點給你!
#
成長
#
家庭
#
情緒勒索
91
19
喵喵
2024/11/20
8
我發現會這樣說話的人是用一種上位者姿態在回答耶,若是這樣,無論他是什麼樣的人,我都一律無視或遠離了,以前我會體諒,但現在我拒絕做這種妥協的動作了。
8
宅女文青的生活廢文
發文者
2024/11/23
1
喵喵 職場上遇到這樣說話的人,我就有可能選擇遠離(看狀況),不過~我並不想因為這個問題遠離我的家人,因為我很愛他們!我願意為他們使用一些能量來面直面這個問題~ 了解根本原因,讓我能同理家人,比較不容易生氣,也因為我心平氣和,現在跟家人的關係更好了!我覺得這個收穫很棒☺️
1
100談:圍爐來談社會議題
2024/09/10
親子百談趣活動回顧
8月31日,100 談首場親子工作坊在內湖舉辦。 這次的活動,上半場由《魚缸裡的自覺》紀錄片開場。 該紀錄片側拍目前台灣教育現場中,媒體素養推廣的障礙與現況。導演劉芝婷過去為教程生,也當過一年實習老師。現在則任職於公視。 因為學生的一句話:「老師,你有看過五馬分屍嗎?」讓她發現到,現如今孩子們
#
選情風向球
#
100談
#
社會溝通
6
留言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2024/09/01
「跟你說過多少遍了?……」
前言 「跟你說過多少遍了?怎麼講都講不聽……,下次再這樣,你自己想辦法回家。」家聚結束,離開時,大嫂看到之前在職場上常有來往的客戶,因此特地前往招呼。依大哥的說法,打個招呼就可以了,因為人家還要吃飯,還有同桌客人要應付,因此大哥認為此種場合不宜久待,問題是大嫂卻一聊下去就不可收拾,感謝以往的
#
跟你說過多少遍了
#
溝通
#
無效溝通
2
留言
哲學心理小宇宙
2024/08/22
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壓力與愛的抉擇
《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視角,挑戰了傳統的孝道觀念,認為子女並不欠父母什麼。書中提到,養育子女是父母的責任,而並非一種可以要求回報的投資。子女在成年後,應該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應該因為感到對父母有虧欠,而承擔過度的家庭責任。 當我們談論「家」這個字眼時,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
#
家庭溝通
#
父母成長
#
溝通技巧
1
1